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绘本课文案(亲子阅读儿童文学胡桃夹子)

提到“胡桃夹子”这个名字,大朋友可能会想到柴可夫斯基的经典同名芭蕾舞剧这部剧在西方特别受欢迎,圣诞节的时候大家会围在一起观看,是许多家庭的保留节目而这部芭蕾舞剧正是改编自德国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亲子绘本课文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亲子绘本课文案(亲子阅读儿童文学胡桃夹子)

亲子绘本课文案

提到“胡桃夹子”这个名字,大朋友可能会想到柴可夫斯基的经典同名芭蕾舞剧。这部剧在西方特别受欢迎,圣诞节的时候大家会围在一起观看,是许多家庭的保留节目。而这部芭蕾舞剧正是改编自德国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的童话故事。

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下《胡桃夹子》这本书。作者霍夫曼,他从小父母离异,小时候一直寄住在伯父家。伯父特别古板严厉,压得霍夫曼喘不过气来。工作以后,他的生活还是不顺,先是因为看不惯上司的腐败,画讽刺漫画而被降职。接着又因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而彻底丢了工作。好不容易等敌人撤走了,以为终于可以安心工作了。可没过多久,他又因为在一次学生运动中主持正义,替被捕者伸冤,而反遭陷害,强行被拉去审讯,直到逝世。

可以说,霍夫曼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波折,但是他从不妥协。他把生活中的黑暗与不公写进文学作品。像一位勇敢的战士那样,用细腻、怪诞的文字当作武器,把感受到的一切光明与黑暗写成姿态万千的人物。让他们在自己的童话故事和长篇小说中不断生长。而这也给世界著名文豪狄更斯、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分享的《胡桃夹子》是个特别的存在。和其他满是怪诞与讽刺的作品不同,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童话故事是霍夫曼作品中少有的一抹梦幻与温馨。

《胡桃夹子》也叫《咬核桃小人与老鼠国王》,出自他的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午夜出动的老鼠大军,身世传奇的咬核桃小人,绚丽唯美的糖果宫殿,让《胡桃夹子》充满了梦幻色彩。而霍夫曼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别具一格的浪漫童话。跟十九世纪盛行的浪漫主义风潮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部童话中,能看到非常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比如情节发展曲折离奇,扣人心弦,没有像《格林童话》为代表的传统童话那样。将小女孩与胡桃夹子之间组成单一的故事,简单地一口气讲完,而是加入了一场场老鼠王军队与轻骑兵军团的大混战,甚至还把小女孩卷入了鼠王的阴谋之中,顺带又引出了胡桃夹子传奇的“前世今生”。

小小的故事,一下子变得跌宕起伏,就像是一首交响乐。让温馨、幽默、刺激、紧张的元素一个接一个地迸发出来。

另一个浪漫主义的特征就是和传统童话单一类型化的人物塑造不同。《胡桃夹子》给小女孩玛丽、罗教父和胡桃夹子等主要角色,通通添加了另一个身份。让他们在面对不同境遇的时候,展现出了不同的侧面。比如,玛丽不仅是一个在家中努力解救胡桃夹子的善良女孩,同时也是玩偶王国里嫁给胡桃国王的高贵王后。罗教父不仅是一个和善慈祥,经常给小孩子讲故事,带礼物的长辈。同时,他也是聪明又坚毅的神秘学家。

另一位主人公胡桃夹子也有着双重身份,一个是勇敢的,在打仗时冲锋陷阵的玩偶王国领袖。同时,他也是被国王坑骗,被鼠婆子暗算,苦苦等待爱人帮他解开诅咒的可怜小侄子。

故事中的主角有了不同的身份。这不仅让故事更好玩,也让人物本身更加生动,性格更真实。不得不说,霍夫曼不仅有独特的创作视角,创意也是相当地奇妙。不愧是德国童话界的扛把子人物。

读了《胡桃夹子》,相信很多人会觉得整个故事结构跟《一千零一夜》非常相似,俄罗斯套娃似的让好几个故事接连出现。但不同的是,《一千零一夜》采用的是框架式的结构,是用一个故事引出下一个故事。故事之间相互的关联不大。而《胡桃夹子》却采用了浪漫派当时流行的一种“阿拉贝斯克”式的叙事结构,让故事与故事之间产生复杂的交互关系。互相之间产生作用和影响。

“阿拉贝斯克”原来指的是阿拉伯-伊斯兰地区,艺术家采用的一种专门用来塑造图案的艺术风格。一条毛毯印着许许多多样式不同的花纹,而勾勒花纹的线条也都是弯弯曲曲互相交织的。这就和那些一眼能看明白的简单图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到了十九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作家开始将这种奇妙的艺术形式表达在文学作品之中。霍夫曼就是其中的代表。《胡桃夹子》的情节相对复杂,并不是一条故事线贯穿到底,而是多个故事相互交错。而故事中的人物之间也都相互产生着影响。这就是“阿拉贝斯克”式的结构。

另外,整个《胡桃夹子》可以根据故事发生的顺序,和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到三个不同的叙述层次。第一层叙述:故事讲述者“我”和听故事的人之间的互动。文中出现了很多次类似,“我亲爱的读者,请你生动地回想,你看到的圣诞桌,你也像弗里茨将军一样有胆量”这样的话。会让读者有一种作者在现场给你讲故事的感觉。让你在体会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作者与众不同的上帝视角。

第二层叙述:《胡桃夹子》的主线情节。在这层里,有罗教父,玩具胡桃夹子,以及七头鼠王的故事。作为故事的主线,玛丽和胡桃夹子的一举一动都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同样牵动着读者的心。大家都想知道他们俩的命运发生了什么改变,玛丽家人有没有相信她的那些“梦话”,胡桃夹子究竟有没有打败阴险狡猾的鼠王。

第三层叙述:罗教父给病床前的玛丽讲“铁胡桃”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胡桃夹子的“身世”引出来的,直到这儿,我们才终于看到了故事套故事的身影。

我们从鼠婆子偷吃国王的香肠,国王下令抓捕鼠婆子一家,知道了公主被鼠婆子施法变成丑八怪的原因,也知道了胡桃夹子原来是抓鼠婆子一家的实施者。因为在这层故事里,罗教父的侄子,好好的青年成功解救了公主,反而遭到了暗算,变成了长着大胡子的咬核桃的木头人。

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的因果关系,给读者解释了为什么在玛丽家里胡桃夹子和鼠王一见面就打架,涉及到了两代人的恩怨情仇,全面铺开。

霍夫曼的精心设计,一步一步形成了一个跨越叙述层次的逻辑链条。在三个叙述层次中,作者在第一层里讲的故事就是第二层的主要内容。第二层的故事人物又讲了一个故事,引出了第三层的内容。而第三层的故事又反过来解释了第二层故事中的因果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步步紧扣,让读者看完恍然大悟,也把一个女孩跟玩偶之间的普通故事变成了两代人跨物种之间的纠葛,普通故事立刻变得与众不同。一跃成为既有两军交战,又有跋涉寻宝和游览梦幻王国的浪漫童话。

不仅故事要素繁多,各种事件与人物之间还相互交错,相互影响。让我们在感慨主人公传奇命运的同时,也惊叹于霍夫曼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

《胡桃夹子》这个曲折离奇,幽默温馨的浪漫主义童话,为无数人的童年都点缀了如梦似幻的色彩。而它的出现更通过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为人们带来了延续百年的欢乐盛宴。

请不要忘记作者霍夫曼终其一生,他都在和黑暗的现实社会做斗争。最可贵的是,他一边痛恨这样的生活,又一边想方设法地热爱它。用自己的理想,在一个个故事中塑造起温暖而光明的新世界。

让看到这些故事的人们,抛开生活的苦痛,或许这就是美好的童话《胡桃夹子》存在的重要意义吧!所以即使身陷泥沼,也要坚定理想,满怀希望。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暖意洋洋的胜利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