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

《红楼梦》中的“金玉良缘”是作者设置的一个谎言,因为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没有良缘,只有孽缘。

薛宝钗对宝玉说不上多喜欢,甚至带着嫌弃,却不得不争取要嫁给他。贾宝玉虽然对这个丰美的大姐姐有过好感,但他心里爱的只有灵魂知己林黛玉。后来因为宝钗做的很多事,渐渐让宝玉更加认清了她的真面目,疏远了她。

在书中贾宝玉真的是越来越厌恶宝钗,甚至先后三次嘲讽她“国贼禄鬼”、“无情”、“不羞臊!”更狠的是作者借宝玉之口评价宝钗是“山中高士”,和宝钗热衷功名利禄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

宝钗拼命拉着宝玉内卷,宝玉骂她是不清净不洁白的“国贼禄鬼”

第三十六回中写贾宝玉挨揍之后,贾母为了保护他就让他休养几个月,不许外出交际。宝玉很开心,但是薛宝钗就来经常劝他读书和仕途经济的话,宝玉的反应非常激烈,直接骂宝钗:“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然后宝玉就气得把“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总有读者认为薛宝钗劝宝玉读正经书,经营仕途经济是好事。这就是个很大的误会!

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1)

薛宝钗明显就是一个商贾之女想要拼命内卷,巴望着拼劲全力往上爬,找个权贵官宦丈夫,自己混上个诰命夫人当当。可是她忽略了她所追求的一切,人家贾宝玉生下来就不缺,她的世界生来就和贾宝玉差别很大。

贾赦说得好:“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

人家贾宝玉的祖宗宁荣二公混得好,打的基业足够子孙后代挥霍一百年,不像薛家官一代之后就开始经商赚钱了。

宝钗这边拼命想重回士族行列,脱离商贾阶层的身份。但是宝玉根本体会不到她这种痛苦和焦虑,因为宝玉就算不读圣贤书,不去考科举,等他长大了,也可以随便当上官儿。

他堂哥贾琏捐了个五品同知;他侄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就连他家的奴才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都捐了五品知州,选了实职要上任。

普通贫寒人家的子弟就算读书很努力,从秀才一路考上举人,中贡士,然后中进士,再入翰林,然后选官出仕,一开始是当什么官呢?没错!一般就是七品县令!比如贾雨村,就是中了进士,当了县官,升了知府。

结果呢?贾雨村因为没有后台,随便就丢了官。后来抱上贾府的大腿之后复职轻松就是富庶之地的四品知府,没几年被王子腾举荐升任了大司马(兵部尚书),直接干到了军机处。

同样正儿八经科举做官的六品的通判傅试,拼命巴结贾府,甚至想把妹妹都当成礼物送进来,可惜都有些巴结不上。

贾宝玉眼中的禄蠹就是这些人,他厌恶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是因为他经常要做这些事。

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2)

别看宝玉不做官,他荣国府贵公子的身份已经足够他混迹官宦权贵圈子了。他平时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社交,他交往的大多是北静王、冯紫英这种王孙公子,他日常接触的世界层次和薛宝钗的眼界认知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宝玉是个内心纯净,天真清雅的文艺青年,他非常厌恶应酬这些虚伪俗套的事情。可是他也很清楚地知道,他生为贾府子孙,将来不管考不考科举,也避免不了要做官,避免不了这些应酬。

所以他对探春说:“事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语,想那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

宝玉当前的状态就是能躲则躲,有父亲哥哥们顶着,他能偷闲一刻就赚一刻。可是薛宝钗却拼命劝他去读圣贤书,学习仕途经济,去官场搏击,立身扬名,贾宝玉不烦才怪呢!

毕竟就算贾政、贾母这些长辈当权者也没有迫切要求宝玉必须科举获取功名,而是更注重让他提升品味,带着他出去进行各种社交活动。因为对于宝玉这种贵公子来说,读圣贤书和考科举并不是最重要的,社交能力和人脉更重要。

就算荣国府很希望家族能由武荫转型清流科举世家,也不急在一时,也不一定非要是贾宝玉去干这件事。

一是因为爵位还有两代,没必要太多人贾府子孙去和寒门子弟抢科举入世的名额;二是贾府的爷们已经有好多人精于读书科举,贾敬这种进士或者其他举人也不少,可惜没有一个得到朝廷重用,这种现象释放的信号贾母和贾政看懂了,薛宝钗看不懂;三是宝玉不行,还有贾环、贾兰和贾琮、贾菌等等。

贾宝玉对贾母和贾政的态度是很有数的,贾母从小对他要求不严格,贾政也是。那么从宝玉的角度看,他已经大有希望可以挣脱这个枷锁,宝钗又在这里充道学,把宝玉往火上架,难怪宝玉要发疯了。

其实,宝玉真正厌恶的也不是读四书这些正经圣贤书,书中多个细节表明他其实很尊重孔子,所以他留下了《四书》。他厌恶的是把读书当作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手段,很不幸,薛宝钗就是这种人,也希望宝玉去做这种人。

这种读书人,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是被嫌弃的庸俗的人。

宝钗自比松树端庄稳重,宝玉嘲笑“不怕羞臊的才拿(松柏)混比呢”!

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其实是发生改变的,一开始宝钗刚来的时候很热乎。宝玉沉迷宝钗丰美的姿色,连做梦和兼美成亲做夫妻,都是觉得兼美有宝钗的鲜艳妩媚。

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3)

后来偷偷背着贾政和贾母,也要往梨香院跑,和宝钗互看金锁宝玉,又喝酒又吃饭,说说笑笑可亲密了,更别提主动跑去和宝钗赌钱,又看宝钗的雪白酥臂戴着红麝串看成了“呆雁”。

但是,用袭人的话说就是宝玉渐渐跟宝钗生分了,事实也是宝玉变得不爱主动搭理宝钗了。

这当然少不了宝钗经常劝学的功劳,但也还有别的事,让宝玉渐渐看清了宝钗表里不一的真面目。

一是宝钗给宝玉绣肚兜,宝玉听了都吃惊,觉得自己唐突了宝钗。但宝玉也不傻,事后一回味,肯定想明白了,这正是宝钗上赶着来找的唐突呀!宝姐姐一天天的这么热情想啥呢?

二是黛玉跟宝玉说宝钗劝她看禁书的事情,等于告诉了宝玉宝钗也看这种书。宝玉虽然嘴上没说啥,但一想就懂,原来平时端庄的宝姐姐也偷看这种书,她凭啥有脸说我们呢?

三是宝钗经常违心的奉承贾母、王夫人和元春。宝钗踩王熙凤夸贾母,送衣服给王夫人给金钏当寿衣,假装元春的灯谜难猜这几件事,宝玉偏偏都在眼前。宝钗的身影难免就和他平时讨厌的“禄蠹”重合起来,又虚伪又谄媚。

因为看透了宝钗的表里不一,宝玉对宝钗再继续装高洁端庄就不买帐了。当第五十回大家做灯谜,宝钗再次强调“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并且做了这样一首灯谜。

宝钗也有一个,念道: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很明显宝钗的灯谜是指松塔,和她当年做的《咏白海棠》有一拼,都是托物言志,自写身份的,宝姑娘真是稳重高雅,直接就来了个松树。

结果宝钗这个灯谜没有一个人感兴趣,宝玉接着凑上来,大家都没有猜宝钗的。后面宝琴做出了十首怀古诗,宝钗还刻意表示末尾关于西厢、牡丹亭的两首自己不知道,也不大懂。

林黛玉先忍不了,表示:“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探春立刻表示支持黛玉,连寡妇李纨都表示:“如今这两首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薛宝钗好生尴尬,这么装难道不累吗?宝玉只怕是看了个笑话,当时也没好意思继续攻击宝钗,但是后一回中,他跟麝月谈讲晴雯生病用药时这样说:“松柏不敢比。连孔子都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知这两件东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

可见谁才是真正尊重孔子的人,是宝玉!谁是自比松柏,不怕羞臊呢?是拿松塔自写身份的宝姐姐。

明明也是对宝玉热情得很,读的禁书也比宝玉更多,为啥还要一个劲儿在众姊妹面前装正经道学先生,怎么好意思呢?

宝钗悄悄搬出大观园,宝玉目瞪口呆:“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

宝玉是个多情公子,他是“情不情”,什么意思呢?

就是情感特别充沛细腻感性,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情有感应,喜欢一切年轻美貌的女孩子,喜欢一切花花草草,燕子蝴蝶。像他前世神瑛侍者一样,看见缺水的绛珠仙草都要怜惜地去灌溉浇水。

但是薛宝钗是“无情”,她理性得不像一个少女,而像一个奸商。

她用“冷香丸”压制住自己身体内的“热度”,平时活得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社交活动永动机,力图做一个不会犯错,八面玲珑的人,想要争取获得所有人的好评。

但是当她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她可以放下一切伦理、规矩、矜持,主动热情大胆地向宝玉发起各种攻势,比如大家熟知的解排扣、露酥臂、绣肚兜等名场面;

也可以放下一切礼义、道学和脸面,不择手段的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比如滴翠亭偷听嫁祸、管家时争夺探春的改革成果,拿来给婆子们做人情,顺便还给茗烟的娘捞了个肥差。

当事情跟她没关系时,就装聋作哑,不关己事不张口,比如贾琏挨揍她装不知道,比如迎春被欺负一言不发。

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时,宝钗抽到的花签是牡丹,签语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宝玉却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任是无情也动人”。

颠来倒去就是“任是动人也无情”,在宝玉眼里宝钗依然是美艳的,妩媚的一个丰美的女子,但是她没有感情,她心里充满了冰冷的利益算计,她很美但是一点也不可爱。

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4)

宝钗在抄检大观园之后,为了避嫌火速搬出了大观园,只告诉了李纨和探春。神奇的是李纨和探春也没有一个人去帮她跟众姊妹说一声,甚至也没人跟王夫人说这件事。

丫鬟司棋被撵出大观园还记得想要去别一别姊妹们呢,薛宝钗整天和大家说亲道热,可见到了关键时刻还不如司棋有心有情,

宝钗搬出大观园后一段时间,宝玉追着黛玉去蘅芜苑,“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觉吃一大惊”。

宝玉因此更加伤感,因为他发现宝钗比他想象得更加无情,他在内心发出感慨:“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

可见多情的宝玉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平时玩得这么好的姊妹,搬走了都不告诉他一声。

其实在宝钗理性地看来,这都很正常,实在没什么好告别的!她在大观园住着,就是为了接近宝玉,培养感情,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什么卵用!

好不容易王夫人给了她管家的机会大展才华,也是因为能力不足闹得家反宅乱,贾母亲自出手治赌,正是薛宝钗负责的工作范围,这么强烈的打脸难道还不够难堪吗?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不告诉宝钗,其实等于已经彻底放弃宝钗了,因为宝钗不中用。原因就是宝钗没有完成王夫人交代的任务,没有能掩盖住贾府的乱象,反而更加乱了,以至于闹到了贾母眼前,王夫人很没面子。

当然了,这其中的弯弯绕,宝钗明白,宝玉却不明白。

宝玉心里想的是姊妹情份,宝钗想的却是自己青云梦碎,利益崩盘,青春耽误啊!都快恨得咬牙切齿了,哪里还有闲心跟大家讲究什么姊妹情谊话别情?

说到底,贾宝玉和薛宝钗就不是一路人,宝钗是志向远大拼命内卷,宝玉是富贵闲人得过且过。哪怕薛宝钗主动到坐在身边绣肚兜,宝玉都要在睡梦中反抗金玉良缘,维护木石前盟。

红楼梦中薛宝钗评价贾宝玉(贾宝玉有多厌恶薛宝钗)(5)

两人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性情,完全迥异的三观和社交阶层,就像夏虫不可语冰,就算薛家披上一层玄学的外衣,接着和尚道士,罗汉真人造势,想要谋取“金玉良缘”,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拿着薛宝钗的青春赌明天而已。

其实,不管贾府败落与否,薛家都输定了。

就算后来贾府成了破落户,宝玉只能和宝钗凑合过日子,宝钗都没有放弃规谏宝玉去经营仕途经济,去干点儿有出息的事儿。

所以宝玉说她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一个整天把仕途经济挂在嘴上的“山中高士”,这才是作者给宝钗最大的讽刺。

青松鹤鸣/特约供稿

全网统一ID:南山橘暖读书时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