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

过了狮驼岭,唐僧师徒来到了比丘国。

在比丘国这里,除了明面上孙悟空与白鹿精的斗争以外,还隐藏着一场错综复杂的佛道之争——为什么这么说?且听一笑细细道来。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1)

首先,比丘国是属于西牛贺洲,而且接近西天灵山,属于佛教的势力范围。

一开始比丘国就是笃信佛教的,这从国名就可以看出来了——

所谓比丘(不是皮卡丘),是指年满二十岁、接受了严格繁琐的佛门大戒——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

在中国,比丘又被称为和尚。但实际上,在佛教中,和尚是高于比丘的。和尚是受具足戒十年以上并精通佛法、修为较高、道德高尚、地位较高的比丘僧的尊称。一般寺院的住持才能有资格称为和尚。但中国人一般比较客气,就像我们现在见了客户就叫“老板”或者“X总”一样,所以看到出家人就尊称一声“大和尚”,也是“给面子”的一种方式。这样久而久之,就把所有男性出家人都叫做“和尚”了。

相对应的,女性出家人一般叫做比丘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尼姑。

就这么一个佛教的“根据地”,自打白鹿精带了一个美女来了以后,自上而下就开始崇尚道教了:

满朝官都喝采道,“好个惟道独称尊!惟道独称尊!”

可见,只要搞定了一国之主,宗教信仰也是很容易被颠覆的。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2)

面对国丈白鹿精提出的,要“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文武百官无人反对,底层百姓也逆来顺受——这也足见白鹿精在比丘国的气焰盖天,颇有赵高、董卓的风采。

但这种对道教的顺从,并非从心底认同,所以在比丘国民间,便把国民都改成了“小儿城”——表面是说百姓被迫献出“小儿”,实际上暗讽朝堂之上,都是一群“小人”;而且由“国”改“城”,意喻“国已不国”,仅为人口聚集的一个城市而已。

很明显,这次道教对佛教根据地的侵占是不成功的,根基是不稳的,是很容易被“反攻”的。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3)

作为一个修炼成千上万的老妖精,白鹿精怎么会采用如此拙劣的做法呢?他智商欠费吗?

而且,这么残害儿童的事情就发生在如来的眼皮子底下,他会不知道吗?

还有,白鹿精的主人——寿星在五庄观可是和唐僧师徒见过面的,算算路程也该知道西行团队没几年就会来到比丘国,怎么还会让坐骑白鹿下凡搞这么一出呢?这不是给孙悟空送人头吗?

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做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看做佛教的安排,就好解释了:

佛教察觉到比丘国对佛门并不虔诚,于是安排道教的二五仔(叛徒)寿星放白鹿下凡迷惑比丘国王,闹得比丘国对道教怨气冲天,然后借唐僧师徒之手为比丘国百姓消灾解难,让他们经此一难,对佛门死心塌地。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4)

为什么说寿星是二五仔呢?

不说别的证据,《西游记》里面就有。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降服后,天庭为如来开了个安天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首先是王母娘娘向如来送上“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枚”,然后就是寿星来了。

一阵异香来鼻嗅,惊动满堂星与宿。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头迎目候。

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飞蔼绣。葫芦藏蓄万年丹,宝录名书千纪寿。

洞里乾坤任自由,壶中日月随成就。遨游四海乐清闲,散淡十洲容辐辏。

曾赴蟠桃醉几遭,醒时明月还依旧。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

寿星向如来奉上“紫芝瑶草,碧藕金丹”

碧藕金丹奉释迦,如来万寿若恒沙。清平永乐三乘锦,康泰长生九品花。

无相门中真法王,色空天上是仙家。乾坤大地皆称祖,丈六金身福寿赊。

好一句“乾坤大地皆称祖”,这马屁拍得——道祖不是老子吗?开天辟地之祖不是盘古吗?

退一步说,乾为天,天庭之主不是玉皇大帝吗?坤为地,大地之主不是后土娘娘吗?

而且,天庭规矩甚严,礼制谨慎,上前进献礼物的先后是有规矩的,寿星只能算天庭四御之一南极长生大帝手下之一,怎么能排在第王母娘娘之后第一位呢?只能说寿星结交佛教的心思太急切了。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5)

安天大会之后,如来又在西天搞了个“孟兰盆会”,会上献诗中就把寿星给暴露了: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要知道前面两首《福诗》、《禄诗》可没提福星、禄星哦!

还有,五庄观的时候,猪八戒见了福寿禄三星,主要是戏弄寿星,还说:“你等真是奴才!”虽然书中说八戒是在开玩笑,但猪八戒作为曾经的天蓬元帅,在天庭官场混过的,怎么会不知道哪些玩笑可以开哪些玩笑不能开?

只有寿星投靠了佛教,这样逻辑上才合理,才能解释得通。

最后还说一下,吴承恩真是神预言:

白鹿精的洞府叫做“清华仙府”——现在的清华,可不就是为西方培养人才的地方么?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6)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7)


菩提祖师和孙悟空大战三佛(为了巩固佛教的地位)(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