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

...

想要成为1型控糖达人,需要精通胰岛素的使用。

估计胰岛素剂量,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碳水化合物计数法和碳水-脂肪-蛋白计数法。

一、碳水化合物计数法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Carbohydrate counting, CARB counting),或CARB计数法,是用来了解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需要多少胰岛素的。

想知道食物中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有一些app或者小程序,比如“薄荷健康”app,或者“碳水计数”小程序,也可以购买书籍学习了解,如台湾出版的《食物代换速查轻图典》。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2)

...

在薄荷健康里,输入想要查找的食物,比如“马铃薯”会出现下面这样的一些信息:

  • 每100克热量81千卡,食物亮点为低热量、低脂肪、中GI、中GL,被误认为是蔬菜的主食类第12名,低碘食物,营养元素为每100克含有蛋白质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7.8克。

所以在应用这个app的时候,需要知道自己吃的食物重量是多少,再进行计算。

  • 如50克马铃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50÷100×17.8克=8.9克≈9克
  • 150克马铃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150÷100×17.8克=26.7克≈27克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3)

...

在碳水计数小程序里,输入“土豆”会出现土豆及几种土豆加工品的选项,点击土豆原材料,会出现这样一些信息:

  • 含有15克碳水的土豆大约重95克,与标准餐盘的比对,这样的土豆大约是4.5×5厘米大小,含有蛋白质1.9克,脂肪0.2克,膳食纤维0.7克,热量73千卡。

所以在应用这个小程序的时候,可以通过大小估算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如果吃的土豆有图片显示的两个那么大,就可以估算出含有的碳水是30克,热量146千卡。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4)

...

如果知道自己吃的土豆重量是多少,也可以计算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 如50克马铃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50÷95×15克=7.9克≈8克
  • 150克马铃薯含有的碳水化合物=150÷95×15克=23.7克≈24克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5)

...

在《食物代换速查轻图典》里,没有土豆,从“菱角”这一页,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信息:

  • 含有15克碳水的菱角,大约是10颗,占标准碗的四分之一,热量70千卡,含有蛋白质2克。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6)

...

在另外一本台湾图谱《糖类计算-食品营养图鉴》中,可以找到马铃薯。里面显示:

  • 马铃薯属于五谷根茎类,连皮110克,去皮90克,大约是常规一个土豆的一半大小,尺寸约4.5厘米,约占四分之一标准碗,含有碳水14.9克。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7)

...

参考这份信息进行碳水化合物含量计算的话,与使用“碳水计数”小程序相似,可以根据大小,也可以根据重量。

如果吃的马铃薯有图片显示的两个那么大,就可以估算出含有的碳水是30克,热量144千卡。

  • 如果吃的马铃薯是50克,计算的碳水化合物=50÷90×15克=8.3克≈8克
  • 如果吃的马铃薯是150克,计算的碳水化合物=150÷90×15克=25克

可以看到,无论使用“薄荷健康”app、“碳水计数”小程序还是食物图谱,估算结果总是存在一点小偏差。

不过,偏差并不大。

学习使用这些工具最重要的目的是,1型糖友可以通过这样的过程,逐渐了解和熟悉各种食物,慢慢形成自己对食物的认知经验,这比对食物完全不了解要好很多。

因为,了解食物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精准判断胰岛素的用法用量。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8)

...

二、碳水系数与胰岛素应用

碳水系数(Carbohydrate-to-Insulin Ratio, CIR)定义为1个单位的胰岛素能够应对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血糖升高。

你的碳水系数——CIR,是多少呢?

计算CIR,有好几种公式可以使用,一个重要前提是在血糖平稳的时候计算,如果血糖高低波动较大,偏差会比较大,需要在后续应用过程中进一步调整。

  • 某一餐的CIR=这一餐的碳水克数÷这一餐的胰岛素剂量
  • 一天平均CIR=一天碳水总克数÷全天餐时胰岛素总量
  • 使用速效胰岛素时:一天平均CIR=500÷全天胰岛素总量
  • 使用短效胰岛素时:一天平均CIR=450÷全天胰岛素总量

在不同年龄段,以及早餐、中餐、晚餐公式会发生变化。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9)

...

年龄较小的1型,CIR计算公式不同;早餐的CIR,会比午餐和晚餐小:

  • <7岁儿童一天平均CIR=315÷全天胰岛素总量,早餐CIR=275÷全天胰岛素总量
  • 7~13岁儿童一天平均CIR=450÷全天胰岛素总量,早餐CIR=400÷全天胰岛素总量
  • >13岁青少年一天平均CIR=500÷全天胰岛素总量,三餐CIR相似

也可以用体重估算CIR:4岁左右幼儿的CIR=体重×13.5÷全天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0)

...

有两项日本研究探讨了1型成年人三餐的CIR,公式相似:

  • 早餐CIR=300÷全天胰岛素总量
  • 午餐CIR=400÷全天胰岛素总量(或500÷全天胰岛素总量)
  • 晚餐CIR=400÷全天胰岛素总量

在妇女怀孕后的不同阶段,CIR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早餐和午餐CIR都在轻微上升后逐渐下降。早餐CIR(橙色曲线)从10下降到5,午餐CIR(绿色曲线)从10下降到8,晚餐CIR(蓝色曲线)从14下降到9。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1)

...

提示随着妊娠进展,胰岛素抵抗越来越明显,每个单位胰岛素能够应对的碳水克数越来越小。

三餐中,早餐CIR最低,说明早餐胰岛素抵抗最明显。

应对早餐,在妊娠早期1个单位胰岛素可以吃10克碳水,到妊娠晚期,只能吃5克碳水,CIR降低了一倍。说明想要吃同样多的碳水,胰岛素剂量会需要增加一倍。

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医生或者糖尿病教育护士或营养师帮忙,同时具体讨论您适合使用的计算公式。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2)

...

三、计算糖类食物需要的胰岛素

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是用来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需要多少胰岛素的。

碳水系数(CIR)是用来了解1个单位的胰岛素能够吃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

想知道进餐时需要多少胰岛素,先要清楚上面两个概念,之后再进行计算得出。

某一餐需要的胰岛素剂量=这一餐的碳水化合物克数÷碳水系数

比如一位1型糖友,午餐吃一碗米饭、煎带鱼一块、炒菜一盘、萝卜排骨汤一碗,计算出这次午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共60克,他午餐的CIR是10,这次午餐需要的胰岛素剂量就是:60÷10=6.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3)

...

在生活中,如果热量摄入与身体需求吻合,三大营养素搭配均衡,碳水45~60%, 蛋白质15~20%,脂肪20~35%,米饭的快升糖作用会被其他食物的慢升糖作用中和,血糖上升曲线与餐时胰岛素的作用曲线吻合,可以按照上述公式计算进餐时的胰岛素需要量。

但实际上,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我们会吃得很不一样,比如只吃面包、面条,或者果汁,没有炒菜,也没有肉类,这时候应该怎样使用胰岛素呢?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4)

...

一项研究进行了这样一个极端测试,让1型糖友吃不同升糖指数(GI)的五种食物,五种食物都含有50克碳水,1型糖友根据自己的糖类系数,计算并注射需要的速效胰岛素剂量。

含有50克碳水的五种食物重量、GI值和血糖负荷(GL)如下所示:

  • 菠萝汁是373克,GI值46,低;GL值23,高;
  • 土豆泥是67.3克,GI值83,高;GL值 41.5,高;
  • 白面包是105克,GI值71,高;GL值 35.5,高;
  • 意大利面72.3克,GI值41,低;GL值20.5,高;
  • 珍珠大麦饭79.6克,GI值25,低;GL值12.5,中。

从下面的血糖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到,虽然碳水含量相同,胰岛素剂量相同,但血糖变化差异明显。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5)

...

  • GI值最高的土豆泥,餐后1小时血糖即快速上升了5mmol/L,持续到餐后1.5小时才开始下降,餐后3小时降低到与餐前相同。
  • GI值71的白面包,血糖变化曲线与土豆泥相似,只是增幅下降,餐后1小时、1.5小时增加3mmol/L左右,餐后2小时即有下降趋势。
  • 低GI的意大利面与珍珠大麦的血糖曲线相似,仅是餐后半小时血糖有轻微上升,约0.5~1.0mmol/L,餐后1小时血糖降到餐前水平,之后继续下降,在餐后2.5小时,降幅达到最大,意大利面的血糖下降约2mmol/L,珍珠大麦下降约2.5mmol/L。
  • 低GI的菠萝汁血糖曲线特殊,因为是液体,吸收快,所以血糖上升得比土豆还快,降得也快,餐后半小时即达到高峰,2小时就比餐前血糖还要低1.5mmol/L,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约3mmol/L.

速效胰岛素并未成功压制高GI高GL土豆泥的血糖高峰,也没有及时控制低GI高GL果汁的血糖上升,却持续打压了低GI高GL的意大利面和低GI中GL的珍珠大麦,并且力道过于猛烈。

如何使用胰岛素才能在较好控制血糖高峰的同时,不引起餐后低血糖呢?

胰岛素用法经验(精通胰岛素的使用)(16)

...

想了解解决方案和胰岛素的花式用法,敬请期待安医生和团队正在编写的1型科普书籍,也欢迎您分享自己的控糖经验和技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