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市场主要建设内容(便民服务综合体改善居民消费体验)

2017年11月7日讯,一处商铺,不仅可以购物,还可以享受到家政、理发、服装加工等多种服务。近一两年来,这种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开进了越来越多的社区,也逐步提升着社区居民的生活。这其中,有的门店甚至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多种便民福利。

便民服务市场主要建设内容(便民服务综合体改善居民消费体验)(1)

国安社区工作人员在给沈大妈讲解老年餐服务

便民服务市场主要建设内容(便民服务综合体改善居民消费体验)(2)

找到了正规经营场所,老赵干起活来也踏实多了

购物 服务 居民不用跑远路

“哟,您来啦,这回也是剪短点?”下午五点,理发师傅老赵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位客人。一个多月前,位于春秀路上的胡家园商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变成了如今的“悠惠万家胡家园店”便民服务综合体。作为综合体中需要加入的新业态,老赵顺利入驻,负责起了便民理发业务。

老赵做理发这行已经有二十多年,他的小店先后搬过五次家,原因都是经营环境不正规或是把店开在了违建当中,最终导致被清退。这次能够搬进正规的便民服务综合体,老赵干起活来也踏实了许多。前来剪发的顾客王先生就住在旁边的胡家园社区,以前他想理发还得走点远路,现在家门口的商场里就开了理发店,确实方便不少。“而且这儿剪发还挺便宜的,洗剪只要15块,别的地方随便都得四五十呢!”

综合体中的另一位员工,负责服装加工的夏大姐有着和老赵类似的经历。夏大姐原先开的裁缝店就在商场附近,但属于开墙打洞,不久前刚被封堵。考虑到附近很多居民还有制衣修衣的需求,这次便民服务综合体开张时也增添了服装加工这一项,夏大姐就在其中开设了新店面。“好多老顾客都找到我这个新地儿了,客源一点没少!”

在这家面积有600多平方米的综合体中,除了服装加工、便民理发,还加入了家政服务,手表维修等业态,基本涵盖了居民的日常需求。而作为综合体,购物区的设置自然必不可少,店内的生鲜售卖区在改造升级中也增添了新的肉类和水产,顾客的选择更加丰富。

在综合体的超市购物区,一块“家园粮坊”的老式招牌为店面增添了一点传统气质。这片卖散装粮食的区域也是综合体的一大亮点,据店员介绍,这里卖的都是老牌粮店同日升粮行的货品,其中更是加入了顾客们非常喜爱的老式芝麻酱。“有纯芝麻酱,还有老北京传统的二八酱,不过您想买得自己拿容器来盛。”

环境提升了 菜价却降低了

胡家园商场的这次升级改造,除了加入居民需要的新业态,如何改善老式商场相对落后的购物环境,也是经营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既然要改造环境,首先就要从经营模式上动刀。“以前的生鲜区全部都是外包式的租赁经营,商场只是收个租金。改造之后,蔬菜水果这些项目全部并入商场的销售系统,统一收银,税务制度也规范了。”负责商场经营的奥士凯连锁公司副经理常俊明说道。

以前租赁经营时,菜商们普遍把货品随意堆放,甚至不贴价签,卖多少全凭菜商一张嘴。现在统一管理后,商场首先就换上了新货架和价签,摆放也变得整齐了许多。前来购物的不少老顾客都表示,商场改造之后确实“高大上”了不少,自己也更愿意来了。

蔬菜的价格是很多居民买东西时最关心的,常俊明表示,这次商场改造之后,提升的不只是环境,菜价比起之前甚至还降低了不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一套限价体系,每天有专员去采集新发地的蔬菜采购价,而到我们店面的菜价只会比采购价上浮5%。”

单件菜品的利润下降了,就得靠提高售卖量来弥补,现在,公司要求菜商一天要达到1500公斤的总售卖量,这对以前“坐着挣钱”的商户提出了更大的考验。“以前的菜商卖多卖少无所谓,也就没什么太大动力,对客户不怎么热情。现在他卖不到这个数,自己就会被淘汰,服务的时候当然就更用心了。”

目前,悠惠万家胡家园店的开业时间还不算长,常俊明表示,公司对于这种便民服务综合体模式的店面也是第一次尝试经营,很多管理规定还有待细化。未来还可能引入线上平台和线下配送,力争为周边的3000户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购物有人送 东西比人先到家

常俊明对于线上平台及线下配送一体化的设想,在北京其实已经有了最新的实践。下午四点,家住东花市北里中区的刘女士来到附近的“国安社区”门店,采购了两袋米、一桶油和一些包装食品。买完东西的她并没有直接把商品提走,而是转身交给了店内员工。原来,这家门店能够提供免费配送服务,如果顾客觉得买完东西拎回家有困难,就可以让店内专门负责配送的“国安侠”帮忙送货上门。刘女士表示,有一回她买完东西让人配送,自己还没走回家,配送小哥已经骑着电动车到她家门口了。

“居民不只可以到店买,还可以通过电话、APP端直接在家下单,我们这边会派人免费配送。没有起送价,买一块两块的东西也可以送。”门店店长王炜表示,公司要求在顾客点单后一小时之内送货,但实际上配送员一般只需要15分钟就会把东西送到。

年龄稍大的居民用APP并不算熟练,针对这个问题,门店还特意开辟了一个微信群。居民于阿姨是微信群的忠实用户,经常会在群里发布代买要求。有时,微信群里还会推送一些促销活动,于阿姨这次就是看到有一款饺子打折,因此来门店亲自“看看货”。

相比起悠惠万家胡家园店的大规模,这家只有200平方米的门店并不能容纳太多便民服务业态,居民获取便民服务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线上预约。“居民可以通过移动端、电话端呼叫国安侠上门,我们可以提供维修、保洁、家政、代洗衣和代寄快递等等服务。当然直接来门店预约也是可以的。”

融入社区 欢迎居民来休闲互动

尽管店面面积不大,除了购物区外,国安社区东花市店还是辟出了一块约十平米的区域,作为居民的“休闲互动区”,居民可以在店里下棋、打牌、聊天。店内还有一个小型图书角可供看书休息。

“不只是我们这家门店,北京所有的国安社区门店都设有这样的互动区,每周在不同的门店还会举办各种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前来参加。”王炜表示,作为开设在社区的门店,如何跟社区居民打好交道是经营的重中之重,“就拿我们国安侠跟居民的关系举例。如果是普通的快递员,他把货送到了也就完事了,他不会想着跟这个社区有什么深入接触;但我们的国安侠却会走进社区为居民帮忙,有事没事也跟大爷大妈聊上两句,一来二去也就熟了。”一开始,国安侠进社区还需要跟居委会报备,现在大家熟络之后,居民有时搬个家,换个灯泡都会直接找国安侠来帮忙。

在国安社区的消费者中,老年顾客是数量庞大的一个群体。为了能更加照顾老年人的需求,国安社区的各家门店也会为附近老人提供养老餐,标准是20元两荤两素加水果主食。下午五点,居民沈大妈就在邻居的推荐下来门店打听养老餐的消息。看完菜单,沈大妈表示很满意:“以后周末就可以订两份饭了,孩子过来也能一块吃。”

国安社区与居民的来往,不仅体现在提供服务上,就连门店的布置也十分接地气。去年十月刚开业时,门店就开展了一场居民共同参与的书法绘画活动,之后还用了其中一名居民的书法大作布置店面,一直用到今天。“就连我们店里用来休息的一个沙发,也是居民不要之后送给我们的。”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莫凡 文并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