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

文/顾无

罗隐是什么时代的人?

他生活在唐代,但与盛唐那群心高气傲的人相比运气很不好。刚刚出生,面对的就是一个无可挽回的堕落王朝。

唐朝于907年彻底灭亡,但在这之前它早就死了,整个王朝的精神垮塌,从王朝内部蔓延出腐败的气味,女人乱政,太监专权,藩镇林立……

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最后挣扎,到朱温代唐,对末代傀儡皇帝甚至是一种解脱。

罗隐就生活在那藩镇林立的时代里,长安已不再是所有读书人的圣地,他也选择了另外一位王。

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1)

【临其诗境】

罗隐的生平也很有传奇性,后世人总结为“十上不第”。咸通八年,他将自己的作品编撰成集,命名为《馋书》,名字里的讽刺意味太过浓郁,理所当然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憎恶。罗衮赠诗给他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什么意思?《馋书》虽然声名在外,恐怕这官场名声也就随之而毁掉了。罗隐大概能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不愿意放弃,断断续续又考了几年,参加了十多次科举考试,无一例外全部石沉大海。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风月奈相违。”,十上不第最终迫使罗隐离开了长安,他选择了投靠江东钱镠,并且在那里待遇很好。

虽然待遇好,但罗隐的心中还是苦闷的,他始终忘不掉自己报效唐皇的心愿,却也明白此生实现心愿的机会渺茫,于是回忆起当初因《馋书》而遭嫉恨的事情,借着眼前一只能说会道的鹦鹉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2)

【经典原文】

鹦鹉

罗隐 〔唐代〕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3)

【条分缕析】

一共4句话,句句都是对着鹦鹉说,却也句句在说自己的处境。小小一只鹦鹉却与自己有着那么多的相同点,这也不由得诗人心中泛起波澜了。

第一句“莫恨雕笼翠羽残”,不要因为自己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怨恨,也不要因为自己美丽的羽毛因被豢养而残缺不全怨恨。上来就是对于鹦鹉的人生建议,我们自然会好奇,诗人何出此言呢?

第二句马上就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江南这里天气暖和,过得舒服,而你的老家陇西那里却是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呀。

这一句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了,自己从长安来到江东,长安屡试不第的自己到这里却成了上宾,虽然待遇好,周边的环境却不是自己喜欢的,自由自在的环境了,这不是和鹦鹉很像吗。

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4)

第3,4句是更加具体的劝诫。

你呀,虽然有学人说话的天赋,但还是要注意一点,不要把话说得太清楚了。人们知道你会说话,天赋高,就会更加的喜欢你,你想要重获自由的机会也就更加渺小了。

这一句其实很有意思,鹦鹉学说话学得好自然会受到人的喜爱,可鹦鹉并不需要这样的喜爱,人们的喜爱只会阻挡它重回自然。

而罗隐,他则是因为说话没有遮拦得罪了统治阶级,这才十上不第,流落江东。

罗隐的真正姓名(罗隐这首鹦鹉只有短短28字)(5)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语得分明”,这个分明用在鹦鹉身上,是话说得清楚;用在罗隐身上,则是话说得直白。相通,却又不同,更像是双关的关系。

罗隐的问题,在现代社会里也有,而且很多。在职场中,在生活里,话说得太直白往往会得罪人而不自知。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些话会得罪人便缄口不言。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要说到什么程度,说话的艺术,大概就在于对分寸和场景的拿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