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4月3日中午1点45分,一架从长春飞来的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7岁的康英紧紧牵着丈夫的手,在民警的护送下,走出了机场。

康英怀里的小男孩静静地睡着,身边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像极了小时候的她。对于康英来说,成都湿润的空气有儿时的气息,而这一切仿佛一场梦境。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的现代新居小区里,王明清、刘登英夫妇和他们的一双儿女正焦急地等待着。这个名叫康英的女孩,正是夫妻俩苦苦寻找了24年的女儿王启凤。

女儿失散的伤痛,痛了24年

1994年1月8日下午5点,成都,九眼桥。

一场冬雨刚过,和往日一样,王明清夫妇在街边卖着水果,还差10天就满4岁的王启凤在水果摊旁玩耍。就在刘登英让丈夫去换零钱的工夫,女儿就不见了。

他们桥上桥下找了个遍,不见孩子踪影,连忙到派出所报案;亲戚朋友也把各大车站寻了个遍,女儿却如人间蒸发了一般。

早上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出门,回来就只剩夫妻两个,而伤痛伴随了他们24年。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1)

在四川成都,王明清在驾驶汽车,车上摆放着寻找女儿的信息(2017年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我想对全世界说,我有妈!”

王明清的老家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

在他苦苦寻找女儿的那些年里,距老家20公里的安岳县来凤乡,一个名叫康英的女孩一天天长大成人。

“我的养父去世早,家人对我非常好,他们会原谅我的调皮和任性。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不是这个家的人。可别人说我是捡来的。”她流着泪说。

4年前,康英嫁到了吉林,如今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说,有了孩子,她更能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更懂得骨肉分离的痛楚。她也怀疑过自己是被亲生父母遗弃。“可是当了妈之后,我忽然觉得,不管什么原因分开,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她说。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2)

4月3日,在四川成都,将见到父母的康英激动落泪。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今年3月,康英在网上看到了一幅画像,与自己十分相似。发布画像的人正是王明清。画像是山东省公安厅的刑事侦查局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著名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为王明清所绘制。

“我女儿去年在国外,看到了新华社的报道,希望我帮帮这个绝望的父亲。”他说,他先后绘制了两幅画像。第一幅时间稍早,后来考虑到被拐卖的孩子也生活在农村,模样也许会沧桑一些,又绘制了第二幅。

正是第二幅画像与现在的康英惊人地相似,而早前的画像也像极了康英的少女时代。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3)

林宇辉根据王明清提供的信息绘制的模拟画像。

王明清寻找女儿的故事让康英无数次落泪。“那些天,我像着了魔一样,不停地看那些报道,不停地看那副画像。额头上有疤,一哭就反胃……越看越觉得就是自己,于是联系了他。”

这些年来,王明清至少接触过20个觉得自己是王启凤的女孩,早已习惯了从希望到失望。当康英把照片传给他时,他眼前一亮,第一时间发给了林宇辉。“相似度很高!”林宇辉的判断印证了王明清的直觉。

虽然还没有比对DNA,可远隔千里的康英与王明清夫妇已有了难以割舍的牵挂。就算只有一天断了联络,她都会担心不已,“每天清晨,他们都会给我问早安,我也会给他们发微信。白天不敢多发,怕影响他开车。”

一个大雪的清晨,康英走出了家门,鼓起勇气去采集血样。

电话那头的王明清心疼她:“这么多年,也不急这几天,安全要紧。”可康英很坚决:“不管是什么结果,我一定要去!”

4月1日,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传来比对成功的喜讯。

4月3日,康英登上了回乡的飞机。

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她数次落泪。“我想对全世界说,我有妈!”她哽咽着说。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4)

4月3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康英(左二)在民警的陪伴下准备见父母。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一家人永远不分开了”

4月3日下午,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现代新居小区人山人海,闻讯赶来的媒体、志愿者和热心群众早已将小区包围。

这些年来,王明清夫妇不曾离开成都,为的就是有一天,孩子能回到当初失散的城市寻找他们。

康英走下汽车的一刻,母亲高举着“孩子,欢迎你回家”的牌子,早已泪流满面。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5)

4月3日,在四川成都,母亲刘登英举着“孩子欢迎你回家”的牌子等待康英。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紧紧抱着女儿,夫妇俩久久不肯松手。“我还是叫她凤娃子,我的凤娃子回来了!”王明清泪流满面,却笑着。

王明清身边,康英的亲妹妹一把抱过康英的女儿,在她脸上亲了又亲:“宝贝,你是我们的宝贝……”

突如其来的幸福模糊了康英的双眼,面对众多的陌生人,一家人止不住地嚎啕大哭。24年了,他们藏起了太多眼泪,压抑了太多心酸。这一刻,任凭世界喧嚣,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家人。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6)

4月3日,在四川成都,母亲刘登英(左一)将见面礼给康英戴上。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康英说,24年前,父亲在自己现在的年龄丢失了自己,余生她要用最大的努力,弥补这24年的缺憾。

“你现在什么都不用怕,有爸爸,有妈妈,有弟弟妹妹!我们一家永远不分开了!”王明清紧紧搂着女儿不愿撒手,生怕再次丢失一般。

虽然见证过无数奇迹,王明清一家的团圆,仍让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处处长蒋晓玲湿润了眼睛。“那些还在忍受分离之苦的家庭,一定请坚持,再坚持,一定别放弃,希望就在前方。”蒋晓玲说。

记者手记

寻亲永不言弃,等待下一个奇迹

4月3日,寻找失散女儿24年的成都滴滴司机王明清,终于和她的亲生女儿团聚。而王明清一家24年后的团聚,是记者近年来从事寻亲报道,见证的又一个奇迹。

王明清说,寻亲的路上,他遇到过许多好心人。有人给他发微信红包,有人为他免费做寻亲广告,还有很多陌生人不停地给他鼓励。正是这些好心人,成为他寻找女儿路上的动力。而新闻媒体成为推动这次奇迹发生的直接力量。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7)

王明清在网约车上为旅客讲述自己丢失女儿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2017年2月以来,多家媒体对王明清寻女的故事进行了报道。

2017年6月18日,新华社播发了《女儿,等着我!》,一石激起千层浪。帮助王明清找女儿,一时间成了一场全社会参与的公益行动。

报道播发后不久,众多志愿者联系到记者,一时间涌来大量线索。

为方便交流,四川省公安厅、成都市公安局的打拐民警和记者组成了“寻找王启凤”工作群。2017年6月以来,记者跟随民警奔赴河南汝州、广东中山等地寻找,一次次希望被点燃,又一次次因为DNA比对的失败而陷入僵局。虽然经历种种波折,但参与工作的人们却从未言弃,誓将寻找女孩进行到底。

4月1日,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胡丽在“寻找王启凤”工作群里发出比对成功的结果,记者也忍不住喜极而泣。

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8)

4月3日,在四川成都,民警为王明清一家宣读《被拐儿童身份确认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截至目前,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已成功帮助近5000个家庭团聚。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处处长蒋晓玲从事打拐工作20余年。她强调,寻亲家庭和怀疑自己是被拐卖的子女,主动到公安机关采集DNA,是寻亲成功的关键。

“一定别放弃,希望就在前方。”蒋晓玲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