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关于问题中的这部电影我并没有看过,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其实中西方饮食的差异是主要是由地域,文化,族群等各方面所决定的空说无聊,我看看用几个例子解释一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方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有哪些方面

关于问题中的这部电影我并没有看过,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其实中西方饮食的差异是主要是由地域,文化,族群等各方面所决定的。空说无聊,我看看用几个例子解释一下。

筷子与刀叉

说到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其工具不同是最为显而易见的,但是是怎么样的文化和背景导致了这个工具上的差异呢?

族群,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是最为典型的农耕文明,而作为农耕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相互合作,所以我们使用的筷子,其用力方向是向内用力,以夹为主。这是象征在条件并不富裕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农耕文明必须通过协作提高生产力。而西方文明是游猎文明,其特点是小而射之,大而围之,巨而奔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遇到小猎物就射杀,大型猎物就围捕,巨型猎物就逃走。从数量的覆盖上看,就是小型猎物最多,也因此靠一个人的力量即可捕杀。随之而来的就是食物的分配,那就很简单了,我捕杀的我自己享用,所以用刀切割,用手进食,近年之后才换成刀叉组合。由于这种分配方式,必然导致争抢与掠夺,所以我们看刀叉组合既可以用来进食,也可以用来自保。还有一点,与筷子的向内用力不同,刀叉是向外用力。从这点可以看出,农耕文明是一种合作文明,而游猎文明则是一种竞争文明。

三明治与蒸炒煎煮烹

先理解了上面的两种生存方式之后 我们再看关于制作饮食的方式就可以很清楚了。相对于农耕文明的所谓春耕秋收,和靠天吃饭。其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之外。游猎文明因为其特殊性和掠夺性,必须尽量缩短饮食的时间,因为吃饭的时间越长,对于个体就是最危险的。而尽快解决自己的饭食也相对提供了去掠夺别人饭食的可能性,如此一来二去,通过长时间的遗传。西方文明就导致了以快餐为主。而中餐则是以文公慢火为主。而对于西餐来说,主要是为了裹腹,中餐则更讲究享受。即便是很豪华的法式西餐,我们看也是一道菜一道菜的上,并不是类似中餐那样一起上。所以法餐理论上在每个阶段都是可以退席的,但是中餐则不同。

分餐与合餐

最后在来看看争议最大的分餐与合餐,其实按照上述所说,西方的分餐主要源自对食物的掠夺而形成的一种习惯,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管好自己,吃自己。莫管他人,所以我们看西方人也很少请客。。但是其最根本的形成原因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在一个地区之内食物的量在通过长时间的被游猎之后,渐渐的跟不上消耗,所以量的不足,但是又要人人有饭吃,那就只能实行分餐制。而如果分餐制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向外扩张了。所以分餐制的根源在于食物的匮乏。同样,在我国早期,农耕技术并没有那么发达的情况下,商周春秋战国汉等都是实行分餐制。而真正开始实行合餐,其实也不能说是实行,而是普遍的话,据目前可考的数据,是出现于唐朝,盛行于北宋。而这两个朝代也是中国历代中经济最为发达,物资最为丰富的年代。其实最典型的分餐在中国一直到解放前还存在着。这就是重庆的九宫格火锅。很多人不了解九宫格火锅的来历,我这里就稍微解释一下。九宫格火锅其本身是由船工,或者当地人说棒棒等发明的,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重体力的劳动者却拿着极少的薪金,只够平时做一些简单的菜肴。于是这些人就发明了九宫格火锅,九宫格火锅就是一个锅中通过几个金属片分成九个格子,每个格子对应每个人,每个人自己选的菜也放在自己的格子中。这就是合餐中的分餐。是因为物资匮乏造成的。我估计串串的起源也是如此。

通过上面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明白中西餐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这是否能上升到民族性以及哲学上,我觉得也是没问题的。

比如我们上面说到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西方民族首先想到的是向外扩张,而中国文明则首先想到的是参禅拜佛,或者说祭天祭祖。这体现了农耕文明的一种落后性,正所谓靠天吃饭,其本质是打消了个人的积极性。但反过来再说,扩张势必打仗,打仗则要死人,不管这个仗能否打赢,对西方世界都是一个好事,打赢了扩张了土地,拥有更多的资源。打不赢则消耗了老弱病残,体弱多病的人口,使得剩余的人口即便再原有的土地上也能吃饱饭。而农耕文明则更爱惜生命,更注重生命权,因为农耕闻名遐单体所能创造的价值是远大于游猎民族的单体。从历史上看,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更容易出现海盗和战争。而中国除非是在王朝更替之时乱战一场外,更多时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就是因为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来说,打赢打不赢都是部落或者说部族延续下去的必要选择。或者说打仗就是游猎民族自身平衡或者说延续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则“攘外必先安内”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人民吃上饭。所以同样的新冠肺炎,西方的态度是所谓的群体免疫,而中方的态度则是尽力捕杀,避免扩大。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西方人认同西方的措施,而中国人则认同中国的力度。这点就很有意思了,充分反映了两种世界观

而如果上身到哲学上,那我们通过饮食,可以看到,西方文明更注重小家文化,而中国文明则更注重大家文化。西方更注重个体,认为个人权力是神圣不可轻犯的。而中国则讲究合群,先大家而后小家。更讲究牺牲个体成全群体。西方社会更讲究锲约精神,小到婚姻,大到社会无不如此。而中国则更讲究道德治国,情大于法。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留个楼主或者观者自己发掘吧。

在这里我推荐一本书,是易中天老师写的,《闲话中国人》里面有些篇幅就是关于饮食的。书中很多其他的观点也很有趣。若有兴趣 不妨一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