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

眼间,2022年已过去一半,又到了总结半年工作的时候。您在工作中是否遇到下面这些问题:上班期间身体反复不适;上班期间或者想到工作就心情不好;特别想辞职,但是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如果以上一种或者多种情况持续存在,并影响了您的工作效率,那么,您很可能患上了职业倦怠综合征。

本期,我们邀请专家为您解析如何应对职业倦怠综合征。

职业倦怠综合征是指工作本身引起的心理枯竭现象,由于工作数量或质量的要求超过了个人能力和资源,或者远低于个人能力和资源,导致个人出现情绪、行为和生理上的枯竭,有一种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光的感觉。因此,它也被称为职业耗竭。

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1)

找找引发原因

职业倦怠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情感衰竭

缺乏工作热情,没有工作动力,应付工作,甚至拖拉、延误工作;对在工作中的表现无所谓、不在意,甚至和同事领导发生冲突。

去人性化

在工作中与同事进行任务型交流,没有感情传递,就像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

成就感下降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工作单调或者不人性,抱怨或者愤怒,情绪低落,想辞职或者换岗。成就感和价值感来源于个人对职业的基本认同,完成工作会让人有成就感,内化成愉悦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对职业不认同,或者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成就感和价值感会大大降低。

引发职业倦怠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工作压力增加,超过了个人的能力,多发生在新入职或者工作职位、内容或量有变化后;自我价值在工作中得不到体现,工作缺乏激情和动力;工作内容单调、难度低,让人感到没有价值和意义;患有某种疾病,导致精力下降、睡眠不佳,无法胜任工作;焦虑、抑郁、情感冲突、家庭问题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工作状态;与领导或同事的理念不一致,将人际冲突转移到对工作的态度上。

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2)

自我调节有方法

如何预防和应对职业倦怠?

从组织管理层面来看,机构的文化要有“共情性”,领导要多站在员工的角度去理解和安排他们的工作职责,建立多维度的奖惩机制;定期组织非工作性质的文化或拓展活动,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例如在员工的入职日、生日甚至结婚纪念日等,为他们举办庆祝活动、发放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等。

从个人层面来看,如持续1个月以上对工作内容或环境有回避、厌烦、压力等问题时,需要及时找到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尝试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一是要接纳自己的局限。

如果已经尽力,却依然无法完成应有的工作内容,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劳逸结合,好好照顾自己。

二是责权要清晰。

很多工作压力可能来源于界限不清,我们需要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将个人情绪或者人际冲突的影响带入工作中。

三是强化自我意识。

这份工作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是实现专业追求,还是历练经验?是为了赚取丰厚的薪水,还是为了混日子?我现阶段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确信,这份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你的需要,可以考虑换工作。换工作的原因应该是有更好的就业选择,而不是适应不了工作压力。如果你冷静地想想后,认为这份工作目前对自己还是有一定价值的,那就要认可这份价值,克服困难,认真工作。

四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坦诚接纳自己的不足,才是极大的自信。然后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学习和进步,这会让你对未来、对工作更加有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职业倦态综合征本质上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可能要经历的适应性调整过程,大部分人最终会走出这种状态。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倦怠表现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并出现失眠、体重下降等身体不适,以及消极或者冲动,甚至自我伤害,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评估,排除抑郁症、焦虑症、适应障碍等精神疾病,并进行对症治疗。

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3)

文: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陈发展

编辑:管仲瑶 张昊华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4)

大家有没有职业倦怠(遇上职业倦怠怎么办)(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