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脱贫摘帽贫困县名单(安徽再无贫困县)

安徽脱贫摘帽贫困县名单(安徽再无贫困县)(1)

摘掉贫困帽,同步奔小康。

4月28日,安徽省2019年贫困县退出公示正式结束。

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等9个县(区)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安徽省31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安徽从此以后彻底甩掉了贫困县、贫困村的帽子。

01

最后一批贫困县“摘帽”

安徽省扶贫开发区域涉及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11个,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村3000个,贫困户188万户484万人,贫困发生率9.1%。

2019年摘帽的9个贫困县有8个是我省的深度贫困县(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颍东区是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国家级贫困县。

记者4月29日从省扶贫办获悉,评估结果表明,9个县“三率一度”核心指标均达到国家摘帽标准,截至2019年底:

贫困人口总数由建档立卡时的133.05万人减少到2.9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13%降至0.34%;

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由2547.65元增加到10705.73元,增长了3.2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0.7万元增加到1.25万元,年均增幅达13.3%;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由577.8万元增长到2亿元、村均收入由0.9万元增长到31.1万元,6年翻了5番,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省级核查显示,9个县(区)的综合贫困发生率均低于2%,错退率、漏评率均为0,群众认可度均高于98%,6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了贫困县退出的要求。

此次9个县摘帽之后,我省已基本完成“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两大任务。

目前,全省98%的贫困人口已实现脱贫,彻底解决困扰安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只剩下最后的8.7万贫困人口,安徽可以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02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安徽坚持以重要讲话为战略指引,近年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脱贫攻坚在深度、广度、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十大工程

产业脱贫工程

就业脱贫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智力扶贫工程

社保兜底脱贫工程

健康脱贫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

金融扶贫工程

社会扶贫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安徽省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脱贫质量明显提升;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脱贫精准度明显提升;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增加,造血能力明显提升。

记者从省扶贫办了解到,我省一直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关键之举,并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地,实现脱贫攻坚重点工程的系统衔接、综合用力。

我省区域性整体贫困状况大幅改善,县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针对深度贫困堡垒,我省还聚焦靶心重点,坚持把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把特殊贫困群体作为重点对象,加大资金、项目、要素集聚投入力度,省级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全部用于贫困革命老区县和深度贫困县。

今年是决战决胜之年,为了克服疫情影响,我省千方百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对罹患新冠肺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我省安排专人包保、研究专门政策、落实专项举措,确保不因疫返贫。同时,我省还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贫困群众务工就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在3月底前顺利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农产品产销对接、贫困户子女上学“四个清零”。

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基层贫困治理能力大幅增强。

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提前3年实现,124.3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31个贫困县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

来源:安徽商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