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荷花池(实地打卡全新荷花池)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朋友圈里的荷花池一度刷屏了。时尚的街区、丰富的体验业态,一抹多有调调的打卡点……哇哦,这还是传说中那个荷花池吗?

荷花池变了,不光是美了“颜”,还从业态布局、消费体验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可谓是涅槃重生。

今日,小锦就实地打卡全新荷花池,带你感受荷花池的形态重构、产业重塑、消费升级方面的人新变化,感知新经济新动能。

【记者一线探访】

形态重构——

拥堵杂乱市场变时尚打卡地

“咔、咔”在荷花池半边街,游客周女士和闺蜜兴奋地拍起照来。相框背景里的“古”建筑,是荷花池半边街长度约为1000米的“古”街,其仿古建筑总面积近6800平方米。“没想到荷花池内还有这样的地方。”周女士是重庆游客,几年没来过,听说荷花池变“潮”了,专门过来看看。

记者在半边街看到,整个建筑布局了仿古建筑、牌坊、门楼、幡旗等,这些古老元素保留和再现了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风格元素、传统街景风貌、老字号名称等。此外,这条“古”街上还设置了南方丝绸之路博物馆区、非遗文化区、四川民俗文化产品销售区、成都名小吃区(餐饮一条街)、文化旅游纪念品区等传统特色文化商业聚集地,随便一坐一站,都可以取一个好背景拍出美照。

“半边街已入驻了荣宝斋文化艺术中心成都分店、红木艺术馆、汉服旗袍馆等业态,构筑了独一无二的‘驿站文化古街’,这些都是以前完全没有的业态。”业主成都嘉润置业集团董事长陈先德介绍。

光明区荷花池(实地打卡全新荷花池)(1)

走在荷花池片区,记者发现变化的地方可不少——除了变得开阔明亮的广场,整洁的楼宇外,随处还可见艺术雕塑、造型别致的生态布景,路边设置了休闲椅、各种富有特色的体验小店……

“在布置公园街巷场景上,就建成了新荷花时尚广场,全域增加城市家具、景观雕塑20余处,增加开敞互动空间1.9万平方米。”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荷花池通过有机更新推动形态重塑,高标准落实一体化导则,以“国际化、时尚范、蜀都味”为主题实施了街区建筑立面改造、线缆序化、夜间光彩改造、生态绿化提升,整治提升立面6万平方米、改造广场及步道4万平方米,街区形象焕然一新,如今“逛荷花池”已成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美学。

【解读产业生态】

产业重塑——

“卖吼货”变高级定制、时尚展示

“变美只是荷花池给人的直观感受,真正大的变化还不仅在这里。”荷花池国际商贸城功能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荷花池最大的变化还在于其功能的完善、产业生态圈的构建。

而产业生态圈构建,最要探访的就是两处网红打卡点——高定中心和时尚中心。

位于金牛区北站西二巷11号的高定中心,是荷花池片区提档升级的重磅作品。这座由原成都铁路运输学校老教学楼改造的大楼,外立面采用波谱艺术,呈现出摇晃的睻目感,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更多的看点在内部,高定中心楼内按功能分区,分别配置了高级定制设计师工作室、FDC面料图书馆(国际馆)、智能制造工坊、混合互动空间、多功能教室等。

浓郁的艺术氛围,完善的配套设施,促使设计师们在这儿交流思想,在这儿迸发灵感,成为中国首个高级定制设计师集合地。

光明区荷花池(实地打卡全新荷花池)(2)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FDC面料图书馆。以前为了找到一种面料,可能专门要飞去广州查阅,现在在FDC面料图书馆,一秒钟就可调出全球上千万种样布,十分方便。”新锐设计师汪圆圆因为FDC面料图书馆,决定将工作室落在成都。

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创新专家王小灿介绍,面料图书馆对于设计师来说,就像是菜市场之于厨师一样重要,是一切设计灵感的来源和基础。

目前,高定中心已成为原创设计师的聚集高地,广东省服饰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建民、意大利裁缝最高奖项“金剪刀”大奖中国首位获得者毕锦培、国内知名设计师蒋熙、冼文婉竞相入住。此外,高定中心还引入了国家级蜀锦非遗大师胡光俊、国家级蜀绣非遗大师孟德芝等一大批知名人士。

光明区荷花池(实地打卡全新荷花池)(3)

在时尚中心6楼,配备了FDC面料图书馆(国内馆),目前成都最先进的星空秀场,还有摄影棚、多功能教室、服装产业培训教室、作品陈列长廊、设计师共享空间等。设计师可以在这儿现场打版,制作样品。

“通过强链补链,我们完善了从源头面料图书馆,到定制设计师集群,再到生产、展示展销的全产业链闭环。”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荷花池正从之前单一的“二批”市场逐步向展示展贸、体验消费、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大步向新时代时尚创新中心迈进,可以说荷花池“卖吼货”的时代一去不返。

【体验消费新场景】

消费升级——

传统批发市场变潮流地标

除了颜值、产业生态的变化,小锦在采访体验中感受到最多的不是批发市场的拥堵喧嚣,而是处处可以感知的现代商业街的舒适、洋气、时尚潮流。

在轻松的音乐中,漫步韩国城西部首店,可以依次试穿近百个潮牌;拟或在半边街驻足听一场高雅的音乐会;在时尚中心6楼看一场品牌云集的走秀,在美食城品尝地道的各国风味美食……荷花池变了,不再是那个下午5点就关门的批发市场,而是可购、可逛、可停留、可打卡的生活街区和时尚景点。

如今,休市后的荷花池商圈也并不会沉寂。半边街、“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等成为游客可体验、可感知的新旅游景点。记者了解到,“池上锦”汉服文化产业街区打造面积约5000余平方米,商业面积2500余平方米,充分融合了中国汉唐的川西建筑元素与现代商业的时代风格。

今年6月,占地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IN3Bean定制工厂店也落户高地中心。试营业第5天,便成为大众点评成都全商圈咖啡厅热闹榜第一名。“项目由工厂店、300吨生豆仓储中心、活动中心、签约中心4部分构成,规模超过上海星巴克亚洲总店。”负责人介绍说。

“以前逛街只能舍近求远逛春熙路,现在北门家门口也有得逛了。”在IN3喝咖啡的金牛市民李莉对此颇有感慨。这些年,她们眼看着家门口的荷花池的转型升级,幸福感满满。

“好久没去过了,发现它早已不是过去印象中那个荷花池了,完全变样了。”“现在有很多可逛、可玩的,高级定制、走秀、直播带货,生态公园、网红咖啡工厂,整个片区‘高级感’‘时尚感’满满的。”游客们惊讶地表示。

金牛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经营开发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植入休闲体验场景,荷花池围绕商贸文化元素建成南丝绸之路文化展览馆、服饰文化长廊、半边街,升级主要市场内庭中街,整合空间载体植入优质餐饮品牌、非遗文化及蜀都味民俗商业,凝聚市民参与度,让“逛荷花池”彰显成都市井味烟火气。

“片区提档升级以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片区新增企业120家、商家2000家、上规上限企业12家,区域税收同期增长10%。”荷花池片区提档升级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荷花池片区提档升级,推动了区域形态、业态、秩序全面提升,区域形象、产业、场景实现了新突破。“荷花池”品牌商业竞争力与规模集聚力全面跃升,为成都蓉北商圈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方耀 摄影 胡大田 编辑 王鹃 校对 李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