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爱的人需要多少爱才能填满(能和缺爱的人在一起的)

【网友问】

/能和缺爱的人在一起的,最终都是什么人?/

【黄骐回答】

/ 改变不是易事,但永远都有可能 /

感觉我的答案要让人失望了。我们都愿意相信还是存在那种一个姑娘从小各种缺爱,长大以后遇到王子暖男的故事,但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莎士比亚也是一个贱货。

爱情和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认为,人际传播的推动力量是“自我利益”(self-interest),人们通过相互的社会交换获得双赢。所以关系中不可能一方总是付出另一方总是索取的,这不叫交换,叫做慈善。因此一个特别匮乏的人只会吸引来另一个匮乏的人。

当然,他们匮乏的东西各有不同,也一定可以带给对方一些什么,因为一个人能长这么大肯定不是白长的,Ta不可能各方面都匮乏,正因如此人们才可以互补,否则交换就很难发生了。

我认识一位从小缺关爱的女士,她男朋友特别会关心照顾人,她是真心觉得自己男朋友能做饭收拾屋子简直是无敌好男人啊。这个男孩也心甘情愿地做,条件就是我给你吃最有营养的东西你就得吃,家里怎么布置怎么收拾你别管,我来决定。女孩缺关爱,男孩缺认可、掌控和价值感,而在这段关系中两个人都彼此满足了。

所以关系重要的是平衡,是同等的施与受。一旦失衡,就难长久。

仔细观察,奇葩真的都会在户口本上相遇……有可能表面上两个人很不一样,但凡是在一起的人骨子里都是非常像的,比如受虐狂和施虐狂。我咨询过上千个案例,从没见过一例夫妻俩中有一个人特别健康,另一个特别缺爱的。

关系里,所有人都是各取所需。有可能表面上妻子特别缺爱缺安全感,整天向丈夫索取,丈夫对妻子很好,情绪上物质上各种满足妻子,大家都觉得丈夫给妻子的多,丈夫更暖所以更健康,其实不然,丈夫极大可能有拯救者情结,或者是个“中央空调”,只有通过不断给予别人才能获得满足感、优越感和成就感。妻子和丈夫都缺,他们其实都是在讨。妻子能获得安全感,丈夫能获得价值感。

我也遇到很多案例,妻子各种脾气不好各种作,但是丈夫非常平和稳定。一开始我也好奇丈夫怎么会找这样的妻子,后来我发现,这样的丈夫通常缺乏情绪感受力,情感是比较“木”和比较压抑的,情绪化的妻子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刺激(通常吵完架连啪啪啪都更爽了啊)。

这样缺乏情感表达的男人如果再找一个平和的妻子,生活会十分压抑沉闷,所以他们会找那种能表达能“作”的出来的妻子。家庭中的情绪是需要出口的,如果愤怒不由这个人表达,就会由另外的人表达出来。

个人认为关系(relationship)这个东西特别公平,真的没有便宜可占。如果一个人条件比你好特别多,性格比你好特别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就大很多,那他凭什么和你在一起受虐呢?如果他和你在一起,一定是你能满足他某些方面的需要。

一个缺爱的人需要多少爱才能填满(能和缺爱的人在一起的)(1)

那么问题来了,好多人说那我从小就缺爱,现在也各种作各种木,到哪里找一个和我一样奇葩的人呢?更何况了,难道小时候不幸福长大还要不幸福吗?我有病,你倒是给我药啊!

我说,首先要看这个“病”怎么定义。让我们摸着良心想一想(有胸的可以摸胸,我就只能摸良心了),谁从小长到大没经历过点挫折啊?谁没遇上过点“创伤”啊?谁是一路走来一帆风顺的啊?那些从小被保护和宠爱得特别好的人,进入社会才发现世界原来不是围着自己转的,这时候痛苦才刚刚开始呢(释迦牟尼不就是最后受了刺激抛家弃子的嘛?)

当然,人家能抛出个名堂来,换成一般人指不定抛到哪条沟里去了)。所以如果你非要说病,那每个人都是病人,好的心理咨询师就是那些病得“刚刚好”的人,他们既知道生病是什么感觉(能够理解你),又不是成天病怏怏的(能够帮到你)。

那既然每个人都是病人,每个人也就都是正常人。如果这个世上所有人都完美得像造物主一样,那每个人不就都会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了?多没意思呀!

咨询的越多,我就越少地去把创伤划分轻重和等级。因为无论我们经历过什么,那只不过是一种人生体验而已,其实并无好坏之分。

如果你小时候缺关爱,那说明你独立和自由的人生体验比较多。如果你从小被打压控制,那说明你忍耐和容让的人生体验比较多。语言和念头也都是有能量的,你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和评论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会影响你的人生。

人总有这种倾向,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好,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其实真正得到了你也不见得感觉好)。我们的问题都是来自于这种态度,而并不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

一个缺爱的人需要多少爱才能填满(能和缺爱的人在一起的)(2)

在我的工作坊里,有一次我让学员两两分组,A扮演自己的妈妈,B扮演小时候的A,两个人互动。这个练习结束之后很多B反馈说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得到太多关爱,一直渴望有一个会照顾自己的妈妈。

然而这次通过扮演儿时的A,体验到了从小被照顾的孩子是什么感觉,发现妈妈总在身边转其实也挺烦的,有时候还感到有些窒息,一点也不自由。

我们的各种人生体验都是如此,真正想来,也无法严格分出个好坏,它们只是不一样罢了。就像我前面讲到过的,不管你经历了什么,既然你能长到这么大,就一定有一些资源和好的东西(否则你早就被优胜劣汰掉了)。

既然你有好的东西,那么自然会有人想要(别人又不傻),如果这个想要的人恰巧也能给你你需要的,你们就可以愉快地在一起了。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

作为人,我们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你过去被关爱的人生体验特别少,某一段时间里面你可能会很想要关爱,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人能给你,你们就顺理成章在一起。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你感觉并不那么缺乏关心和照顾了,希望多一点自由和价值感,那么这个人就不见得仍然能够满足你了。

所以有人关心前面第三段和第六段里写的两种姑娘的结局怎么样,实话说我也不知道。她们现在和伴侣能够互相满足,但是有一天第三段里的姑娘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吃男人给她做的“营养餐”;或者第六段里的男人觉得我受够了,我宁愿过平静麻木的生活也不要成天听你撒泼,那么他们的互动一定会改变。

这种时候,一种解决方法是分开,这也是大多数人常选择的。另一种办法是去看两个人能否共同成长,创造性地满足彼此的需要。

  • 比如,丈夫受不了妻子歇斯底里,那么妻子是否有可能去学习一下情绪管理?
  • 或者女朋友不再那么好控制了,男友能否学会尊重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这些需要通过看书、思考、接受咨询和上课等各种方法来实现,改变不是易事,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努力,但改变永远都是有可能的。

一个缺爱的人需要多少爱才能填满(能和缺爱的人在一起的)(3)

爱情里,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诚实。了解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也了解自己可以付出什么,同时也要明白,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世上并不存在原本天造地设的一对,只存在“某一段时间内天造地设的一对”。

所以你现在没找到另一半不要紧,世界这么大,总有人和你互补。也不必担心现在和伴侣能够暂时满足彼此的需要,以后变了怎么办。人总归都是要变的,重要的是你们能否一起改变,一起磨合得更好。

一口气写的有点多。你们看,找对象和玩微信是一样的。我在这方面略有姿势,所以来回答你们的问题。你们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才会把我这么啰嗦的回答看完。

如果你们觉得没意思,就不会再看了(无法满足需要,不来电)。倘若你们觉得好,就给我转发和赞赏,我受到鼓励继续答题(在一起,相互满足需要)。如果我总是回答那些你们不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我的答案进不到你们心里,你们久了也就不会再关注我了(分手)。

所以人生也好,爱情也罢,不至于那么严肃,不是说我小时候倒霉就一定一辈子不顺。一生就这么短,纠缠那些过去发生的不愉快太不值当了。还不如去看看你现在已经拥有的,并且发扬它们,分享它们。

今天就唠到这儿。祝大家找到暂时和你天造地设的一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