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西峡县历史(河南西峡的历史坐标)

南阳西峡县历史(河南西峡的历史坐标)(1)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是汉代萧何的二十四世孙萧道成建立的一个王朝。在南齐不论是军事、政治、文学都乏善可陈,只有数学家祖冲之在国人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南齐时,在析县设置析阳郡,析县是析阳郡的属县。郡治河县治,都在今日西峡县城西北的封家坟。就是现在西峡县行政中心后边和西峡一高前边那一块地方。

南梁是南朝的第三个朝代,把析阳郡改为西析阳郡,析县是析阳郡的属县。

北魏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设置淅州,领五郡。今日西峡境内,设置修阳郡和析阳郡。修阳郡属地有修阳县和盖阳县,其中修阳郡和修阳县的治所都在如今的桑坪镇唐岈村的柴林扒。一个老鹳河边的小村庄,竟然是郡和县的治所,实在难以想象。

析阳郡的属地有东析阳和西析阳两县。西淅阳县,由析县改置,县治在今日县城封家坟,同时析阳郡治也在封家坟。东析阳县,是北魏新设置的县,县治在如今西峡县丹水镇的七峪村。一个村子就是古代的一个县城,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沧桑桑田吧。

南北朝是个版图不断分崩离析的朝代,仅仅西峡,也随着朝代的更换而更换隶属关系。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峡这块地方,先隶属东魏,后隶属西魏。

东魏初年,地理版图沿袭了北魏的地理版图。西魏初,废淅州。把在如今西峡境内的析阳郡治所,迁移至今淅川境内的南乡城。并把西峡境内的东析阳县和西析阳县合并为中乡县,隶属于迁移至淅川的析阳郡,县治依然在西峡县城以北的封家坟。

北朝的第三个朝代是北周,只存在了24年就灭亡了。北周初年,改析阳为淅阳。把西魏迁移到淅川境内的析阳郡又迁回了西析阳县,不同的是析阳郡叫了淅阳郡,西析阳县,叫了西淅阳县,郡治和县治都在封家坟。

封家坟这个村子,在西峡的历史上,是个纪念碑意义的村子。

南北朝是两晋之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公元589年隋灭南陈结束,历时169年。加上两晋的155年,加上三国的59年,这383年,是中国历史上凌乱的383年。我们读历史总是一句“三国两晋南北朝”很笼统地带过了,就是因为,这段历史是不忍卒读的历史。我们一般都说两汉隋唐,宋元明清,夹在这几个大一统王朝中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间也是很漫长的。三国两晋南北朝383年,五代十国72年时间。加在一起就是455年。

在这455年里,西峡作为一个地理的版图,就走马灯一样变换着朝代。

隋初,废掉了淅州,把中乡县改为内乡县,隶属于淅阳郡。县治和西魏的时候相同,在西峡县城以北的封家坟。同时废掉了位于桑坪镇柴林扒村的修阳郡,也废掉了修阳郡管理的修阳县和盖阳县。把修阳县和盖阳县的版图归于内乡县。因而,隋朝的内乡,是一个版图很大的县。虽然和隋朝一样短暂,38年一晃就过去了。就像毛泽东的诗词一样: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而在历史上,三十八年弹指一挥,就是一个隋朝。

唐武德初年,再次设置淅州,还是那个村庄封家坟,既是内乡的县治所在地,也是淅州的州治所在地。

开源24年,分三千户设置菊潭县。县治在近西峡县丹水镇的石盆岗,也就是菊花山下那个村子。菊花山的道观蜚声唐朝,李白和孟浩然在此留下了诗篇。丹水的七峪设置过东析阳县,石盆岗设置过菊潭县,一镇在历史上设置过两个县,也是少有的。新设置的菊潭县和内乡县,在开元年间,都隶属于南阳郡。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我们说起来就是大唐。其实到了末年,大唐是很惨的。唐代的皇族被朱温屠杀殆尽,人口也从隋朝鼎盛时的5990万,直线下滑到1100万。唐末的战争,抹掉了4000多万人口。给历史留下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年,地方的管理是军事化的。在西峡口北的内乡县治依然,只是开始归属于梁宣化军,这个梁朝,就是由屠杀唐皇室的朱温建立起来的。

五代十国变换很快,内乡县也就随着战争的变化而变化。隶属国后唐威胜军,后晋威胜军,后汉武胜军,后周武胜军。而军治都设立在邓州,换句话说,在五代十国时期,内乡县隶属于邓州管理。

北宋初,吏治沿袭五代十国,内乡县依然由武胜军管理,军治在邓州。南宋绍兴时期,宋朝和金国议和,内乡割让给了金国。著名诗人元好问,就在内乡当知县,县治依然在西峡老城。元好问的诗句:梅花娇小杏花憨。桃花三百里,浑似武陵溪,就写于西峡老城。

后金国战败,内乡又归于南宋。接着金国再次战胜,内乡再次割让给金国。在在战乱的朝代,一个地方的隶属,是不断变换的。

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内乡县治从西峡老城迁至渚阳镇,也就是如今的内乡县城。旧内乡县城,改为峡口镇。随之设置西峡口巡检司,一直沿袭元明清三个朝代。

西峡口巡检司衙门就在现在城区一中和武装部那一片地方,有衙门,有校场,各种吏治仿照县治。民国以降,西峡口废弃巡检司,内乡以西巡检司管理的五区,依然归内乡县管理。

西峡口巡检司给西峡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衙门口矗立的两个巨大的铁狮子,每个铁狮子嘴里含着一个大铁球。但是在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个夜里,几吨重的一个铁狮子竟然被偷走了。没有吊车和卡车是偷不走的,作案手段也是很现代化的。这个案子至今是个悬案,谁也不知道是谁偷走了那个铁狮子?

巡检司最后的两个老院落,也在九十年代中期扒掉了,西峡口巡检司也就荡然无存了。

1948年5月6日,西峡被二野陈赓的部队解放。内乡县以西五个区划分出来建立西峡县,隶属于豫西行政区第六专员公署管辖。不到一年时间,在1949年1月20日,西峡县再次并入内乡县,设立西峡市,归属内乡县。西峡市实行市长管理模式,第一市长是二野的秦一飞,第二市长是西峡早期地下党员,丁河丰山的张书超。

西峡市存在也不到一年时间,1949年12月15日,再次设置西峡县。如今西峡梦想撤县建市,其实历史上,西峡就建立过西峡市。

这就是西峡的地域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