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1)

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解码快速成长秘诀。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2)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构建核心能力圈需具备的条件:强化心理韧性、正确认识挑战、主动参与实践;本期将继续向大家分享学会常态反思、做好情绪管理、乐观进取心态。

核心能力圈=强化心理韧性 正确认识挑战 主动参与实践 学会常态反思 做好情绪管理 乐观进取心态

与君共享。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3)

01

学会常态反思

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他在画人物时有个特殊的癖好:作品主角无论男女长幼,都只有一只眼睛。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4)

有好奇者询问其原因,画家回道:“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双眼都习惯看向外界,却很少自检。所以我们要用一只眼看世界,留另一只眼来审视自己。”

一个不懂反思的人,注定没有未来。

海涅曾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婚姻不顺,就归咎于原生家庭,遇人不淑;职场不得志,就吐槽怀才不遇,苍天不公;人生坎坷,就哀叹生不逢时,小人得志。

他们永远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却永远能挑出别人的毛病,总是能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借口,“只见人不是,不见自己非”。

人的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弱势价值观和强势价值观。

弱势价值观的人遇到问题,最爱问:凭什么?

而强势价值观的人,则会问自己:为什么?

久而久之,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喜欢向外归因的人,心里总是充满了愤懑和抱怨,人生越走越低。

习惯内求的人则常常“濯清泉以自洁”,在反思中不断精进,人生低开高走。

从大的角度来说,人类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发展的。对于个人而言,懂得反省便拥有了自我更新的能力,便不会重复自己或他人所犯过的错误,进而获得长足的发展。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小人无错,君子常过。”永不犯错是神的准则,常思己过、及时修正才是君子所为。

反思自省是涤荡心灵的法门,亦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唯有时时观心自照,才能在自省中知敬畏、得警醒、明方向,行稳致远。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5)

02

做好情绪管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已高达200多种。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6)

人生路上,我们遇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能力,不是条件,而是情绪。

古人云:喜时不诺,哀时不语,怒时不争,乱时不决,倦时有终。

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做情绪的奴隶。

林语堂先生曾说:“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什么是没有多余的情绪?

七情六欲本是人之常情,林语堂先生所说的“没有多余的情绪”实际就是对情绪的管理。

也只有做到有效的情绪管理,才不会自伤与伤害他人。才能在即便内心波涛汹涌之时,表面也能云淡风轻;才能在低谷时调整好自己,高处时也能坚守好本心。

释放情绪是本能,管住情绪是本领。

拿破仑曾说:“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如何练就管理情绪的本领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合理的运动。

《世界日报》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

经常运动的人会比“四体不勤”者快乐感多出52%;足够运动者的快乐感,比不运动者多了29%。

哈佛大学讲师Tal也在多年的跟踪调查与大量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

运动,是最强劲的精神药物。它除了能强身健体外,还能赋予一个人更好的心态和更健康的情绪。

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当你迎着风,步履不停地奔跑时,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像周围的风景一样被抛之身后。

不迁怒,不贰过。情绪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却能影响人生的质量。

情绪的事,如波似流,起起伏伏;人生的事,喜怒哀乐、悲喜交加。当我们能够管控好情绪,内心就会变得强大坚韧,自能抵御世间风雨。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7)

03

乐观进取心态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8)

乐观进取的心态是一道正能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稻盛和夫说:“以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逆境,是人生成功的铁则,是经营者生存的智慧。”

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指出: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从乐观者的视角而言,生活中只有10%的事情是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都是我们的认知,我们完全可以报以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扭转乾坤。

乐观进取的心态并非与生俱来,但可以通过后天修炼而获得。

保持乐观心态,关键在于三点:

一要迎难而上敢立青云之志。

百学须先立志。

少年毛泽东立下“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远大抱负,走出乡关苦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少年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云之志,奔走在求索民族解放的征途;无数的共产党人立下“济苍生,安黎元”的鲲鹏之志,为成就“煌煌然成复兴之大气象”披肝沥胆。

曾国藩曾说:“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梁启超总结曾国藩之所以为大成者,首先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

可以说,一个人的志向基本决定了人生成就的上限。

远大的志向可以生发出无穷的力量,指引着立志之人为理想风雨兼程。而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人生不过百年,转瞬即逝,自当立志如山,行道如水,才不枉来此世间一遭。

二要正视失败勇攀命运高峰。

《浮生六记》记载:“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人生没有事事顺遂,更多的是险滩激流,有些荣枯绕不开,有些失败逃不过,重要的是敢于正视成败得失。

稻盛和夫曾说:“总为已经发生的失败而悔恨烦恼,毫无意义。”正视失败,学会享受失败,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味沉湎于失败,不懂得从失败中加以借鉴,是一场无休止的精神内耗,其危害远甚于失败所导致的后果本身。

不断在失败中寻求出路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对失败最好的回应,是在每一次失败中持续培养逆商,于逆境中成长,于挫折中蜕变,于总结中进步。

真正的智者,允许自己失败,敢于接受失败,并且享受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简单明了地告诉我们,失败可以是阻碍成功的绊脚石,更能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三要持续精进不断提升自我。

《养正遗规》里有这样一句话:“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识不足则多虑”告诫我们,见识不足、学识不精容易多思多虑、惶恐不安,容易“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业界传奇,唯一的捷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的学习。他赋予了专注和阅读最大的执行力,用一生来坚持阅读,持续精进、不断提升。

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如此评价他:“巴菲特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从广义上来说,不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更是为了在持续精进中让自我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与丰富,成就更为广阔的人生。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9)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10)

全章总结

构建核心能力建设六要素

强化心理韧性

正确认识挑战

主动参与实践

学会常态反思

做好情绪管理

乐观进取心态

写在最后

卢梭说过:“欲望是你想象的世界,而你的现实处境是真实的世界。欲望的世界没有界限,但是现实世界是有天花板的,二者之间的差异才造成了你的种种烦恼和痛苦。”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培养(聚焦个人核心能力圈建设)(11)

人生最大的痛苦,大多源于自身能力与欲望的不匹配所导致。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就等于处处没有机会。越是开放的市场,我们越是需要专注于修炼核心竞争力。

这世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身在这个快速更新迭代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重塑自己,构建核心能力圈,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值钱”,才能谋得一方立足之地和无限生机。

如果你同我一样喜欢研究文化、职场、社会、经济、商业,可以公众号搜索关注“攀登Zhe读书会” 这里有更多优秀的深度文章、实用的工作技巧、用心推荐的书单。热点的、冷门的、有趣的、有用的、深度的、温度的,都在这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