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长江燕子矶段工业重镇华丽转身)

燕子矶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长江燕子矶段工业重镇华丽转身)(1)

▲2010年10月1日,幕燕滨江风光带试验段亲水步道建成向市民开放。

燕子矶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长江燕子矶段工业重镇华丽转身)(2)

▲燕子矶新城北十里长沟西支连通长江打造步行道。

燕子矶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长江燕子矶段工业重镇华丽转身)(3)

郁郁葱葱的燕子矶公园。

燕子矶,“万里长江第一矶”。

明太祖朱元璋南下集庆时从此登陆;清代康乾二帝下江南时在此停留。登临矶头,长江千里,滚滚江流,红日慢落,夕霞炙空,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矶夕照”。

燕子矶,一向是南京观赏长江景色的最佳去处。

但过去,长江燕子矶段却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着110多家码头、砂场;燕子矶片区更是作为“工业重镇”,有化工生产等各类企业404家,工业污水沿北十里长沟等支流排入长江,对长江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以来,南京市、栖霞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守护好长江“母亲河”。通过几年的持续治理,长江栖霞段生产岸线比例不断下降,生态岸线比重逐年提升,雄浑大江正重新显现它的壮美本色。

告别“五彩河”

6月10日午后,一阵暴雨经过燕子矶北十里长沟西支,岸边喜逢甘霖的垂柳更见郁葱,脚下的泥土还翻滚着热烈的气息。

“快看,有白鹭!”观音桥上,68岁的张志强手指远处,兴奋地招呼着前来采访的我们,“河上有白鹭,说明河里有鱼虾,河流生态回来了!”

北十里长沟西支是栖霞区一条重要的入江支流。过去,南京化工厂、南京塑料厂等企业废水都通过这里进入长江。由于严重污染,河水颜色一天能变五六次,被居民称为“五彩河”。

“以前老百姓用河水浇菜,浇过的菜叶子都黄了、蔫儿了;用河水浇萝卜地,长出来萝卜都是黑心的。老百姓都想搬出去,换一个环境生活。”张志强燕子矶土生土长,在南京化工厂工作了几十年,在南化新村社区居住了一辈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对环境的变化感受尤为深刻。他说,观音桥东面过去就是南京化工厂,也就是南京人熟知的“小南化”厂区。如今,这里已变身成为一片高档住宅区;观音桥西面则是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过的观音山。

别看现在的观音山郁郁葱葱,山上建设了凉亭、回廊、文化墙等休闲设施,成为了大家喜爱的文化休闲公园。但老居民都知道,这里还有个别名叫“水塔山”,因为过去南化公司在山上建设了一座大型水塔,此外还有仓库等设施,明代诗人宗臣笔下“绝壁昼开风雨色,断虹秋挂薜萝长”的美景,不复再见。

“以前山上也有树,但不像现在这样郁郁葱葱的,都是黄叶子,空气闻起来都酸酸的。”张志强说,过去厂里的烟气一冒,附近老百姓就要找上门了,废气把菜都熏坏了。厂里面也种树,但一年到头看起来就像秋天一样,树叶子三三两两,蔫头耷脑,即便盛夏季节也是黄黄的、半死不活的颜色。

“三酸两碱是化工厂必备的原材料,腐蚀性很大!”吴桂兰退休前是南京化工厂幼儿园的老师,她的爱人上世纪50年代就进“小南化”工作。据她回忆,那时候工人都没有好衣服穿,好衣服没几天就“烧”破了,有的破到不成样子,就用稻草把破衣服系在身上。

“燕子矶过去是南京城北老工业集聚区,尤其是化工企业的聚集地,对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明显。”燕子矶新城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完成了全部404家工业企业的关停搬迁,彻底摘掉了“工业重镇”的帽子,杜绝了工业排放对生态环境及长江水源的污染。

此后,南京市、栖霞区又大力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产业结构转型、黑臭河道治理、城市有机更新等,使地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个崭新的滨江燕子矶新城正在崛起。

“关停并转企业、环境治理保护花了大钱,但这个钱花得值得。过去天天想着搬出去的人们,晚上三五成群,带着孙子孙女,推着婴儿车,到河边散步、休闲。有点‘桃花源里可耕田’的生活景象了。”张志强说。

拥抱黄金岸

乘船顺流东下,船过五马渡,大江东岸是旖旎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江边崖陡壁峭、两桥卧虹横飞,雨后的天空流云如火,分外壮丽。

弃船登岸,步入燕子矶滨江公园,巍峨的长江第二大桥就在眼前不远处。公园里,市民们有的带来躺椅,有的携来凉席,三三两两躺在江边树下纳凉,惬意无比。几个小朋友在空地上兴奋地互相追逐,发出欢快地笑声。

“滨江公园共有2.8公里长的江岸,可以从观音桥一直走到这里。”吴桂兰说,现在江边漫步,明显感觉长江水变清了。“早几年水很浑浊,江面上有时候还会漂浮一些脏脏的东西。”

“从燕子矶到二桥,过去一共有8家码头。如果算上整个幕燕地区,化工码头、砂场等一共有110家。”燕子矶新城工作人员说,其中有不少还是化工码头,一般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来江边亲水休闲。

“过去,长江岸线乱占、乱建、乱排问题严重,砂厂、码头、违法违建企业、‘三无’船舶等成为长江岸线的伤疤。”栖霞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栖霞区紧盯问题整改,大力开展长江岸线清理整治,对违法违规占用长江岸线行为进行坚决打击。长江栖霞段原有的150家非法砂场、8家船厂、12家码头、203艘“三无”船舶已完成整治取缔;16项长江“三乱”任务已全部整治完毕;45项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任务已完成43项,剩余两项也将在本月底前全部完成。

同时,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对企业关停搬迁后的退役场地进行整治、修复,全力打造连贯的绿色生态界面。近三年,全区累计新增沿江造林2080亩,复绿2060亩,修复湿地210亩,并打造628亩幕燕滨江樱花观赏区,现已正式对外开放。曾经被开山采石、“伤痕累累”的幕府山现已成为南京主城四大结构性绿地之一和主城区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幕燕滨江风光带成为反映燕子矶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特色环境的大江风貌区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新去处。

转型塑样本

在燕子矶工作5年后,新城指挥部规划拓展部部长陈智敏把家从河西搬到了这里。“看到自己亲手负责的规划一项项变为现实,众多高端项目一个个落地,功能配套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对燕子矶新城的未来越来越有信心,感情也越来越深。”她说。

原先的工业重镇,如今已华丽转身。燕子矶工业基地的工业产值一度占到栖霞区的“半壁江山”,但目前工业企业已全部关停和搬迁。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燕子矶片区大力引入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以商贸服务、总部办公、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为主体的城北现代服务业中心。

“我们在新城‘南北门户’引入的重大项目,已经或正在开花结果。”陈智敏说,在新城“南门户”,由商业综合体、甲级写字楼及配套住宅组成的招商花园城项目2018年已实现开业;包含商业、办公和星级酒店在内的万象天地综合体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

在新城“北门户”,新城规划了“T字形”滨江商务集聚区,今年一季度成功引入了宝能滨江商务区项目,建设近30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等设施,其中包括一幢300米左右的超高层建筑,将导入宝能集团华东区总部及前海人寿总部,建成后将成为城北地区的新地标。

随着产业逐步转型,燕子矶片区居民结构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原来这个片区常住人口约11万人,除企业职工及家属外,还有大量外来人口在此租赁居住。近年随着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拆迁,外来人口逐步减少,而居住项目逐步交付使用,常住人口已达到15万人左右。新入住的居民更加年轻、学历层次更高,相比以前,整个片区更加具有活力。”陈智敏说。

对小孩才上一年级的陈智敏而言,既然搬家燕子矶,孩子的教育就成了她最为关心的问题,而这也是她最不担心的地方。根据规划,燕子矶地区将建设46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国际学校,这里将打造成为城北“基础教育新高地”。目前,仙林外校燕子矶校区、泰晤士国际学校、晓庄小学、燕子矶幼儿园等建成投入使用,南师附中燕子矶校区签约入驻。

来源: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