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人成长规划怎么写职校(甘当职校学生成长)

“我要做一块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我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句简单朴素的话语,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旅游商贸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陈静玲的执教誓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教27年,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从严要求自己,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时刻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母亲般的关爱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赢得了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先后被评为区优秀党员、区优秀教师、区学科带头人。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省一等奖、国家二等奖获得者。

学生个人成长规划怎么写职校(甘当职校学生成长)(1)

陈静玲在指导学生制作手工作品(唐春林摄影)

投身职业教育,传播工匠精神

20多年前,职业教育并不被人看好,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到职业学校任教,好似“低人一等”。但陈静玲不认同这些看法。她觉得,从事职业教育,不仅非常光荣,而且大有可为,今后一定大有发展。

从教之初,陈静玲毫不犹豫加入到职业教育的队伍,并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党的职业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一直以来,她始终秉持“德高为范,学高为师”的行为准则。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时时以一个优秀党员干部、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工作初由于学校专业教师少,她每周的授课工作量在12学时以上,且是多门课程,在授课之余,她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教学方法,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及教学水平。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她注重理实一体化,既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又以劳模人物、工匠人物的事迹熏陶学生的情感和人格。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专业技能,自学手工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在省市各种竞赛多次获奖,她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发展

职业教育,就业是最终目的。陈静玲在提升学生各项技能的同时,主动请缨,多方奔走,为学生就业“找娘家”。

为让更多的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陈静玲通过自身努力找到比亚迪抚州分公司洽谈校企合作,最终和该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在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比亚迪冠名班,即提高了专业办学水平,又打通了学生就业渠道,实现校企“双赢”。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学生到比亚迪公司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学校有针对性对学生开展岗前培训,熟悉企业文化,使学生缩短与企业距离,尽快融入到企业。

作为一名职教教师,陈静玲认为职业教育要不断发展,墨守成规是万万行不通的,需要不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企业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为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之路,她先后到上海、湖南等地进修学习,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用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她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扎实开展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的课程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生受到社会、企业的欢迎。

既教学生技能,更激发学生热情

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幼教班主任及手工专业教学工作,陈静玲没有丝毫的松懈,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按照制定的目标,不懈努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而且不少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素质合格、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陈静玲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为他们量身定制各项学习计划。她带领有绘画爱好的学生们去幼儿园画墙绘做手工,鼓励他们拿着自己做的手工作品去学校或是小商店里出售,利用这些亲手完成的作品而带来的收益,调剂她们的生活,或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展现她们的价值,也培养她们的社会经验,为她们之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习上陈静玲是学生们的导师,生活上是她们的知心朋友。大部分中职学生是留守少年,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亲人,平时缺少陪伴与关心。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与温暖,陈静玲经常会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带着学生一起去爬山、郊游,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增进同学感情,绽放她们阳光灿烂的天性。一个寒冷的冬天,学生邓莹莹没有穿棉衣,冻得瑟瑟发抖,陈静玲发现后,立即赶回家将女儿的羽绒服、围巾等保暖物品送给邓莹莹,不仅让她抵御了寒冷,而且让她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邓莹莹同学流着泪说:“老师比我妈妈还温柔,我爱陈老师”。学生家长和亲戚非常惊讶他们的变化,深刻感受到学生们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陈静珍玲用爱的甘霖浇灌着这干涸的苗圃,让这一度落伍、受冷落的学生,感受师爱,恢复自信,重塑自我。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用耐心、爱心、信心和责任心关爱着学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批一批学生走向社会后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不管是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的学生,还是在校就读的学生,陈静玲所带给她们的,有对于学习上美的创造,有对于生活中美的感知,更有心灵上美的烙印,学生们也因此亲切地称呼陈静玲为“小美”老师。

27年,陈静玲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在她所挚爱的职业教育中,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每一位学生描绘出精彩的画卷,在平凡的教师岗上奏响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乐章。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