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1)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

每一个时段称为一个时辰。

时辰这种用法从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专门为每个时辰命了名: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

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

对应地支子时

又称:中夜、未旦、宵分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00-1:00

张继《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2)

【鸡鸣】

对应地支丑时

又称:荒鸡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1:00-3:00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3)

【平旦】

对应地支寅时

又称:平明、旦明、黎明

十二时辰的第三个时辰

3:00-5:00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4)

【日出】

对应地支卯时

又称:日晞、旭日、破晓

十二时辰的第四个时辰

5:00-7:00

王维《桃源行》: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5)

【食时】

对应地支辰时

又称:早食、宴食、蚤食

十二时辰的第五个时辰

7:00-9:00

陆游《醉题》:

试问食时观本草,何如酒后读离骚?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6)

【隅中】

对应地支巳时

又称:日禺、禺中、日禺

十二时辰的第六个时辰

9:00-11:00

白居易《十二时行孝文》:

隅中巳,终孝之心不合二。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7)

【日中】

对应地支午时

又称:日正、正午、亭午

十二时辰的第七个时辰

11:00-13:00

王建《宫词》:

每到日中重掠鬓,衩衣骑马绕宫廊。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8)

【日昳dié】

对应地支未时

又称:日昃、日仄、日斜

十二时辰的第八个时辰

13:00-15:00

陆游《幽事绝句》: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9)

【晡bū时】

对应地支申时

又称:馎时、日稷、夕食

十二时辰的第九个时辰

15:00-17:00

韩愈《赠侯喜》:

晡时坚坐到黄昏,手倦目劳方一起。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10)

【日入】

对应地支酉时

又称:日晏、日旴、日晦

十二时辰的第十个时辰

17:00-19:00

陶渊明《饮酒其七》: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11)

【黄昏】

对应地支戌时

又称:日夕、日暮、日曛

十二时辰的第十一个时辰

19:00-21:00

纳兰性德《如梦令》: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12)

【人定】

对应地支亥时

又称:定昏、夤夜

十二时辰的最后一个时辰

21:00-23:00

《孔雀东南飞》: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

古代一天的十二时辰(传统文化中十二时辰的优雅名称)(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