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小古文短篇(西北偏北外一篇)


课外小古文短篇(西北偏北外一篇)(1)

文/孙远洋 湖南大学在校学生,平川区大学生,文学爱好者。

火车还在向前疾驰,耳边呼啸着风声。在行驶了快要十七小时之后,我们已经来到了中国国土的北边,他们口中的西北偏北,也是我的家乡。西北,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所以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南方人来说,他们印象中的西北应该带着某种神秘的色彩。大漠,骆驼,黄沙,高原,粗犷,豪放,这些词,是他们想象中的西北。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我眼中的西北是什么样子呢?

在我看来,西北的温柔,只有体会过才懂。蜿蜒流淌的黄河,带着奔腾的声音和特有的颜色,在这里流淌,在黄河边上,顽强的人们在黄河边上生生不息的繁衍成长。高高的黄土山脊,让看惯了江南水乡的人瞠目结舌,这种土地也能长出粮食吗?答案,就在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西北人的眼睛里。虽然很难,可是,那么困难的事,他们却总能做得到,一滴滴汗水撒在黄土地上,开出了金色的花朵,闻起来是阵阵花香。西北人对黄沙习以为常,口中含沙尚砾砾,诗人这么写,一定是有过真真切切的体验,漫天黄沙,也是大自然赋予这里的独有景象。

西北人性格豪放,相较于南方人的细声软语,还是更加喜欢北方人的豪放。有什么能够帮忙的愿意帮一把,老人之老,幼人之幼。我是一个北方人,吃惯了面条,看惯了黄沙,听惯了乡音。在南方求学一年,走在四季常绿的街道上,看着满街各色的湘菜粉面馆,听着听不懂的语言,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常常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我家乡的黄沙、黄土,想起那些记忆中的面孔,他们会从记忆中清晰地浮现。人们总说,人们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家乡所牵绊。以前我不信、也不懂,现在开始慢慢明白这种感觉,我是不是太恋家了?我有时候会这么想,那青山绿水岂会比不上黄沙漫天?但是,在我心里,它们不仅仅是颜色上的差别。在异乡的街头,有时候一个人穿梭在人流,感到茫然无措的时候,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满是黄土的颜色。我想,我是属于这里的。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深地眷恋着这里,西北偏北的这块土地。

窗外的景色变换不停,我快要到家了,迫不及待的想听到熟悉的语言,迫不及待的想见到我日思夜想的人们,迫不及待的想跳下火车踏上这片土地,迫不及待的想吃到我的味蕾熟悉的味道。这一切,一看到,就知道,嗯,是这样的,没错,我回来了。

小城记忆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

这里并无绿树掩映,小桥流水,而多是戈壁荒滩,风沙铺地。这里并无高楼大厦,繁华街道,而是城乡接合,远离喧嚣。它的名字用来形容它的地势非常贴切——平川。

在我过往的二十年的生活中,有十八年都是土生土长在这座小城里,所有关于家乡、亲人、朋友的回忆,都与这个小城相联系,千丝万缕。如果说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这座小城,可以当之无愧的成为我的那一个。

小城很小,从城的这一头到城的另一头,开车不过二十分钟车程。城里公交车不多,四五条线路就足以解决所有的交通问题。城里的医院、学校、车站,掰着手指头就数的过来,提起某个常去的地方,大家都有印象。城里的娱乐设施比较单一,基本固定在“某某一条街”,如果不小心和老熟人碰上,别问我为什么也在这儿,微微一笑中透露着别无去处的悲伤。在小城里走亲访友并不需要太多的跋涉,如果想见谁,几分钟就可以见得到,问候的话说出来还热腾着。如果选择在晚饭时出去遛个弯,走一路都是面熟的人,哦,那是隔壁的阿姨,那是高中的同学,那是菜铺的老板,那是看门的大爷……

小城很慢,慢得足够在街上闲庭阔步,慢得足够吃着西瓜就打发一天的时光。小孩子上学不需要太费周章,下课后三五成群地踱步回家,刚好赶得上妈妈把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大人上班也不太折腾,不存在早晚高峰,只要做好路程与速度的除法,全无堵车的风险。吃完晚饭后出门,抬起头就可以欣赏天边的晚霞,在大爷大妈的广场舞节奏中,漫步闲谈,从天亮一直走到天黑,也不会累。

十八年在这里生活,足以把所有的记忆刻进骨髓。两年前离家求学,从此故乡只剩寒暑。可是我发现,走得越远,关于这里的记忆就越深,小城,开始在记忆中变成一个符号、一个标记。它像一本发黄的老影集,记录着我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每打开一页,都满是回忆。

每每假期回家,我都会时常在小城的街头上走一走。我记得我曾在那个小院里玩泥巴跳皮筋;我记得我们一家人是那家店的常客;我记得我曾经无数次,在清晨和深夜时走过这条街道去上学;我记得我们曾经把最好的青春,挥洒在那片绿色的草地上……

离开小城,我一步一回首,想把所有美好的记忆都装在行李箱里打包带走,然而却发现,自己根本什么都带不走,照片中的家乡,和别的城市并无差异,真正的家乡,是一种感觉,刻在心里。对于我来说,对于未知世界的认知,始于这里,所有价值观人生观的建立,也是始于这里,这个地方于我,不只是一个生活过的地方,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

我知道我要离开这里,但我更知道,我永远不会和这里分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