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

本文乃“乱世”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1)

古代战斗场面

《国殇》是《九歌》中的第10篇。这是一篇古老而优秀的祭歌,它通过生动的战斗场面的描写,反映了楚军将士作战的英勇刚强及为国牺牲的壮烈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挚爱崇敬与沉痛悼念之情,是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诗篇。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2)

从楚怀王后期到顷襄王,朝政腐败,每次受到强秦的进攻,楚国都以惨败告终。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没有违背当时的客观现实去写实际不存在的胜仗,可是,却能在败仗的描述中表现出精神的不朽来的诗。倩调悲壮激昂,动人心魄。全诗18句,可分为两个部分。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3)

第一部分(前10句),写楚军将士英勇作战壮烈牺牲。前四句描绘了一场激烈战斗的开端:持戈披甲,双方车轮交错,刀剑相接。在旌旗蔽日,敌众如云的情况下,楚军将士冒着交加的流矢,争先恐后地迎战着。后6句写战斗的高潮和结局。秦军来势凶猛,突破了楚军的阵列,局势危急。这里诗人没有正面写出紧张厮杀的场面,却从侧面描写战马的死伤,含蓄地显示出了楚军将士的危险处境。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楚军将士的斗志更加昂扬,他们援槌击鼓,顽强地抵抗着,直到全都悲壮地为国牺牲。这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战斗是多么激烈啊!“天时坠兮威灵怒”一句写天怒神威,是对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将士英勇壮烈的牺牲精神的有力烘托。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4)

第二部分(后8句),赞美为国牺牲的将士勇武刚强;精神不朽。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深切坏念,同时也反映了将士们挺身卫国、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3至6句通过形象描写再现了死者的英姿,赞美了死者的勇武刚强,歌颂了死者热爱楚国的精神。结尾两句,诗人从死者正义的爱国精神和勇武的气魄展开想象,认为他们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虽死犹生。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5)

这首诗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写了关系楚国命运的事实。它取材重点突出,概括力强。因为这首诗主要是歌颂死难将士的,又因为它是祭歌,不单用于一次战争之后,因此就选取了最能表现将士品质的典型场面来描写,而成为历次战争的高度概括。

屈原的英雄事迹(展现生动的战斗场面)(6)

本诗不是描写个别的战士,而是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了将士们的英雄群象。既写了他们英姿勃勃的外貌,又写了他们宁死不屈的内心,既写了他们勇武刚强的气概,又写了他们虽死犹生的精神,既有正面描写,又有反面衬托和侧面烘托;既有写实,又有艺术的夸张。因此,全诗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使人读了仿佛身历其境,目睹战斗的激烈、将士的英勇。本诗用词准确、形象、凝炼,富有表现力。如“凌余阵”的“凌”就和说“侵”、“入”不同。它包含了逾越和侵侮的意思,不但表示了敌人已经侵犯过来,而且也表现了将士们对这种侵凌行为的愤恨。这一句与后面“终刚强兮不可凌”又是前后呼应,把将士们那种不可侵犯的勇武刚强的气概显示得更加鲜明,全诗的主题也就更加突出。

参考资料

《九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