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粽子不宜吃什么(鱼腥草臭豆腐榴莲)

端午节来到粽子迎来每年的高光时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吃了粽子不宜吃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吃了粽子不宜吃什么(鱼腥草臭豆腐榴莲)

吃了粽子不宜吃什么

端午节来到

粽子迎来每年的高光时刻

不知道你是“甜党”还是“咸党”呢?

先来打一架

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口味创新”

甜咸已经不能简单概括“粽子之争”了

除了广东各式各样美味的粽子

还有什么“猎奇”的口味吸引了你的注意?

奶茶口 味“卷”到 了粽子里

元气桃桃、芝士啵啵、葡萄牛乳

……

这些受欢迎的奶茶口味

统统被包进了粽子

还有咖啡也不例外

——生椰拿铁水晶流心粽

甚至,连可乐都能做成粽子??

除了用可乐浸米

还能吃出可乐爆浆流心??

茶饮口味是今年粽子新口味的代表

同时搭配茶饮、茶具

更像小甜点

搭配初夏糖果风的包装

粽子从餐桌走向下午茶

成为年轻人端午季打卡拍照的“标配”

“重口味”粽子悉数登场

小龙虾粽、臭豆腐粽、螺蛳粉粽、榴莲粽

是近几年的网红爆款

如今在超市的货架上已成为“常客”

五月时值小龙虾上市高峰

Q弹的小龙虾肉与传统的粽子也擦出火花

螺蛳粉粽听起来“重口味”

却也是众多受欢迎的创新口味粽之一

香辣螺蛳粉粽 的馅料加入了香炒石螺、酸笋及五花肉

看起来好像是“黑暗料理”

但仍然保持了统一的咸香味道

没有怪味噱头

榴莲粽 将榴莲果肉拌入豆沙中

并包裹大块榴莲果肉,口感甘甜

而臭豆腐粽子 味道够冲

网友评论“最为上头”

“自热”粽子你见过没

有了自热火锅后

自热粽子也上线了

不过自热粽馅料一般较为传统

多为肉粽或者红枣粽

但包装内含加热包

只要按说明打开发热包注水后

不出15分钟就能吃到热气腾腾的粽子

购买者中有在校学生党

表示“宿舍不能开火,自热粽方便多了”

也有上班族表示

“很适合加班或野炊的时候食用”

可以说是“懒人福音”了

冰粽=“包装成粽子的冰淇淋”?

炎炎夏日,冰粽像往年一样不能缺席

冰淇淋粽子也是近年出现的产品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纯冰淇淋制作

不加糯米

只是把冰淇淋做成粽子的样子

另一种是糯米里面包了一颗“冰淇淋心”

外层由糯米皮包裹

内馅为冰淇淋

果味与奶味交织

清新可口

还有更多奇葩口味

成都一家超市推出了

折耳根泡椒肉粽、香菜牛肉粽子、泰糯米菠萝粽

等多种“奇怪”口味的粽子

吸引了不少市民到店购买品尝

总之,现在的“粽界”

只有你想不到的口味

没有做不出来的粽子

然而,吃粽子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呀

最近小编看到朋友圈

有不少小伙伴因为吃粽子

进了医院↓

接下来的吃粽小贴士

请收好!

这些人不适合吃粽子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通常人们吃的时候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老年人和儿童

粽子中的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不易消化,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买粽吃粽注意事项

露馅的粽子不要买

露馅的粽子一般都不新鲜,合格的粽子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漏。

另外,粽子保质期很短,应注意少量购买,或现吃现买,购买后尽快食用,使用前要彻底加热煮透。

粽子要慢慢吃,最好配茶水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的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所以在吃粽子时,要细嚼慢咽,最好佐以汤或茶,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

早饭、夜宵不宜吃

粽子是糯米做的,本就不易消化,一大早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时间更长,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临睡前也不能把粽子当宵夜,否则晚上留在肚子里不易消化。

挑选、购买粽子请注意这些

来源: 广州卫健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