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和枣的故事(小乌枣里的大乾坤)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新贵

秋天和枣的故事(小乌枣里的大乾坤)(1)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班为奎,谙熟乌枣制作的技艺

江南水乡,风景如画。临河敞轩,或者顺流行船,如果有些情调,便可支桌烹茶。与茶并俦的,除却果脯瓜子之外,还有一样出自聊城的茶肴——乌枣。

泽国湿气蔚然,乌枣性热,正宜祛湿,每日啖食,日久天长,被奉为滋补珍品。

乌枣“盛于东昌”,以茌平区肖庄镇班庄最为有名。这里几乎家家户户制作乌枣,上世纪七十年代为鼎盛时期,制作的乌枣销往上海、福建、台湾等多个地区,甚至出口海外,几乎占据中国乌枣产业的半壁江山。色泽乌紫明亮,褶皱细密,带有淡淡香甜味的乌枣征服了万千舌尖。

如今,乌枣制作技艺已经成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班庄的乌枣手艺人仍然坚守制作工艺,生产的乌枣,销往海内外。

班庄乌枣的传奇

班庄村子不大,500多口人,但这个看似很普通的村子有过传奇。

班庄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曾经仅有100多户村民的村子,竟然有80多个乌枣作坊。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班为奎,谙熟乌枣制作的技艺。他说,班庄位于博陵大枣的产区,家家户户种枣树,大枣资源源源不断。班庄也正是利用这个优势,把乌枣产业越做越大。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达到鼎盛,当时的班庄每年能生产500万斤乌枣,并通过外贸公司销往上海、福建、浙江、台湾等南方地区和欧洲、北美等海外地区。乌枣受到海外消费者特别是旅外侨胞的普遍喜爱,也因此,茌平赢得“乌枣之乡”的美誉。

上世纪八十年代,茌平的第一个“万元户”就出在班庄。后来,乌枣生意带动班庄人发财致富,“万元户”不断涌现,班庄在当时成为遐迩闻名的富裕村。

上世纪九十年代到2010年间,班庄乌枣饮誉国内。每年八九月份,来自全国各地的乌枣经销商就蜂拥而至,住在班庄抢购乌枣。当时的班庄俨然是乌枣集散地,一幕幕热闹的场景至今留在班庄人的记忆里。

数百年的传承

“三次窑子六遍水”是通红滚圆的大枣必须经历的水火洗礼。只有这样,大枣才能实现涅槃,成为乌枣。

班为奎介绍说,乌枣在本地民间也叫熏枣、焦枣。每年红枣成熟季节,是家家户户最忙碌的时候。从枣农手里收来的鲜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才能生产出精美的乌枣。最讲究技巧的工序就是窑熏。经过水煮之后的鲜枣,均匀摊在秫秸席上,下面用文火烟熏,当地村民把这一环节叫“上炕”。“上炕”之后的枣需要反复熏制三次,并不断均匀淋水,以便让大枣慢慢熏制。这就是“三次窑子六遍水”说法的来历。经过这番精心熏制,乌枣才完成了涅槃之旅。

班庄人在长期制作乌枣的过程中,有自己悟到的独门绝技,因此,班庄乌枣色泽乌亮、褶皱细密,软硬可口。

茌平旧县志对茌平乌枣有过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

明朝宋诩在1504年写成的《养生部》一书中,记载了乌枣制作的简约过程。清代王培荀《乡园忆旧录》曾经对乌枣制作有过记载:“盛于东昌之薰(熏)枣,煮以药,阙地而架曲薄,摊枣于上,加火攻,干而不燥,柔而不湿,每包百斤,堆河岸如岭,粮船回空,售以实船。”由此断定,熏枣起码在明代中叶已经有了。清代,经革新由“生枣甑中蒸过”,“焚砻谷糠烟熏和柔”,“复熏干”为“阙地而架曲薄,摊枣于上,加以火攻。”王培荀记述的熏制方法仍被今天的班庄人奉为圭臬。

乌枣的突围之路

乌枣是一味美食,需要分享;乌枣也是一种文化,需要传承。

入馔能消遣时光,入药能消渴去热。乌枣含氨基酸、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还有防癌补血的功效。它征服了万千舌尖,也为班庄带来了财富。

曾经担任班庄支部书记的班为奎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附近枣农开始伐掉枣树种植农作物,当时,乌枣生产出现严重的原料危机。班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乐陵。乐陵是丘陵地区,红枣产量大,能够满足乌枣生产的需要。直到2000年前后,班庄人开始从山西运城收购红枣,然后拉回班庄生产乌枣。后来,班庄的一些年轻人为了减少运费带来的成本,就纷纷到运城建厂。目前,在运城的200多个乌枣生产企业,大部分是班庄人开办的。

班庄对祖传几代人的乌枣生产有着割舍不掉的情节结,班庄的每家每户都有生产乌枣的经历,从小作坊到工厂,从在村里生产到外地发展,每一步都见证着班庄人孜孜以求的创新,每一步都是班庄人坚韧不拔的突围。

今年58岁的班为奎说,小乌枣成为大产业,乌枣产业伴随着党的好政策,让班庄人发家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