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院士领衔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来源:【中国农网】

千年潇湘猪,地道湖南味。11月8日,以“潇湘千年 茶乡秋韵”为主题的2022年院士团队生猪对比试验成果发布暨“大围子猪”品牌推介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沃园农场举行。

国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院士领衔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1)

11月8日,2022年院士团队生猪对比试验成果发布暨“大围子猪”品牌推介活动在长沙县金井镇举行。 梁嘉伟 摄

生猪对比试验主要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现场发布了试验成果。试验结果显示,饲喂科学配制的熟料后,大围子猪和二元杂交猪脂肪合成与代谢发生变化,瘦肉率显著升高,猪肉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更优。值得一提的是,猪肉中嘌呤及其中间代谢物的含量显著减少(降低近一半),更适合有减脂、低嘌呤饮食需求的人群。

国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院士领衔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

“寿字头、蝴蝶耳、四蹄踏雪”的大围子猪是长沙县地方特色品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殖力高、杂交配合力好、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良种质特性。 梁嘉伟 摄

在肉质品鉴环节,王墨泉、聂厚忠等湘菜泰斗与大众评审对每个样品的总体风味进行盲评,并现场公布品鉴结果。专家与大众评审一致认为,食用熟料的生猪肉质更好,煮熟后口感更嫩,风味相对较好。

据介绍,生猪对比试验为期8个月,由印遇龙院士领衔,通过选育特色品种、科学设计熟料、优化饲养方式,比较熟料和商品料对大围子猪及二元杂交猪生长性能、猪肉品质的影响,探索高品质生猪饲养模式,为“养什么品种的猪、用什么模式饲养、什么猪肉品质好”提供科学依据,为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长沙经验。

国家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院士领衔探索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3)

生猪对比试验主要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现场发布了试验成果,本次试验达成预期效果。 梁嘉伟 摄

“本次试验圆满达成预期效果,为生猪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支撑,对生产口感风味好、营养价值高、健康因子多的高品质猪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印遇龙表示,院士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熟料配方,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熟料配置技术体系,为长沙市生猪产业走营养健康型、风味一流型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石争介绍,在院士团队的支持指导下,长沙县在金井、高桥、北山等镇布局优质湘猪产业集群,建设年出栏大围子猪及杂交猪30万头、综合产值超26.5亿元的大围子猪全产业链,致力打造“品种好、品质优、品牌响”的优质湘猪品牌。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