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1)

  • 展览名称:第八届“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22年5月31日至9月4日
  •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二楼B1、B2、B3、B4、B5展厅
  • 展览内容:应届毕业生入选及获奖作品284件

  本届“青未了”共收到39所高校报送的有效作品440件。经过评委严格评审,最终评出入选作品283件,其中包括国画65件、油画57件、版画11件、雕塑6件、水彩·水粉7件、陶艺9件、壁画·综合材料29件、视觉传达77件、书法22件。30件作品获评“优秀奖”(包括“新创意奖”5件,“新语言奖”5件)。

  其中,“新创意奖”和“新语言奖”是主办方为完善青年美术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鼓励青年人勇于突破创新,根据“青未了”品牌特性,在奖项设计上调整新设的。“新创意奖”鼓励作者表现当下的生活状态,作品在立意、构思、主题、观念上有前瞻性的想法。“新语言奖”鼓励作者在艺术技巧和语言表现力上进行突破。 

  为更好的发掘“新创意奖”和“新语言奖”获奖作品的深度内涵及创作历程,特邀获奖作者导师撰写评语,并附作品解读,以飨广大读者。

山东美术馆官方微信将陆续推出第八届“青未了”“新创意奖”和“新语言奖”获奖作品创作过程、导师评语和作品解读。更多“青未了”资讯,敬请关注山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韩冬雪

指导教师:王曦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2)

▲ 韩冬雪 寻找爱丽丝 200×200 壁画 新语言奖 ▲ 韩冬雪 寻找爱丽丝 200×200 壁画 新语言奖

导师评语

王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不知是从童话故事中读懂了韩冬雪,还是从韩冬雪的作品中再一次领悟了这个童话的意境。她是一个话不多但是有灵气非常勤奋刻苦的学生,不管你何时来到画室,都能看到她认真画画的身影,不但造型基础扎实,对创作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本次毕业创作《又见爱丽丝》,取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画面中在由棋盘和纸牌搭建起的空间里各种奇幻的形象悉数登场,观画者仿佛变成柔弱的爱丽丝化身成的战士,本来个性软弱胆小的白兔,却能帮助爱丽丝不惜代价的摆脱皇后的统治。在现实和艺术的世界里,韩冬雪寻找着自己的世界,也展示出她内心不一样的个性空间,童话是虚幻而美丽的,而她是真实的。

作者解读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角是勇敢的少女爱丽丝,她是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但是在这幅画中,我并没有将爱丽丝作为画面的主角来表达作品的思想,甚至是将爱丽丝的身影从画面中去除了。作品的名字《寻找爱丽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爱丽丝在哪里?”这是我给画面中的众多人物提出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向观画者,向我自己抛出的问题。书中的爱丽丝,无畏地与命运作斗争,积极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真我。所以在画中,我们只要追随着画中渴望爱丽丝出现的目光看去就不难发现,那些目光注视着的就是观画者自己。我希望所有的观画者及我自己在内,都可以同那个书中的爱丽丝那样,虽然不完美,不伟大,但依旧可以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寻求着最真实的自我,书写着只属于我们自己的Wonderland。

创作过程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3)

疯帽子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4)

红桃皇后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5)

红心骑士 1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6)

毛虫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7)

扑克牌士兵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8)

双胞胎兄弟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9)

作品线稿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10)

作品色稿图


孙修文

指导教师:孙迎峰

文学作品获得最佳人气奖感言(作品解读第八届)(11)

▲ 孙修文 Peking Opera——京剧定军山的转置设计 80×120 视觉传达 新创意奖

导师评语

孙迎峰(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具有划时代性的社会意义。新媒体已不单纯是传播社会信息的工具,而是拥有巨大的信息包容性和识别性的介质平台,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早已跨越媒介的影响范畴,同时亦具备了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显著特征。新媒体背景下的设计形态元素随媒介的发展有了更多元化的表现途径,而这种改变的路径方式也将成为探索的目标,并为艺术设计提供更加广泛性的思考空间。作品《Peking Opera- 京剧定军山的转置设计》通过解析京剧艺术的视觉形态元素在“转置设计”中的创意思维架构过程,并对“转置设计”方法进行跨媒介的表现形式探索,并进行分析、归纳、整合与创新设计,探索其内在的表现特点和规律,从而将京剧艺术的表现路径拓展进行探索性的实践与应用。崭新的研究视角,意味着将观者对传统京剧表现形式的思维转换,探索新媒体语言转译的新的艺术形式,将传统艺术表现与情感纳入到新媒体设计的范畴之中,重新诠释新时代背景下设计语言创新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作品解读

本作品通过“转置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将京剧艺术中的视觉形态等元素进行深度融合,以多元化的感知视角探究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要和视听诉求,使京剧艺术在新媒体语境下通过现代设计的跨界与突破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作品《Peking Opera-京剧定军山的转置设计》将京剧艺术借助3D、C4D技术,运用到整个设计创作之中,通过新媒体数字艺术塑造出鲜明的视觉风格。京剧视觉形态等元素与新媒体进行转置的结合,运用虚拟影像技术将视频主题人物由实变虚、再由虚变实,虚实交融、变幻莫测,最终将主体人物的动作还原并渲染成不同的视觉特效,实现真实演员表演无法达到的效果。使观赏者通过对京剧艺术的画面感知和情绪感受产生无限遐想,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