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

你吃过马肉吗?据说全世界每年要吃掉470万匹马,马肉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小时候看金庸小说《连城诀》,主角被困在雪山里,靠吃马肉充饥,看到主角吃着烤马肉,坐在电视机前的小伙伴口水直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只能吃到鸡,牛,羊、猪等传统家畜的肉,这马肉到底是什么味道?相信很多朋友都没有尝过,不过在国外,马肉可不是什么稀罕东西。美国很多超市的肉类货架上就摆着马肉,我们的邻居哈萨克斯坦就是吃马肉的大国,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要消耗300多万吨的马肉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1)

马肉有什么好的,这么受人欢迎?一些营养专家表示,马肉的蛋白质占比是牛肉的1.5倍,而且脂肪含量非常少。想想也能知道,马儿每天在大草原上奔跑,浑身都是腱子肉,没有一点肥膘。不仅如此 ,马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磷、铁、镁、锌、硒等矿物质。尤其是硒元素,含量很高,这种元素被誉为癌症克星,每天摄入一点,对人体非常有益。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2)

马肉主要在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受欢迎,例如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这些国家的人民衣食住行都从马的身上获取,马既能骑乘,还能挤马奶酿马奶酒,最绝的就是马肉干,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食,很有嚼劲,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来尝尝。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3)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马吗?保守估计有100多万匹,有这么多的马,为何国人却很少吃马肉?

我国的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新疆自古就出名马,著名的就是新疆伊犁马,又称天马。另外一个知名马种就是蒙古马,蒙古马个头不高耐力极强,当年载着铁木真的蒙古大军横扫亚欧大陆,这两个地方的马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万匹。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4)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5)

既然我国有这么多的马,为什么很少见到卖马肉的呢?马肉不适合国人的口味吗?

我国人民不怎么吃马肉不是马肉不好吃,要知道中华烹饪技术在全球可是排名第一的,再难吃的肉那也是肉啊,生姜大料往里一放,什么腥味都给你压下去了,我国不吃马肉有很多原因。

第一个就是历史原因,我国是农耕起家,没有游牧民族那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养马的地理条件不怎么好,同时我国古代又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非常需要马匹来组建骑兵保家卫国,所以马在我国很珍惜。汉武帝为了汗血马可以不惜代价发兵攻打几千公里之外的大宛,可见我国对于马匹的重视程度,这个意识刻在DNA里,我们一想到马,首先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战马而不是肉马。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6)

第二个原因就是养殖肉马不划算,相比于猪牛羊来说,马的饲养场地要大得多,而且繁殖速度也很慢。一头猪一年可以下五六只崽,10个月就可以出栏,马一年只生一胎,每胎一只,小马驹三年才能长成,这周期实在是太长了。因此,吃马肉对我国人民来说是非主流行为。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7)

马肉真的有毒吗?据说吃了马肉的人需要用杏仁来解毒,这是不是谣言?

在我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马肉有毒,这个说法来源很早。根据刘向《说苑》里记载,秦穆公的爱马跑了,被乡下野民烤着吃了,当秦穆公找到他的坐骑时,只剩下一堆马骨,他并没有怪罪这些野民,反而赐给他们米酒以解马肉之毒,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马肉有毒的文献。后世的各种医书都记载马肉有毒,《本草纲目》就记载“食马肉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吃了马肉需要吃杏仁来解毒。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8)

马肉真的有毒吗?其实这是一个谣言,而且在我国还流传了两千多年,马肉根本就没有任何毒性

举个例子来说明,在生物学分类里马和驴都属于马科马属动物,它们俩的血缘关系很近,有生殖隔离但也可以产生后代骡子。对于驴肉大家都不陌生,驴肉火烧相信有不少小伙伴都吃过,关于驴肉还有一句俗语,“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那么问题来了,驴肉的味道被人们赞扬,同属的马肉为啥就有毒了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年秦穆公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随意找了个马肉有毒的理由,刘向又将这事记录了下来,误导人们两千多年,可见不传谣不信谣是多么重要。

有人为什么不能吃马肉(每年470匹马被宰杀)(9)

当然我们也要理解古人,秦穆公的老祖先就是给周天子养马的,他们对马非常爱惜,刘向生活在汉朝,那个时代将马看的也非常宝贵。我们现在进入了工业社会 ,出行打仗也不需要用马了,所以体会不了他们的用意,吃不到马肉,说马肉酸就是马肉有毒这个谣言流传的根本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