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可放在自己在乎的人身上,就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避风港,我们以为他们永远不会老,长大后知道,他们是在倒数时光。谁不希望能常伴父母左右,温暖他们的岁月,可是时代大步向前,工作和敬孝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陆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拮据,成绩也不突出,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早早就走入社会,一路摸爬打滚,最后在上海安定下来,就职于某物业公司。

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1)

上海这样高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就像陀螺一样转得飞快,陆某知道以自己的工资无法在这座城市真正安居下来,他准备赚够了钱,就回老家娶妻,一起开个小店经营,也好就近孝顺年迈的父母。

其实这些年他奔波在外,父母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都没法及时赶回去,父母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去大医院看诊,都摸不清流程,急得发慌了才打电话向他求助,可他远在天边,也帮不上忙,内心一直自责愧疚。

为了能多积攒一点创业资本,他兢兢业业工作,节假日都在加班,鲜少请假,但工资也只能说还过得去。可这么平凡而又努力的他,却因为一次请假被开除了,他心生怨愤,觉得公司太不近人情了,遂申请了劳动仲裁,最后结果如何呢?

首先陆某并不是无缘无故请假,2020年1月,母亲在电话里告诉他父亲病重,可能快不行了,让他回去见最后一面,这对陆某来说本就是一件悲怆之事,他无法在病中敬孝,父亲弥留之际肯定是要守在身旁的。

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2)

于是他向公司提交了请假申请,因为来往路途遥远,他就请了8天假。百善孝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他请假的理由并不荒唐,上级领导表示理解,6号当天批准了请假,不过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请假超过3天,还要公司老总批准。

老总日理万机,等看到陆某的假条时,陆某已经到家了。老总是以公司利益至上的,他可不管你是什么理由请假,只有不是国家法定的,一律不批,还严令陆某马上回来,不然按旷工处理。

一边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一边是病入膏肓的父亲,陆某恨不得将自己撕成两半,来平衡内心的挣扎,不过他没挣扎太久,父亲油尽灯枯,没有熬过病痛的折磨逝世了,作为儿子他自然要留下来处理父亲的后事。

于是他向公司提交了丧假申请,《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3)

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陆某的父亲是他的直系亲属,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3天丧假,丧假期间工资照付,这也是国家弘扬传统美德,尊重丧葬习俗的一种人性化规定。

看到丧葬假条,老总勉勉强强批了三天假期,勒令他三天后必须返回,否则扣除全部绩效,打包走人。只是各地丧葬习俗不一样,他又是家里的顶梁柱,三天时间加上往返路途就需要一两天,怎么都是不够的。

因此他是在14号才返回上海,15号才去上班,结果却被告知自己已经被开除了,不用去上班了。自己为公司累死累活,加班没见奖金,请假却要被开除,怎能不让人心寒,因此将公司告上了法庭。

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4)

公司认为只给他批了三天假,他却旷工多日,已经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所以开除是符合《劳动法》相关要求的,不予赔偿。不过赔不赔偿并不是公司说了算的。

陆某出具了村委员开出的死亡、下葬证明书,证实丧假属实,他从6号请假到14号,其中3天为法定丧假,而他的工作性质是做二休一的,8天里有2天是他的休息日,来回路程即便只算一天,他的旷工天数也没超过公司规定的3天。

更何况还有之前批准的事假,3天以上需要老总批准,但3天以下的上级领导已经批准,老总未及时批复,是公司处理不及时,并不是员工的责任,所以陆某并没有违反公司请假制度,不能以此将其解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公司不批丧假可以仲裁吗(上海一男子请丧假未批)(5)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而违反《劳动法》应支付的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两倍,经过法院核算为75269.04元,最后法院判公司违反劳动法相关规定,赔偿陆某75269.04元。公司不服,提出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涉及隐私,本案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仅配合叙事。温馨提醒:尊重原创,请不要抄袭搬运和转载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