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

今天,乐活君想说的是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外表看,他们与常人无异,可是在他们的肚皮上都有一个隐秘的口袋,口袋后面是“人工肛门”,也叫“造口”。

因为患有结直肠癌等疾病,不得已要通过手术把“下水道”移位,排泄物也跟着改道排出。在医学上,他们被称为“造口人”。

4月9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以“关爱造口人:走进他、帮助他、尊重他”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普通市民走进造口人的世界,传递这样的信息:如果你身边有造口人,请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另眼相看,就当普通人对待,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1)

4月9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关爱造口人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张若凡摄

“下水道”改道带来各种尴尬

什么是造口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杨洪范介绍,因为直肠、膀胱等部位的严重疾病,比如结直肠癌,需要切除病变部位以保存患者生命。

在手术后,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开一个口,来代替肛门,这就是“造口”。患者的排泄物通过造口排出体外,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泄物。所以这类患者又被称为造口人。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2)

市民雷女士10年前患了结直肠癌,直肠被全部切除。手术后,她的右侧腹部多了个造口,从此成为造口人。

“大便从这个口子排出来,随时都得粘着排泄袋。”雷女士说,刚开始她根本不敢出门,因为排便时是没有感觉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排便,经常是走着走着,袋子就满了。

如果操作不熟练,排泄袋会漏或破,那是最难堪的事。雷女士曾经在一次聚会上出过这个状况,当时她的感觉只有四个字——无地自容。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放屁?可是这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却是很多“造口人”的心理阴影。

排泄袋平时藏在衣服里,外人看不出来,一旦憋不住放屁了,气体会很快充满塑料袋,眼看着衣服下迅速鼓起一大块,如果恰巧在人前,那可尴尬了。不少造口人出门得想想今天吃了什么。

所以,担心别人闻到自己身上的异味,这是造口人最大的心理阴影。

自卑感让他们渐渐远离社交圈,不敢与朋友交往。据统计,70%-80%的“造口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3)

每年新增10万造口人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鄢春宁是南宁市级医院里首位造口治疗师。她说,造口人实际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理问题。

大便改由肚皮上排出来,这件事对人的心理打击很大。实际上,护理熟练后,不断升级的造口产品,已经能帮他们解决异味的问题,比如现在的造口袋里会有炭片,能够过滤掉异味。

所以,在更多时候,异味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来自于病人心里的阴影。此时最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接受和尊重,让他们知道,你只是排便的途径改变了,而你的生活没有改变,你的人生依然精彩。

造口人并不罕见,很有可能你身边就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肠造口患者总数已经超过1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4)

吃得太精细易患结直肠癌

据介绍,不少疾病都可以用到造口,但目前最多的还是结直肠癌。

随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升高,造口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鄢春宁说,大约10年前,两三个月才会遇到一例需要做造口手术的病人,如今每个月都有三四例,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结直肠癌的发病跟饮食习惯有关系,吃得越精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提倡多吃粗粮。

吃肉过多也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还将热狗、火腿、香肠、培根等经过腌制、熏制、发酵的加工肉列为致癌物,易导致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有2个变化可以看做是高危信号,一是排便习惯改变,比如排便次数增加、排便变得不顺畅等;二是便血,与痔疮导致的鲜红色便血不同,结直肠癌导致的便血颜色偏暗。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5)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1、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每8-10年应进行一次肠镜筛查;如果发现有息肉等问题,应缩短复查间隔;

2、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的患者,应提前、更频繁地复查肠镜,并通过内镜下治疗处理高危息肉;

3、短期内出现便血、消瘦、排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即使是年轻人,也应考虑进行全面检查,排除肠道肿瘤;

4、体检时可能会进行抽血化验,查癌胚抗原(CEA)等项目。这种筛查手段尽管还不推荐作为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但确实存在一些因体检发现CEA升高,而最终确诊为结直肠癌的病例。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6)

本期编辑:乐活君

采写:张若凡

除署名外,其余图片均来源网络

资深造口人经验分享(你知道造口人吗)(7)

乐活君开设咨询爆料平台了

为方便广大用户粉丝进行咨询爆料,即日起广西乐活堂开设咨询爆料平台。用户粉丝只要拿起手机,即可通过微信向乐活君进行咨询爆料。

如果你有健康疑问要咨询,有医疗问题要爆料,请联系我们反馈。乐活君将请医疗专业人士为你答疑解惑。

方式一:进群进行咨询;方式二:直接回复乐活堂后台

来,扫码加入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