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1)

美学家张世英曾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在当代的审美环境中,侏儒、畸形似乎都是丑的代名词,哪怕是在现下这个开放的时代里,也很少有人会把身材不协调有缺陷的人看成是好看的人,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这种偏颇更为严重。

甚至于在某些时刻,这种畸形成为了一种娱乐性和盈利性的审美,逐渐成为一种大众消遣有利可图的商机。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2)

一、著名的"畸形秀"

在早期的19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和美国,一直流传着一种充满畸形色彩的马戏团表演,这种马戏团杂耍为了吸引游客的目光,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把表演者当成玩物,利用人体的缺陷和残疾来向观众展示所谓的"奇特"与"怪异",以此来满足受众的猎奇心。

在19世纪末,这种畸形秀达到了兴盛,畸形人毫不费力就可以用自己的缺陷来取悦观众,而随后投机者也看准了市场,从而将整个产业推向了鼎盛,连体婴、白化病、橡皮人、侏儒症,骷髅人都成为了人们获取娱乐和利益的工具。

直到1950年后,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文主义的盛行,这种畸形秀才开始慢慢消散。在当时,畸形秀空前盛大,观众对于生理缺陷的好奇也愈发强烈,因此也催生了马戏团将各种残障人集中在一起做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演出。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3)

而后资本主义的加入让这个产业变得更加完整:经纪人在背后操控,畸形人在台前表演,观众在台下狂欢。他们的存在似乎就只是为了满足看客的好奇心理,他们俨然成为了消费品。畸形秀依靠着门票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让这些畸形人得以生存。

像侏儒演员"拇指将军"查尔斯·舍伍德·斯特拉顿和拉维尼娅·沃伦的婚礼也成为了暴利的工具,为了吸引公众的兴趣,定制了迷你婚纱,加大力度地宣传,并且向来观礼的客人收取入场费,先到先得。

甚至于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纸头版刊登的都是两位的婚礼,包括婚礼礼物,婚礼专辑等等。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4)

二、"拇指姑娘"拉维尼娅·沃伦

在当时的这种畸形人中,不乏也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例子,而拉维尼娅·沃伦就是其中之一。拉维尼娅·沃伦出生于1841年新英格兰的一个家庭,在孩童时期便停止了生长,后期被确诊为先天性侏儒症。

虽然拉维尼娅·沃伦是一个有着身材缺陷的拇指姑娘,但她还是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之后在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暑假里,她参加了"生活奇迹博物展"的活动,获得了无数的好评,这也成了她生活的一个转折点。

她的魅力也吸引了无数的追求者,其中就包括了拇指将军,查尔斯·斯特拉顿。查尔斯·斯特拉顿出生于1838年,同样也是一位侏儒人,在他4岁时他的身高和体重便停止了增长。

后来他的亲戚巴纳姆教会了他唱歌跳舞和表演,并带着他四处巡演,他也因此用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两次会见了维多利亚女王,成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杂耍演员之一。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5)

此后他与拉维尼娅·沃伦堕入爱河,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公开的婚礼无比地华丽隆重,受万人围观,婚礼是在纽约时尚格雷斯教堂举行,接待仪式是在奢华的大都会酒店举行,无数名流政客都参加了,并且在婚礼之后还接受了林肯总统的接见。

此后的二十年里,他们相亲相爱,生活奢侈幸福,巡演的同时也享受着上流社会的追捧,直至1883年查尔斯意外中风逝世。

在查尔斯逝世两年后,拉维尼娅·沃伦再婚嫁给了意大利伯爵普里莫·马格里,直至1919年拉拉维尼娅·沃伦逝世,享年77岁。即使嫁了两任丈夫,拉维尼娅·沃伦逝世后仍葬于第一任丈夫旁边,墓碑也只是很简单的写着"他的妻子"。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6)

三、畸形秀的暴利与人道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畸形人都有着刻板的印象,或歧视或好奇或同情。然而对于把心理缺陷演变成一种大众消遣有利可图的商机,放在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是对人严重的侮辱和冒犯。

有人说他们生来便遭受如此痛苦的灾难,身体的缺陷已然非常凄惨,然而还要像商品玩物一般为人所观赏,这是何其残忍和泯灭人性的行为。但同时也有人说畸形秀为畸形人带来的财富,他们同样靠其劳动力获取报酬,而且除却表演,他们又能怎样维持生活呢?

像拇指将军查尔斯为维多利亚女王和林肯总统表演,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这些不都是靠畸形秀所带来的吗?至今为止,已经很难再去衡量这种表演背后的利益和人性,1990年美国也出台了法律禁止歧视残障人,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畸形秀也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林肯妻子帮助林肯当选总统(拇指姑娘嫁两任丈夫万人围观)(7)

四、畸形与审美

尽管在大众的审美角度上看,畸形人就意味着与美搭不上边,但同时他们也有着非凡的才能,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在一些人看来,与其说畸形是与生俱来的,倒不如说是社会的眼光与大环境造成了畸形这个产物。

从古至今,人们从对畸形的娱乐消遣到接受包容,这无一不在反映社会的进步,人文主义的盛行,用身体缺陷娱乐大众赚取暴利的行径从某一角度上是不人道的极其丑陋的行为,而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在某一程度上亦能强有力地突破人们刻板的审美标准,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畸形人。

在旧社会乃至新时代,人们都能发现艺术领域里其实有非常多的畸形创作,像油画、雕塑、摄影等等,这些都反射着人们对于畸形残疾的歧视,同时也都在冲击着人们对于残疾畸形的审美。

希望未来能像托宾·西贝斯曾经提出的"残疾审美"的概念一样,拥抱那些看似破碎的美,它们的美丽并不因此变少,反而愈加迷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