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是序章下一句是什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借古鉴今”、“以史为镜”之类词汇,说的都是历史的意义或价值所在,即历史经验可以作为当下或将来生活的指导与参考。这一点,大家想必都比较明了。

但如果再往深追问一层:过去的事已经过去,它们如何能指导当下和将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不是那么显见了。

至少对我来说,有点不易作答,或者说,先前对此问题并未作过深思。

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对此问题所作的思考与回答,令人茅塞顿开。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下一句是什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曾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即今香港中文大学的前身。

《中国历史精神》一书,收录了钱穆的九篇演讲稿,一篇一个主题,有政治、经济、国防、教育等等。在第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里,钱穆谈到了上述的那个问题。

钱穆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历史时间”这一概念。

历史时间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前一秒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下一秒没到来也就没到来。而“历史时间有它一种绵延性,在瞬息变化中,有它凝然常在的一种特殊性。”

这种时间上的绵延性,决定了历史本身的绵延性,或叫持久性。

为便于我们理解,他举了两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个外星球上的旅客,一天突然来到地球,此时即便你认识地球人的文字,但你能明白地球人报纸上所说的事情吗?

或者,假设你得了一场病,在医院里睡了三年,其间你没有接触过任何信息,现在骤然给你一张报纸,你能读懂上面的事情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你不理解报纸上的事情,或者说不理解现在,根本在于,你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因为“这一个现在,就是整个历史中之一面,从全部历史演变、开展、累积到今天的。”

钱穆进而讲到,“历史就是我们的生命,生命不可能由半中间切断,不能说我今天的生命和昨天无涉。”

这暗合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过的一句话:

删除我人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实际上,在钱穆看来,历史就是我们整个的人生。而过往的人生并未真正过去,它透进人生的现在,并直达人生的未来。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下一句是什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

钱穆(1895一1990)

这么一分析,我们便能很容易理解开头的那个问题,即历史为何可以作为当下与将来的指导和参考。

实际上,与之相比,了解历史是理解当下与未来的先决条件,这是历史更根本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它也经常被朋友圈引用: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据说,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我未看过此剧,所以此话是否出自其中,这一点有待考证。

不过,我觉得此句很有几分哲学意味,而且颇具文学性,故此我比较喜欢。尽管喜欢,但对其内涵并不十分明了。

如今看了钱穆先生对历史意义的论述,我豁然开朗:既然过往的历史并未真正过往,而依然贯穿于当下与未来,那我们不就可以称之为序章吗?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原来可以这样理解。

欢迎关注公众号:郝叔读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