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

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1)

经常逛贴吧或论坛的朋友,想必都听过“鲁吹一号”的说法。讲的是山东作为GDP全国前三的省份,给人的印象却是土里土气,落后的像个大农村。由于GDP数值与现实反差太大,以致不少网友对山东GDP的含金量甚至真实性始终存疑。

事实上,不只是山东,包括河北、东北、内蒙等以国企占主导的省份,都存在GDP注水的问题。这一点很好理解,对于国企老总来说,产值是政绩,多报有助于升官。相反,像浙江、福建等民营经济主导的省份,通常GDP数据会小于实际。因为对民营企业主而言,少报产值可以避税。所以对“鲁吹一号”现象,我向来并不感到惊讶。

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同处长三角的江苏,尤其是苏中苏北的经济数据。在江苏经济如日中天,外界纷纷猜测何时赶超广东的那几年,三土就曾在私底下,听一些江苏的朋友调侃当地的统计部门“居功阙伟”。后来我仔细比较了苏中与浙江一些城市的经济数据,发现中间的确存在GDP总量与财政收入不相吻合的地方。

比如2018年,苏中三个城市南通、扬州、泰州的GDP分别为8427亿(20名)、5466.17亿(37名)、5107.63亿(41名),而浙江几个中段城市,如温州、绍兴、台州、嘉兴的GDP则分别为6006.16亿(35名)、5416.9亿(38名)、4874.67亿(44名)、4871.98亿(45名)。

单纯从GDP来看,两者在伯仲之间,甚至苏中三市还要略微领先一点。但如果将比较的标准从GDP总量,切换到地方财政收入上,结果就有些逆转了。尽管南通凭借巨大的经济总量优势,地方财政收入(606亿)依然领先温嘉等市,但领先幅度远没有GDP那么大,而同比增幅则只剩下可怜兮兮的1.2%。至于扬州、泰州,就更惨不忍睹了,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只有3字头的340亿和357亿,增幅也仅为5.1%和5.4%。

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2)

相反,浙江这几个城市,除了台州431.2亿外,其余三市全部超过500亿。其中,温州547.6亿、嘉兴518.6亿、绍兴501.3亿。而且四市的增速均高于10%,温州更是达到惊人的17.7%。

当然,地方财政并非收得越多越好,否则就是与民争利。但考虑到浙江民企的避税天性,只能说,温嘉诸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这些地方强劲的经济活力,而非税务部门的竭泽而渔。

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3)

至于说苏中城市为何会出现GDP与财政收入严重不匹配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苏中这些城市的GDP的确注了水;要么是其产业结构有问题,但这就更麻烦了,说明这些城市经济的含金量不高,发展后劲有限。

此前,在旧号“三土演义”所发的《改开40年之江浙城市战争》一文中,三土曾表示,单就城市建设、市本级首位度、中心城市能级而言,浙江是不如江苏的。至今我仍坚持这个观点。但就像我在“三土演义”的另一篇文章《浙江城市的三种经济拉动模式》中分析的,“产业拉动型”和“基建拉动型”两种发展模式各有利弊,但总体来说,产业拉动型更有后劲,对人口的吸附力更强。而很明显,苏中这几个城市的产业含金量不及浙江,至于人口的吸附力,问题就更大了。

三土过去在嘉兴时,身边有不少从泰兴、靖江等地来禾工作的朋友,却很少听说有嘉兴人去那边的。一方面这可能和嘉兴人安土重迁、小富即安、缺少闯劲的性格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江北城市经济发展、民众收入不如江南。

比如那个凭借几块上海农场飞地,就号称要建设“北上海”的盐城,光看经济数据倒也的确像模像样的,GDP总量甚至还排到了绍兴、嘉兴前面。结果一起“开水不响”事件,就将苏北的底裤给扒了个精光。

苏中的情况当然比苏北要好一些,但也麻烦不少。特别是在人口问题上,当杭州、宁波、南京这些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常住人口,还在以每年10万 的速度增长,苏中三市的人口增长却已接近停滞。其中表现最好的扬州,2018年也只增长了2.28万。而一旁的泰州更惨,常住人口直接减少了1.62万。

如果说,扬泰二市的人口问题多少还可以归咎于地理位置的话,那么地处环沪核心区的南通,区位总算优越了吧,结果也仅增长了5000人,聊胜于无。而另一个环沪城市嘉兴,官方数据就增长了7万人,而私底下流传的说法,嘉兴人口更是已经达到600万量级,比现在统计公布的多了一百多万。

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4)

常住人口停滞,还只是一个方面。比之更严重的问题是,苏中三市的户籍人口无一例外都大于常住人口,也就是说,这些城市的人口是在净流出的。

人口净流出是什么结果,看看中国人口净流出的重灾区——东北就知道了。如果说东北人口净流出有自然天气、经济体制、官僚主义等原因,那么地处长三角的苏中三市,为什么也会出现人口净流出这种人们一般观念里,只存在于中西部三线及以下城镇、农村的情况?

三土的城市笔记(三土城市笔记苏中的麻烦)(5)

进一步来看上面这张图表,我们发现,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全部集中在苏中苏北和安徽,浙江一个城市都没有。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看最近这两年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浙江自2017年开始,增速就一直领先江苏。2018年,江苏城市无一例外名义增速均低于10%,而在浙江,丽水、嘉兴、台州都超过11%,温州也逼近11%。

这部分的内容,三土在《数读2018之长三角篇》一文中有过详细分析,在此就不再赘述。我只想强调一点,即经济与人口的正向相关性,这在分析任何区域城市发展状况、潜力后劲、房产投资价值时,都是可以通用的。

而从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长这两个维度来看,苏中城市的麻烦显然不小,下一步当地会怎么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