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真品(4月2日宋代也有)

编者按:

宋韵似水,浸润杭州。

宋韵文化,像流淌千年的钱塘江水,连绵不绝中更显韵味悠然。不仅记录在史册诗句的字里行间,更蕴藏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与日常之中。

2022年,浙报杭州分社联合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推出《每天“宋”一点》栏目,将宋韵“小知识”串珠成链,用现代视角回望宋朝,寻找其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巅峰的温暖和美好。

宋代真品(4月2日宋代也有)(1)

【宋韵日签】

“防伪码”

宋朝手工业、食品行业发达,工商贸易非常兴旺,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

经济要发展,营商环境很重要,这是古今不变的真理。

其实早在宋朝,就出现了“防伪码”,要求商户自己发明可以有效区别于假冒伪劣商品的“防伪”措施。于是,经营者们创造出富有特色、极难复制的元素作为防伪手段。

宋朝公案传奇《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讲过一个故事:制鞋匠任一郎,在每双做好的鞋中都会放一张写有“宣和三年三月五日铺户任一郎造”之字样的字条,并且特设一本“坐簿”,靴子里面的纸条与“坐簿”上是一样的,买家要想知道鞋子的真伪,来他的店铺一对照便知。

在宋朝,还曾流行过一本《物类相感志》的生活常识小册子,书中记录了识别假香油的方法:“以少许擦手心,闻手背香者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