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句子(登高必赋的赋)

古人云:“登高必赋。”这个“赋”字是动词,代表着创作的意思。古代的文人有着丰富的才情,他们登高远望,看着江山的恢宏场景,心中有无限的感想,便留下名传千古的文章。在古代汉语中,“赋”字有很多种意思,它也代表一种文体,即汉赋。

望岳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句子(登高必赋的赋)(1)

​​

汉朝是我国光辉灿烂的一个时期,这个朝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华夏文明最强盛的两个时期,尤推举汉代与唐代。

我国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涌现出多不胜数的文学著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追寻我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

春秋战国有《诗经》与诸子百家的散文,魏晋有建安风骨与说理散文,唐代的诗歌之出色宛如暗室明珠。而大汉的文学,则是气势如虹、辞采华丽的赋。

说起汉代,我们除了想起汉武帝的千古伟业,还会想起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汉朝人,他的《史记》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对后来的史学界和文学界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汉赋,我们了解​的​不多。实际上,司马迁和汉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历史记载最早的赋,是出自儒家的荀子。赋的渊源很深,在中国文学史早期的《诗经》,有赋这种艺术手法。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的弟子宋玉,也写过类似赋的文章。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时期,还是​推举​汉代。

​​

望岳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句子(登高必赋的赋)(2)

​​

汉代分为西东两朝。西汉建都于长安,在西汉末年的“王莽乱政”后,迁都于长安东的洛阳,便是后来的东汉。西东两汉都有过国泰民安的盛世之年,汉赋也在两朝各有辉煌的成就。

在西汉初期,大汉刚刚建国,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的禁锢不严,儒家思想还没有占据统治地位。这一时期,出现了贾谊和枚乘这样的文学大家。在高中语文课本上,我们学过贾谊的《过秦论》。除了贾谊和枚乘,淮南小山也是不得不提的文学大家。贵族淮南王刘安召集了一大批食客,编写了《淮南子》这部千古奇书,也创作了不少赋作。

汉初的赋只是继承楚辞的余绪,以骚体赋为主流,不过,汉初的赋在缓慢发展着。到了汉武帝时期,汉赋就涌现出了许多佳作。

汉武帝时期,汉朝进入最强盛的阶段。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平定了少数民族的侵略。同时汉武帝爱好文艺,招揽了大批的文学侍从之臣。这一时期,出现了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等汉赋大家。其中,司马相如是汉代大赋的奠基者和汉赋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子虚》、《上林》两篇。

​​

望岳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句子(登高必赋的赋)(3)

​​

司马迁就大致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那些汉赋大家班固、刘向等等,都与司马迁处于同一时期,曾同朝为官。

到了东汉,汉朝的国势出现了倾颓现象,宦官外戚争权,政治日益腐败。不过,这一时期汉赋仍有出色的佳作。为了讽谏帝王,指出政治的问题,张衡创作《二京赋》和《归田赋》。继张衡而起的有赵壹和蔡邕,不过,他们的作品情绪悲愤、语言犀利。东汉后期的汉赋作品,已不像西汉中叶那时的歌功颂德、气象万千。

汉朝灭亡后,赋这种文体也渐渐消亡了。后世虽出现《赤壁赋》这种名篇,可严格说来,与汉赋已不是同种文体。虽然汉赋有着好用生词僻字、辩言过理、丽靡过美等缺点,不过汉赋在中国文学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还请关注旅人听风,可以阅读更多优质好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