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车位成了月租车位(买个车位30万元租个车位300元)

买的车位成了月租车位(买个车位30万元租个车位300元)(1)

  小区车位紧张已让“有车一族”头疼不已,节节高涨的小区车位价更让人深感困惑。如今,二三十万元的车位价在无锡市的住宅小区已不鲜见,有的甚至达到40万元。记者采访发现,按照无锡对于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要求,尽管锡城新售楼盘都配建了与住宅户数相对应的车位数量,但即便车位配比到位,随着家庭车辆拥有量持续增加,车位价格并不便宜。

  一个车位30万元,业主直呼“位比车贵”

  “我一辆车才二十万元,这里的停车位却要三十多万元,太贵了。”最近,顾女士在太湖新城观山路附近入手了一套次新高档小区商品房,当她考虑车位时,却犯了难。顾女士说,好不容易买了房才发现,这个小区车位竟然也非“等闲之辈”,三四十万元的车位价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网上有业主竟然将车位挂到了45万元。

  “30万元一个停车位还算捡到了便宜,去年底刚有个业主40万卖掉了一个车位呢。”记者从该小区物业租售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小区交房有些年头了,由于交房时间较早,当时还有“买房送车位”的优惠活动。不过由于小区的车位配比只有1:0.7,也就是说10户人家只能拥有7个停车位,随着小区业主入住率提高,“停车难”问题更凸显出来。

  “就算现在卖45万一个,来咨询的业主也络绎不绝,毕竟车位已经不多,卖完就没了。”工作人员补充说。顾女士左思右想了几天后,最终放弃了原先买车位的想法,以一年一签的合同方式租了一个停车位。

  业内人士认为,在无锡,一户一车甚至一户多车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开发较早的房地产项目在已规划中并未配备足够的车位,车位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涨价就成了必然。

  车位稀缺,车位费自然水涨船高

  记者采访中发现,随着这两年无锡房地产行情的好转,新建小区的车位费都不便宜。位于经开区南湖大道与和畅路交叉口的某楼盘是目前在售的高端楼盘,记者从该楼盘业务部门伍经理处了解到,目前该楼盘总户数678户,但停车位就配备了1054个。事实上,1:1.55的车位配比在新售楼盘中算比较高的,车位数较宽松,但是价格却在17到20万元不等。而位于吴都路与万顺道交叉口的一新建楼盘一个车位费就要20万元。记者咨询了7家在售楼盘,发现几年前不到10万元就能买到一个停车位,现在价格大多在10至20万元。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无锡新建商品住宅小区车位配比是按“每百平方米1个”的指标控制,高于江苏省的配建建议指标(每百平方米0.8个)。虽然,无锡车位配比标准从全省来看较高,但强大的车位需求是推高车位价格的重要原因。“目前车位暂不出售,等楼盘交付前统一安排租售。”伍经理表示,现如今,太湖新城地段稀缺,对比以往有些小区的“买房送车位”,如今房子不愁卖,车位自然也成了稀缺资源。

  然而,有些业主也向记者发出呼声:“车位价一下子涨这么高,没有相关部门管管吗?”记者随后咨询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据介绍,车位售价不属于政府制定价格范围,属市场调节价,物价部门对车位的销售价格没有管理权限,但对开发商销售车位的行为是有监管的。2017年无锡市物价局和住建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及其“一价清”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确:新建商品住房附属的地下车库(位),应公示其销售方案,包括租售方式、销售价格。新建商品住房附属的地下车库(位),应当提供给本项目内的业主、租赁人使用,并不得只售不租。

  买还是租?业主们各持己见

  在车位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锡城不少业主对车位买还是租有着不同的看法。

  “租一个车位起码能减轻些经济负担和压力。”家住玉兰花园小区的刘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每月的车位租金250元再加上50元的物管费就是300元。若在租金基本不涨,按70年车位租金计算的话,300元×12个月×70年,那么租金也才25.2万元,相比一下子要掏出二三十万元的车位费,租赁的方式更灵活自由。

  而家住苏宁悦城的严女士却持不同看法。“汽车在增多,而停车位的数量是有限的,买车位更划算。”她认为,车位和房子一样,保值率还是很高的。因为车位不可能像汽车一样,层出不穷。所以,就算是有一天要转手,也一定会成为“抢手货”。

  不过,也有业主质疑车位的产权问题。记者查询资料得知,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车位有两种,一种是产权车位。这种车位和房产一个道理,房产证是永久的,而土地证是有期限的。根据物权法规定,住宅使用土地使用期限届满后自动续期,所以不需要为产权车位使用年限的问题担忧。部分地区车位产权和房产产权是合并登记的,不单独发证,但有的地区则是分开办理的。

  而使用权车位是指没有产权的车位,其实是一种车位租赁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214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超过20年的,超过部分无效。”业主在签合同时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问清“年限”,如果到真出问题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打官司才能解决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