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

革命前的法国社会,与其他欧洲国家的社会一样,古老的贵族-平民社会结构,已经被资产阶级(商人)的崛起而打破。

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受到与他们的财富一样多的尊重,尤其是他们得与农民和匠人一起,承担国家的全部赋税。

由于这一状况的长期存在,“法国是一个极其无能且不公正,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顿状态的国家”①。

反映这一不公正的,是法国的社会成员等级制度,成员资格决定了他们的法定权利和特权。

第一等级由教士组成,约 10 万人,第二等级由贵族组成,约 40 万人,第三等级名义上由 2000 万农民、约 400 万商人和工匠组成,占法国 2450 万总人口的 98%,实际上主要由大财产商人为代表。

第一和第二等级占总人口的 2%,却占有土地的 35%,且享有不用纳税的特权。

在这一社会结构中,农民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80%以上的人口却仅占有 30%的土地,他们还得从微薄的收入中,向教会交纳农产品什一税,向贵族交纳各种封建税,向国家交纳田赋税、人头税和其他各种赋役。

生活在城市的匠人们稍好一些,但由于工资增长缓慢,也心怀不满。

相对而言,商人们不是因为穷困而不满,他们的不满来自于愤恨自己被贵族冷落,被王室看作是二等公民,被排除在官僚机构、教会和军队中的高级职位之外②。

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1)

1787 年,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因支持美国独立运动而导致的经济困境问题,决定向所有地产(包括教士和贵族的地产)征收一种统一税。

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贵族和教士的反对,他们还由此觉察到了王室的脆弱,便希望通过反对路易的征税令而趁机恢复被王室夺走了的政治权利。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一起谴责向特权阶层征税的法令是非法的,并提议召开三级会议来决定如此重大的改革③。

但是贵族们错误地判断了形势。1789 年在凡尔赛召开三级会议时,主要由中产阶级组成的第三等级代表为 600 人,第一等级与第二等级各 300 人④。但是,三级会议的决定并不是按照代表人数表决的,它将表决权按三个等级平均分配。

早就对这个表决机制不满的第三等级成员——资产阶级,酝酿着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于是,他们以 600 名代表的力量,向国王提议将三级会议改变为国民议会,即出席会议的代表不分等级而具有同样的代表权,本就对提议召开三级会议的贵族和教士恼怒的路易,在中产阶级的大胆反抗下,犹豫不决了一阵后勉强同意了中产阶级的主张。

不过,并不是真心对中产阶级让步的路易,却在几天之后解雇了支持改革的的大臣雅克·内克⑤。

这一鲁莽的解雇动作,激起了对改革抱有期望的由城市店主和作坊老板构成的小资产阶级的愤怒,他们组织示威游行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他们的雇员和职员则追随着他们,下层民众也被带上了巴黎街头,高喊着要面包、也要自由的口号,对代表着压迫势力的巴士底狱(一座由王室古堡改成的监狱)进行攻击,并最终拆毁了这座监狱。这就是著名的法国大革命。

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2)

革命使第三等级的代表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使贵族们看到了自身的危机,于是,国民议会顺利通过了废除封建主义、采邑司法权以及封建的和采邑的一般特权和封建赋税,农奴制和所有的人身苦役也一概废除⑥,并赞同没收教会土地、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尤其重要的是,1789 年 8 月 26 日,国民议会通过了体现法国革命全部意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并宣布:“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400 年前英国平民思想家约翰·鲍尔对“平等”的大声质疑,终于有了回响。

这回响是如此的高亢,以至于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传播到了整个世界,并几乎淹没了 1791 年宣布成立的君主立宪的新法国。

但法国革命并未就此终止自己的步伐,长期被抑制的由思想启蒙激发的关于公民权利和社会契约的缔造热情,使启蒙运动的主要阵地巴黎,陷于狂热的革命恐怖运动中。

1792 年 9 月,主要由市民、外省农民和激进思想者构成的雅各宾派革命力量,左右了国民公会,宣布 1792 年是法兰西共和元年,并于 12 月将路易十六推上了断头台,也将不同意见的革命领袖推上了断头台,同时有 4 万人3被斩于革命者设立的断头台上,使 40 万人死于革命的恐怖之中。

以此为代价,在巴黎依据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精神、平等主义理想建立了实施平均主义原则的新政权——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巴黎公社。

这个法国革命的遗产对后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启示作用。但这个被称作人民暴政的非常共和国只存在了 3 年,它被 1795 年正式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所取代。

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3)

实际上,这个实行宪政的法兰西共和国,只不过是古希腊共和国或罗马共和国的翻版。

按宪法规定,全体成年男子被授予选举权,有权利选举出以财产为条件的“选举人”;然后再由“选举人”选出官员和立法会成员;而立法会分为五百人院(类似于雅典的五百人议事会)和 250 人组成的元老院(年满 40 岁以上者组成);两院选举产生督政府,由五名执政官组成。由于这个宪政共和国以军事成就作为自己的先决条件⑦,因而实际上这是一个类似于斯巴达共和国的政体。

奇怪的是,这个宪政共和国中的部分右派逐渐成了保皇党人,而左派则为了对抗右派的复辟,意图成立一个称为“民主”的政府,并计划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及宣布所有人平等⑧。这个现代共产主义先驱者的秘密团体,被督政府不费吹灰之力而镇压。而镇压了共产密谋者的督政府,则派出军队在欧洲扩张革命的共和主义⑨,最终于 1799 年将法兰西共和国葬送在波拿巴·拿破仑这个军事独裁者之手,他使刚刚在 7 年前被断头台终结的君主制的国王,升格为法兰西共和国的皇帝——类似于奥古斯都的波拿巴执政。

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4)

这样,一个专制的共和国,以寡头专制的方式,建立了以拿破仑为执政的执政府,它开始去改变整个欧洲的命运,并使欧洲陷入 150 年弱肉强食的战争之中,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后,战争终结了中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在政体问题上的探索,并于二战之后将政治热情倾泄到民主共和(美国)与专制共和(前苏联)之间全球势力范围划分的竞争上。

法国革命开创的这一发展趋势,还在 19 世纪中叶时,托克维尔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给出

了判断:

法国革命按自己的进程发展:随着魔鬼的头部逐渐出现,它那奇特可怖的面孔暴露出来;大革命在摧毁了政治机构以后,又废除了民事机构,在变革法律之后,又改变风尚、习俗,直至语言;摧毁了政府结构之后,又动摇了社会基础,似乎最终要清算上帝本身;这场大革命很快便跨越了国界,带着前所未闻的各种手段、新的战术、致命的准则,即皮特所谓的武装的舆论,这个出奇强国冲决诸帝国的阻碍,打碎一顶顶王冠,蹂躏一个个民族,而且竟有这样怪事:把这些民族争取到自己这边来!随着这一切的爆发,人们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欧洲各国君主和政治家最初视为各民族生活中的常事,一变而为新事,它甚至与世上历来发生的一切截然对立,可是它又如此普遍,如此可怖,如此费解,以致面对这种现象,人类的精神茫然若失。一些人想,这个闻所未闻的威力彷佛自生而且永存,人们无法阻止它,它也决不会自动停止,它将把人类社会推向最终的彻底崩溃。许多人将大革命视为魔鬼在世间显灵。自 1797 年起,德·梅斯特尔先生便说道:“法国革命具有恶魔的特点。”反之,另一些人则在大革命身上发现了上帝的福音,它不仅要更新法兰西的面貌,而且要使世界焕然一新,可以说要创造一种新人类⑩。

法国共和制曲折的原因(法国革命17871799)(5)

与其说托克维尔是在对大革命的可怖后果进行指责,不如说他是在赞美它不可遏制的影响力。革命的巨大能量不仅很快跨越了欧洲的国界,也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它打碎了俄罗斯和中国的皇冠,蹂躏了东亚平原,还企图改变中国的风尚、习俗直至语言,并在摧毁中国传统的政治结构后,以动乱和战争的方式,将中国的社会结构也一起摧毁,直到 20 世纪中叶还为东方的造反者和文化革命提供着可怖的力量。然后,突然地,它的力量似乎得到了最后的宣泄,开始沉寂下来。

【本文完】

注释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第 524 页。

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第 524 页。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第 526 页。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第 526 页。

⑤[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第 526 页。

⑥[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第 299 页。

⑦[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第 317-319 页。

⑧[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第 319 页。

⑨[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第 320-321 页。

⑩ [法]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第 42-43 页。

版权说明:本文的内容版权归作者居原氏所有,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文图片或视频资料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美国革命(1776-1783 年)与民主共和政体

英国革命(1642-1689 年)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欧洲的社会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

欧洲的城市发展和半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欧洲的文艺复兴及商业和资本力量的兴起

欧洲在萧条中酝酿着变革的动机及平等精神的觉醒

欧洲的商业-军事体系和中国的农业-士绅体系之比较

日耳曼骑士与欧洲商业-军事体系的复活

日耳曼人的社会传统、欧洲封建社会及君主制和代议制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下)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上)

雅典的平民政体及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生活的意见

斯巴达的共和制、古希腊的四种政体和它们的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