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聚焦前列腺癌亮点不容错过

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聚焦前列腺癌亮点不容错过(1)

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聚焦前列腺癌亮点不容错过(2)

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聚焦前列腺癌亮点不容错过(3)

2019年5月31日-6月4日,一年一度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于芝加哥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前列腺疾病知名专家,分享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探讨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根据权威医学期刊 CA(IF = 244)发表的2019年肿瘤年鉴显示,前列腺癌目前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一,死亡率位列第二。然而在5年生存率方面,前列腺癌又以98%的优异成绩独占鳌头,优于排名第二的皮肤黑色素瘤(92%),且远高于肾癌(75%)和膀胱癌(77%)。可以看到前列腺癌近年来在诊断及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虽然晚期转移病例5年生存率要低于30%,但是早中期前列腺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大于99%。这也意味着积极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干预,绝大多数情况均可获得良好预后。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今年ASCO年会中前列腺癌口头报告会的最新治疗进展:

预后不良的转移性CRPC治疗最新结果

研究背景:

预后不良的mCRPC治疗主要包括紫杉醇类药物和雄激素受体(AR)靶向治疗,但最佳治疗方法尚未确定。

研究目的:旨在评估卡巴他赛(CAB)vs. 阿比特龙(ABI)或恩杂鲁胺(ENZ)治疗预后不良的转移性CRPC患者最新结果。

研究方法:

一项随机II期研究。预后不良的患者(pts)(肝转移,早期CRPC:初始ADT <12个月)和/或6个不良预后标准中的3个(Chi et al,Annals of Oncol,2016),随机接受CAB(A组:45例)或AR靶向治疗(经研究者选择的B组:50例,ABI或ENZ),在疾病进展时交叉。主要目的在于确保临床获益率(CBR)(PSA下降≥50%(PSA50),客观反应(OR)或疾病稳定(SD)≥12周)。对血浆进行连续取样以获得循环肿瘤DNA(ctDNA)。

研究结果:

95例患者中18%患有肝代谢综合征,88%为早期CRPC,30%为预后标准>3。 52%的患者先前使用多西他赛,一半为去势敏感性疾病。一线治疗结果详见表1。基线ctDNA分数> 15%(中位数)与较短的一线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数2.8个月 vs 8.4个月,HR = 2.54,P<0.001)和总生存期(OS)相关(中位数14.0个月vs 38.7个月),HR = 2.64,P=0.001)。在53%,45%,31%,23%和21%的患者中分别检测到AR,TP53,PI3K通路,RB1和DNA修复中的ctDNA改变。较短的PFS和OS与AR增加分别是[HR 2.57(95%CI 1.63-4.06); HR 3.59(1.9-6.69)]和TP53缺陷相关[HR 2.62(CI 1.65-4.15); HR3.33(CI 1.8) -6.14)]。具有TP53和RB1并发缺陷的患者PFS/OS趋势比仅有TP53缺陷的患者差。6%的人检测到预期会破坏配体结合域的AR重排,并且具有较短的PFS[HR=2.60(1.11-6.09)],和较短的OS趋势[HR=2.27(0.89-5.81)]。

研究结论:

在该预后不良的队列中,CAB组一线治疗的临床获益率高于ABI/ENZ组。 升高的ctDNA、AR的基因组突变和TP53均为预后。

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

研究背景:

先前已有olaparib(400mg BID)对分子未选择的mCRPC(TOPARP-A; Mateo et al. NEJM 2015)的抗肿瘤活性报告。本次为TOPARP-B研究的报告,这是一项针对mCRPC患者的II期试验,该试验预先选择用于推定致病性DNA损伤修复(DDR)改变。

研究方法:

对紫杉醇化疗≥1次后mCRPC进展的患者进行肿瘤活检的靶向测序,当检测到任何DDR基因的改变(种系或体细胞;单或双等位基因)时才被认为是符合纳入标准。根据这种“获胜者”设计,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至400mg或300mg奥拉帕尼BID,旨在排除任一组中≤30%的应答率(RR)。主要终点RR定义为放射学应答(RECIST 1.1)和/或PSA50%下降和/或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转换(Cellsearch系统;≥5至<5),4周后确认。对每个基因突变亚组的RR分析进行预先计划。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耐受性。

研究结果:

总体而言,98名患者(中位年龄67.6岁)被随机分组,92名患者接受治疗且主要终点可评估(70名RECIST可评估;89名PSA50%有价值;55名CTC可评估)。所有患者在ADT后疾病进展; 99%为多西他赛后,90%为阿比特龙/恩杂鲁胺,38%为卡巴他赛后。 400mg组中的总RR为54%(95%CI 39%~69%,达到主要终点的阈值),300mg组中37%(95%CI 23%~53%)。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整体中位PFS(mPFS)为5.4个月。亚组分析表明,每个基因突变的应答率为:BRCA1/2 80%(24/30;mPFS 8.1个月); PALB2 57%(4/7;mPFS 5.3个月); ATM 37%(7/19;mPFS 6.1个月); CDK12 25%(5/20;mPFS 2.9个月);其他[ATRX,CHEK1,CHEK2,FANCA,FANCF,FANCG,FANCI,FANCM,RAD50,WRN] 20%(4/20;mPFS 2.8个月)。在BRCA1/2(22/30; 73%)和PALB2(4/6;67%)亚组中观察到最高的PSA50%应答率。

研究结论:

Olaparib对存在DDR基因缺陷的mCRPC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对BRCA1/2异常肿瘤最敏感,但在其他DDR突变的患者中需确认响应。

雄激素靶向治疗:更好吗

研究目的:

TITAN研究旨在确定阿帕他胺(APA,一种选择性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 雄激素剥夺疗法(ADT)vs. 安慰剂(PBO) ADT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患者,能否改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方法:

一项随机、双盲、Ⅲ期研究。无论疾病程度如何,将mCSPC的患者随机分配(1:1)至APA组(240 mg/d)(n=525)或PBO组(n=527),中位年龄为68岁。在为期28天的周期内加入ADT。允许先前接受治疗(tx)的局部疾病患者或先前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mCSPC患者。所有患者均持续接受ADT。主要终点:rPFS和OS。次要终点:a)初始细胞毒药物化疗,b)疼痛进展,c)慢性阿片类药物使用,d)骨骼相关事件的时间。事件发生时间终点通过Kaplan-Meier和Cox比例风险方法进行估算。首次计划的OS中期分析在约50%的预期事件之后进行。

研究结果:

中位随访22.6个月, APA组66%的患者和PBO组46%的患者仍保持治疗。APA组显著改善rPFS(HR,0.48; 95%CI,0.39-0.60;p<0.0001),死亡或放射学进展风险降低52%;整个亚组分析均有获益。APA组未达到中位rPFS,PBO组未达到22.1个月。 APA组显著改善了OS(HR,0.67;95%CI,0.51-0.89;p=0.0053),死亡风险降低了33%。APA或PBO组均未达到中位OS。APA显著改善了使用细胞毒药化疗的开始时间(HR,0.39;95%CI,0.27-0.56;p<0.0001)。基于以上结果,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建议揭盲,并允许PBO交叉接受APA治疗。两组3/4级不良事件(APA组42% vs. PBO组41%)的发生率相似,由AE引起的停药(APA组8%,PBO组5%)较低。

研究结论:

在TITAN研究中,mCSPC患者包括高容量和低容量疾病患者以及之前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在ADT基础上添加APA治疗显著改善了rPFS和OS,并且安全可耐受。这些结果支持将APA添加至ADT治疗的mCSPC患者。

前列腺癌方面的抢先看内容先介绍到这里,后续将继续为您带来其他肿瘤疾病方面的亮点抢先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