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通讯员 沈洁

写在前面:

过去一年,有一批杭州小店进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视野。

9个月的时间,钱江晚报关注报道了疫情之下160多家小店的故事。我们在长达270多天的互动中,和不少小店店主成了朋友。

在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里,我们见识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店主守店的不容易,小店背后小家庭的奋斗,小店里来来往往人们的心事……

这些小店和它们的主人,就好比每一个平凡的我们,努力、坚韧、面对生活不徐不疾不慌张,能于平凡中长出强大的力量。

岁末年初,我们再一次重回2021年4月,7路记者亲历过店长助理的小店。我们想看看这一年它们过得好不好,想知道小店年终账本上,最让他们难忘的是什么?新的虎年,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希望和期待。

小店年终账本第二篇,我们重回四季青旁的小杂货店。

还记得这家小店吗?

店面不大,估摸着六七个平方;店面也不高,记者身高在横梁处就能顶着头。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1)

去年记者当店长的时候,差点就顶到头

正中间是一个冰柜,上面放着各式各样的零食,最显著的位置是一堆卡牌,奥特曼、神奇宝贝……2元一包,最为小学生喜爱。

环顾四周,全是杂货,辣条、面包、方便面、饮料……靠近门的地方,一个柜台上有烟有酒,还有茶杯,后面一张躺椅就是店主戴海燕一天休息的地方。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2)

老板娘戴海燕

2021年4月13日,小时新闻记者在这家位于杭州采荷街道健风社区的味禅食品店当过一次临时店长(此前报道戳这里:小时记者当店长|这家便利店的夜晚,光顾最多的是他们,有位大哥买走一包糖,一句话听哭)。

小店附近有劳务市场、面料市场,来光顾的小店的除了孩子,到了晚上来光顾的都是外来的打工者。

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里,我们见识到了生活的另一面:遇到了夜晚来买白糖泡水的民工安大哥,他在小店晃了一圈,拿走了一个茶杯,一包白砂糖,一共20元。安大哥的白糖买回去要泡水喝的,因为“嘴里太苦”,他想给自己的一点甜。也遇到过不少焦虑的家长在这里边等孩子边交流孩子的成绩,更多的是店主戴海燕一家的故事。

当时,40多岁的戴海燕曾经跟记者算过一笔账,一年下来,小便利店可以赚个六七万。如果收益不太行,戴海燕也想过要回台州临海老家。

快过年了,小店这一年的生意怎么样?戴海燕家的生活有没有变化?

年前几天,我们再一次去了小店。

这一次没有遇见戴海燕,只见到了大门紧锁的小店。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3)

店门紧闭

1】学校放假、社区改造……

社区老人直言:小店关门,蛮可惜的

下午五点,小店卷帘门紧锁。附近原本两层的社区小楼,变成了工地,正在改造中。

小店门口放着一张告示,附近的小区也要进行改造施工,提醒过往人群注意。对面的小学已经放寒假,门口一个家长都没有。因为是冬天,天已经黑了,还下着小雨,路灯下,经纬路一片幽静。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4)

“2021年12月底就走了,听说是去江苏做生意了。”住在附近的吴阿姨正带着孙女从外面回来,“我们经常在她这里买菜,她走之前都一个个通知我们了,说不做了。”

吴阿姨是戴海燕的老客,基本每天都会在小店团购一些菜,“菜的质量好的,每次接完孙女,然后到店里拿菜,很方便的。”对于小店的关门,吴阿姨有些惋惜,“有这么一个小店,很方便的,现在关门了,真的蛮可惜的”。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5)

2】各种原因决定关店

走之前,一一电话通知了老客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戴海燕。

“谢谢你们还记挂我们。”这是戴海燕开口的第一句话。

这一年对于她来说确实蛮不容易的。

每天需要骑行40分钟来回笕桥的住处和四季青这边的小店,无论刮风下雨,“每天6点出门,9点回家,是我们的常态。”

2021年上半年,戴海燕的生意还可以,周边面料市场、人才市场再加上小学生的客流,“按照当时的预期,我觉得一年六七万还是有的。”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6)

曾经热闹的小店

但是,随着对面小学推出晚托班,放学时间从下午4点半延迟到了傍晚5点半到6点,孩子基本都是家长直接接走后,越来越少的学生来店里消费。

再加上周边市场经营影响,导致了戴海燕的小店收入骤降。

“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决定等12月房租到期,就不开了。”为了让老顾客不走空,关店前,戴海燕挨个电话、微信通知过去,“也有挽留我的,毕竟五六年了,我也舍不得,有些大爷阿姨都给了我不少帮助,只能谢谢他们了。”

直到现在,还有老客电话或者发消息过来问,“你怎么不开了呀。”

2021年12月20日晚上,戴海燕清理了货架,送完最后一单团购菜,关上卷帘门,正式和杭州告别。

记录真实的守店生活(关店是为了重新出发)(7)

曾经夜晚的小店

3】生活没有变,变得只不过是开店的地方

新店靠近写字楼,生意还不错

关了杭州小店的戴海燕没有选择回老家台州,她和爱人去了江苏无锡。

“杭州之前,我们曾在无锡开过店,供货渠道什么的都还在,方便一些。”

关店前的两个月,戴海燕的爱人就去无锡寻找店址,到了12月底,这边的店关,那边的新店也开了出来。

新店主营变成了烟酒,店址也从小区、学校附近,搬到了写字楼附近,“现在我们主要的顾客是路人,这一个月下来收入还可以,恢复到了去年上半年的水平。”

虽然换了部分商品,但是作为基本功,戴海燕早已把价码背得烂熟于心,基本上顾客报出名字她就能直接报价。

因为初来乍到,来店里闲聊的人并不多,不像在杭州,都是些多年的老顾客,“也有可能因为不是在小区边上,人也生分一些,步履更匆忙,买完东西就走了,很少多聊两句。”

戴海燕说,生活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换个地方做生意。每天,还是早上六七点起床,八点前开门,晚上九点关门,“每周去进一次货,基本就够了,不累。”

小店年终账本和新年心愿

没赚到什么钱

但一家人平平安安也算不错

新年准备放个七天假

最大的心愿就是马上高三的儿子好好读书

农历虎年就要来了,戴海燕要回台州老家过年,“放个几天假,准备到正月初七、初八回来开店。”

过去这一年,关店再开店,戴海燕直言几乎没赚到钱,不过维持了一家人的正常开支,生活还是过下去了。

如果真要说赚到什么?

大概就是人到中年心理的越发强大,还有就是一整年一家人也是健健康康的。

戴海燕新年最大的心愿是,儿子能够好好读书。

今年下半年,儿子就要上高三,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原本每个期末都是戴海燕最发愁的时候,现在已经想通了,等儿子高中毕业了,就送他去当兵。

疫情之下,她也希望一家人健健康康,“疫情早点过去,我们的生意也能更好一些。”

这两天,戴海燕已经忙着给一家人筹备新衣服以及置办年货,“不管生意生活怎么样,过年总是要红红火火的。”

采访结束前,记者想让戴海燕帮忙拍几张她现在的照片,但她婉拒了。

她说:“我就一个普通人,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打拼,可能比我更努力。新的一年,新的店面,新的城市,我想,只要努力,必定会有新的生活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