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

原创首发图文/刘向荣(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教师)

图文提纲:

以大学的简称为例,趣谈“名”与“实”之不同

一、“北大”简称的“名”与”实”

二、“南大”简称的“名”与”实”

三、“东大”简称的“名”与“实”

四、“宁大”简称的“名”与”实”

五、“西大”简称的“名”与“实”

六、“首师大”与“北师大”简称的“名”与”实”

附录1:我以前所写一则微头条

附录2至附录7:有关中国高校的各类信息汇集

图文正文:

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影响,2020年的高考也与往年有所不同。其中一个重大不同就是高考时间推回到了以前被称为“黑色七月”的那个特殊日子。受此影响,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现在也才开始拉开序幕。高考录取工作是高考结束后的延续和结果,高考录取举国瞩目,牵动全国千万家庭千万高考学子的神经,广大高考莘莘学子都希望能上到“名”与“实”相一致的自己心仪的理想大学。

讲起“名”与“实”问题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中,就存在诸如“白马非马”等著名辩题(中国战国时期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至于中国的成语“名副其实”更将该问题渗透于妇孺皆知的常用语之中了。“名副其实”说的意思是名声、称谓或称号要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形式表现内容,“名”与“实”相一致,一般不会产生歧义;反之,形式与内容油水两张皮,“名”与“实”不相一致时,则往往会容易产生很多歧义,甚至闹出很多笑话,贻笑大方。下面仅以几个大学的简称为例,趣谈“名”与“实”之不同。

一、“北大”简称的“名”与”实”

说起“北大”来,人们无疑首先想到这是今天我国北京大学的简称,但由于宁夏有北方民族大学、广西有北部湾大学、吉林省有北华大学、加之今年(2020年)黑龙江省新成立的北大荒大学等,因而有好事者调侃说这些也是“北大”,如果谁从这些学校毕业,那也是“北大”毕业生啊。

北方民族大学、北华大学、北部湾大学和北大荒大学是“北大”吗?这显然完全不是,因为这些“北大”非彼“北大”,它们只是好事者截取这些校名中的字词凑上来的所谓“北大”,而不是中国社会公认的最高学府“北大”。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

位于首都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大学校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

位于首都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大学校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

北京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

在我国真正名副其实的“北大”只有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北京大学,该学校前身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也有人主张古代的太学是其渊源)。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有学者认为该校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新式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和代行教育部职权的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自从古代国子监和1905年科举制度取消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但蔡元培是北大永远的校长)。

北京大学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该校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基地之一。1937年该校南迁至湖南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又迁至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该校保存了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8月,西南联大三校北返重新单独设置(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1952年经过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目前该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属于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中共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其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副部长级,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任命,而非国家部委任命),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5)

位于宁夏银川的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6)

北方民族大学校徽

而北方民族大学、北部湾大学和北大荒大学则完全与之“风马牛不相及”。北方民族大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其前身是始建于1984年的西北第二民族学院,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目前该校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7)

位于广西钦州的广西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北部湾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8)

北部湾大学校徽

北部湾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其前身为始建于1973年的钦州地区师范学校。2006年,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设立北部湾大学。目前该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9)

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吉林省属高校北华大学南校区正大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0)

北华大学校徽

北华大学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简称“北华”[中国有“四华”大学,即简称为东华大学(原国字头“中国纺织大学”改名而来)、南华大学、西华大学和北华大学的这四所大学],该校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目前该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北华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1)

2020年成立的北大荒大学

北大荒大学是我国北大荒集团的直属机构,2020年5月18日在哈尔滨成立。该校立足于北大荒集团内部员工培训,以培育企业文化,深入研究、发展和传承北大荒精神为主线,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实训基地为重点,打造北大荒大学品牌,扩大北大荒集团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南大”简称的“名”与”实”

有关大学的简称之争,如果说“北大”之争是纯属好事者的幽默调侃,那么前几年惊动教育部的“南大”之争则是真实发生的闹得不可开交的大学简称之争了。

说起“南大”来,江苏人民认为这是南京大学的专有简称,但江西人民表示特别不服气,因为他们心中的“南大”是“南昌大学”的简称。

南昌大学不简称“南大”,那简称什么呢?有人说为与南京大学的简称避免冲突,应该简称“昌大”,但南昌大学表示反对,因为如果放弃‘南大”简称而取第二字和第三个汉字简称“昌大”,南京大学是否同理也可简称“京大”呢?

南京大学与南昌大学因简称发生争执(校名不是小事,据说在高校合并浪潮中,南京大学与东南大学曾有合并的打算,但因校名问题而最终未果。据说当时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合并名字有四种情况: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各取前一个字,叫东南大学;各取后一个字,叫南京大学;取前字与后字,叫东京大学;取后字与前字,叫南南大学),南京大学力主“南大”简称,坚持自己是“第一个南大”,自然不可能顺着南昌大学的思路简称“京大”,因为这不仅是历史所决定的,而且在南京大学向国家教育部提交的大学办学章程中,其“南大”简称也早已获得官方认可。在南京大学看来,南昌大学是后来组建而来的,凡事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话虽如此,南昌大学找不到更好的简称,继续使用“南大”这一简称,南京大学只好心中郁闷。好在只有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争夺“南大”之简称,而位于华北天津的南开大学主动简称“南开”(因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南开早已名满天下)、位于广东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主动简称“南科大”和位于广西南宁的南宁师范大学主动简称“南宁师大”[此简称不仅与简称“南大”的高校相互区别,也与江苏南京的南京师范大学相互区别,更与位于徐州的原徐州师范大学现改名为江苏师范大学的高校相区别(有趣的是江苏师范大学其简称仍为“徐师”,因为“江苏师大”简称似乎还未广泛流传,据说如果简称为“江师”(僵尸)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的这所高校相区别]等高校无意争夺“南大”之简称,要不然更多高校参与争夺“南大”之简称,可能更麻烦了。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2)

位于江苏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南京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3)

南京大学校徽

南京大学与南昌大学因简称发生的争执,不仅反映的是“名”的问题,实际透过“名”还反映的是“实”的问题。南京大学,简称“南大”,该校位于江苏钟灵毓秀的江苏南京,据说其学脉可追溯自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成立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之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综合性大学。1928年5月16日由“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迁至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史称“重庆中央大学”。1946年11月1日,复员后的中央大学在南京开学,拥有理、工、医、农、文、法、师范7个学院、43个系科、26个研究所)、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部分院系后,迁往原金陵大学鼓楼校址,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工学院保留在原国立中央大学四牌楼校址,与其它学校有关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即今东南大学的前身)。目前该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属于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4)

位于江西南昌的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南昌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5)

南昌大学校徽

南昌大学,简称“南大”,该校位于江西省会南昌市,其办学始于1921年创办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和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2005年,南昌大学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南昌大学。目前该校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和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三、“东大”简称的“名”与“实”

讲起“东大”来,除了日本境内存在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韩国境内存在东国大学等“东大”之外,在中国境内实际上也有两所简称为“东大”的大学。

中国境内存在的两所简称叫“东大”的大学,其中一所是指东北大学,另一所是指东南大学,这两所叫“东大”的大学,地理位置完全不同,前者位于我国辽宁省沈阳市境内,后者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境内。

中国境内的这两所“东大”,不仅地理位置完全不同,而且还存在“名”与“实”不同的其它问题。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简称的认可上,而且还体现在两所学校的地位和实力上。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6)

位于江苏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7)

东南大学校徽

在简称的认可上看,教育部批准的学校章程里东南大学的简称是“东大”,而东北大学似乎没有简称(百度简称为“NEU”),因此,严格说来,在中国,“东大”特指位于江苏南京境内的东南大学。当然基于地域之不同,“东大”在北方一般就是指东北大学,而在南方则当然就是指东南大学(江苏省内一般叫东南大学为“东南”,江苏南京并非与福建一样是地理上的东南,故而很多人误认为东南大学在今天福建)

在学校的地位和实力上,东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该校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8)

位于辽宁沈阳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北大学全景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19)

东北大学校徽

东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和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0)

南京工学院校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1)

现在东南大学标志性建筑

造成东南大学与东北大学都常被简称为“东大”困境的原因或许与东南大学的改名有一定关系。众所周知,东南大学原名是我国四大工学院之一的南京工学院(前述,在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工学院保留在原国立中央大学四牌楼校址,与其它学校有关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工学院),上个世纪在高校改名潮影响下,在其它三所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情况下,原国立东南大学严济慈(东南大学毕业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中科院院士)和茅以升(原国立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我国桥梁专家、钱塘江大桥设计者)两位老校友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支持恢复东南大学校名(南京工学院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之一部分,曾叫过国立东南大学),最终致使南京工学院成功改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后来南京工学院改名为原来的东南大学这件事,或许就不会出现简称都为“东大”而混淆的麻烦事了。

四、“宁大”简称的“名”与”实”

类似的例子还有“宁大”,“宁大”一般指宁夏大学的简称,但浙江省宁波大学的简称也为“宁大”,这就很麻烦。为避免这种麻烦,有人建议宁波大学简称“波大”,但“波大”听上去怎么叫着都很别扭,宁波大学表示不能接受,认为还是简称“宁大”的好,以至于至今还在百度上显示简称为“宁大”。

两个“宁大”冲突怎么办,有好事者说,干脆宁夏大学简称“夏大”,就与宁波大学简称“宁大”相区分了,但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如果宁夏大学简称“夏大”的话,那么原本简称“厦大”的国家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又如何简称呢?总不能让厦门大学简称“门大”吧,更何况如果宁夏大学敢简称“夏大”,厦门大学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没有办法,至今宁夏大学简称为“宁大”,宁波大学也简称“宁大”,尽管大家都知晓此“宁大”实际非彼“宁大”。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2)

位于宁夏银川的省部共建高校宁夏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3)

宁夏大学校徽

宁夏大学,简称“宁大”,该校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其前身为1958年9月创建的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1962年9月,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与宁夏医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1970年1月,宁夏医学院、宁夏农学院从宁夏大学分出独立办学。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宁夏大学。2002年2月,原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目前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4)

位于浙江宁波的省属高校宁波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5)

宁波大学校徽

宁波大学,简称“宁大”,该校坐落于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宁波市,学校创办于1986年,由包玉刚捐资创立,邓小平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目前该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五、“西大”简称的“名”与“实”

类似的例子除了上述外,还有西北大学、西南大学和广西大学,这三所大学其简称都为“西大”,“名”与“实”完全不一致,着实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混淆。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6)

位于陕西西安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西北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7)

西北大学校徽

简称“西大”的西北大学坐落于陕西西安,该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8)

位于重庆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西南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29)

西南大学校徽

西南大学是重庆市境内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该校起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与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四川畜牧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组建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0)

位于广西南宁的省部共建高校广西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1)

广西大学校徽

坐落于广西南宁的广西大学,简称“西大”,该校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列入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部省合建”高校,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11工程”。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任校长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为国立广西大学,竺可桢、李四光和陈望道等一批名家曾在此任教。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校名。1953年,师生、设备及图书资料被调整到华中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61年,广西工学院和广西科技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六、“首师大”与“北师大”简称的“名”与”实”

汉字相同的大学简称容易引起麻烦,汉字不一样的大学简称有时也会引起误会。比如“北师大”和“首师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混淆,很多人认为首都师范大学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因为我们国家的首都不就是北京吗?

但实际上,尽管我国首都是北京,但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是完全不同的两所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而首都师范大学是北京市市属重点大学,不能因北京首都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2)

北京师范大学北校(民国时期辅仁大学校址,现为北师大辅仁校区)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3)

位于首都北京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区建筑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4)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也有人说,可简称为“京师大”),该校位于北京市(现在除北京校区之外,还有珠海校区),其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898年戊戌变法时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经“庚子之变”停办,1902年京师大学堂复办,设仕学馆和师范馆,前者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后者是今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不同的是北大以京师大学堂设立计算其建校时间,北师大则以招生计算其建校时间);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被毛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先生长期担任校长)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毛主席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目前该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属于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11工程”、“985工程”。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5)

位于首都北京的北京市属高校首都师范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6)

首都师范大学校徽

首都师范大学,简称“首师大”,该校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其原名北京师范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1960年后,华北人民大学、北京工农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等部分院系先后并入;1992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并入,同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此后,北京联合大学外国语师范学院、北京第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先后并入。目前该校是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虽然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经常容易混淆,不过在高校合并大潮中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差点改变了这种状况或者影响了中国师范教育的格局。这件事情就是上个世纪高校合并潮中,有人主张将北师大合并于清华大学(北师大合并北京邮电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无果),北师大因此差点被合并掉而不能单独存在了。

有一次先生(注:白寿彝先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请你传话给校领导:‘北京师范大学’这六个字,要好好用。”先生话的意思是,“北京师范大学”是金字招牌,一种宝贵的资源,要爱惜她,把她发展好。当时我也不明白何以先生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这话我确实也传给校领导了,但无甚反响。有趣的是,其后全国高校出现了并校热。有主管部门的领导说,美国著名的大学没有规模小于五万人的。中国大学都太小了,故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不好。要通过强强联合或以强并弱,建立中国大学的航空母舰。北师大也有人坐不住了,有的主张改校名,如可改称京师大学;也有人主张主动去合并首师大或邮电大学,但那是白说,因为没有人理你。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个别领导竟主张北师大应并入清华,因为后者是工科大学,北师大以文科见长,正好可补其短板。我很自然就想起了上述先生说过的话,以为倡此种论调的人,无非捧着金饭碗去讨饭,身为北师大人,太不了解北师大,也太没自信了。我当时就说过:百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恐怕没有人敢于将她改名,更不用说将她合并掉了。尤其身为领导,如此主张无异于主帅临阵脱逃,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来也巧,后来我很荣幸,有机会在专机上单独向李岚清副总理和陈至立部长两位领导汇报工作,就顺便提到了北师大不宜改名,更不应并入他校。岚清同志听完后,立即回答说:“北师大是名校,怎么能并掉呢!”至立同志也接着说:“北师大要是改了名字,全国岂不全乱了套!”没料到国家领导人的见解竟是如此明晰!我心中大感快慰,回校后也向领导作了汇报。至今我都时常在想:先生的话“北京师范大学这六个字,要好好用”,意味深长,北师大人,尤其是校领导都认真想明白了吗?(郑师渠《富有使命感的史学大家 ——纪念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

1.基于“名”与“实”之不同,有关大学简称因“撞车”等原因,其趣事还真不少。

2.大学简称不仅涉及到大学的“名”,而且涉及到大学的历史和内涵等“实”。

3.大学简称不能随便胡乱使用,很多大学简称看似相同,实则内涵大相径庭。

有关大学简称的“名”与“实”还有哪些趣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交流!

注:有关高校简介,部分素材内容或来自相关高校网站,或改编自百度相关词条,图片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致谢!

附录1:我以前所写一则微头条【首都功能对中国最高学府的影响】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7)

原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院系调整表

说到今天中国的最高学府来,北大和清华无疑因综合实力强大无可争议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然而,如果“回到历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最高学府却不是北大和清华,而是位于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最高学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我国首都由南京变为北京,这所巨无霸高校被“大卸八块”,最终丧失了昔日的辉煌,变为了今天的南京大学,北大和清华因此也取代国立中央大学而变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由此可见,在中国首都功能对中国最高学府的影响有多大。

附录2: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8)

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全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39)

部属高校大全及归口单位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0)

部属高校大全及归属省份

附录3:中国31所副部级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1)

中国副部级高校批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2)

中国各省副部级大学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3)

中国各省副部级大学

附录4:中国“双一流”高校名单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4)

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5)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各省分布情况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6)

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附录5:中国世界一流高校学科名单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7)

42所世界一流高校学科精度排行榜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8)

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单

附录6:中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行榜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49)

中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行榜

附录7:中国高校研究生院校排名

大学排名加权(以大学的简称为例)(50)

2020年中国高校研究生院校排名

注:附录2至附录6,数据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和原作者所有,特此致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