남편, 남편(关于朙)

不要说外国人,很多中国人都认为中文不好学。这些表意的方块字,经过千年的“进化”,让其不仅仅是拥有博大精深的内涵,更是成为了历史的一种载体,可以从中一窥古人用字的讲究。但若是单从字的本身去解读一些现象,没准就会跑到岔道上。

남편, 남편(关于朙)(1)

历史上的文字狱不胜枚举以清朝最盛,厉害到一般人都忽略了其它朝代的此类现象。更奇葩的是,满人对文字的忌惮已经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连“明”字都要用“眀”来代替。但是,要知道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日”“月”结合才谓之“明”。

其实,满清皇帝也是如此认为,于是,在该用“明”字的地方,都用“眀”替换。此心思自然不难猜想:前任王朝是“明”,但却被我们满人给取代了。所以,只能满清政府像日月一般,光辉永照,光芒长存,导致“明”少了个“日”,成了“目”。

当然,这样的做法只能证明满人真的不了解中国文化。

先来说说朱元璋为何定国号为“明”,一些历史小说中写道:朱元璋和明教有关联,后来也有历史学家证实了这一点。

남편, 남편(关于朙)(2)

明教其实在唐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了中国,由波斯人创立。

由于,明教崇拜的是“光明”,相信只要一旦“明王”出世,不仅大家都会有好日子过,连世界都会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很是相信这种说法。明教虽然传入中国有几百年了,但百姓的生活总体来说还算过得去,除了战争、疾病不可避免外。直到元朝,汉族人被排在了末等,等于是被他人踩在了脚底。这时,明教的传播速度急剧加快。

汉人已经受够了被欺负、被剥削,只差一个爆发的时机了。公元1351年(至正十年),元朝政府征了15万民夫修黄河。于是,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在准备被治理的河道里,埋下了一个独眼石人。石人上刻着十四个大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另外,韩山童等人还暗中散布谶语,意思当然也暗合这十四个大字。

此言一出,自然很快就传开了。

남편, 남편(关于朙)(3)

于是,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次起义一样,石人被挖出来后大家觉得造反有了理由,同年韩山童在颍州发动起义,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但不久兵败被俘,遭到了杀害,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立为了小明王。同年底,亳州失守,退驻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四年(1358年,元至正十八年)五月,移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复居安丰。

龙凤九年(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安丰受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朱元璋势力强大,让廖永忠迎小明王到滁州(今属安徽),左右侍从尽为朱元璋撤换。但不幸的是,途中船沉,韩林儿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是真正的“明王”降世,朱元璋才继承了“明”这一国号。

后来,“大明”虽然被“大清”取代了,但满人总觉得朱家人还会来和他们争夺江山。于是,用尽了各种办法以淡化明朝的影响,也包括“明”字。

남편, 남편(关于朙)(4)

但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明”也是个演化后的字,最初并不这么写。

人家东汉的许慎,已经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得清清楚楚了。“明”,从古字“朙”而来。“囧”字虽然很多人都认识,但却不知道它的本义。看“囧”字的结构,代表的是一扇窗,意思是月光从窗户那照进屋内。所以,它最初的意思就是:光明。

如果能先知道“囧”字原本的含义,估计满人就会歇了替换字的心思。在古人看来,有窗、有月亮,才有了“明”,这和“日”(太阳)没关系。后来,朙就演化成了“目月眀”和“日月明”。所谓“目月眀”,按《正字通》云:《庄子·外物篇》有“目彻为明,从日月,会明意。”

其实,中国文字的使用是有一个简化的过程的,没人喜欢复杂的笔画。到后来,“眀”就成了“明”的异体字,一直有人在用,但大多则是书法家了。

而关于这一点,也是可以找到实证。

后来,出土的一块墓志铭是明正德年间太监马璇的,上面就刻着“眀故司设监”。另外,明孝陵的那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也用的是“眀”这个字。

如果途经明孝陵方城隧道的出口,就会看到正面的石壁上刻着七个楷书大字“此山眀太祖之墓”。仔细看的人,没准就会以为“眀”字写错了。

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让大家欣赏的另一个“明”字罢了。

남편, 남편(关于朙)(5)

中文的奥妙,就藏在了这一个个字里,若是“望文生义”,倒是丢掉了很多精粹。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字又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就如这“囧”,现今的它更是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尴尬、困窘”之意。没准再过些时日,“眀”字又会以另一个意思和大家相会。

参考资料:

【《明史·太祖本纪》、《明史纪事本末》、《说文解字》、《明孝陵深度游 穿越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