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米契尔的励志故事(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

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

纪念米哈依·契克森米哈依教授

昨天,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依·契克森米哈依(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34-2021)去世,享年87岁。

关于米契尔的励志故事(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1)

米哈依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曾出版包括《创造力》、《心流》和《自我的进化》等畅销书。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在他的心目中,"幸福"只不过是达到这种"心流"状态——我们不再感到焦虑、恐惧或紧张,内心充满创造、兴奋、快乐。所以,我一直坚持把“心流”翻译成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福流”。

关于米契尔的励志故事(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2)

我们能从米哈依·契克森米哈依的福流理论中得到什么样的积极心理学教诲呢?我个人觉得以下10个观点很有意义:

1. 如何进入福流状态?

米哈依·契克森米哈依认为,在生活中保持"福流"状态是一种"最佳体验"。那些在生活中最具创造力和幸福感的人,往往是那些尽可能让自己经常处于"福流"状态的人。

那么,我们如何进入福流状态呢?

1)有一个具体、实际,可以控制的目标,你打算做或完成它;

2)不要做太容易或太难的事情。

3)及时获取有关自己行动的反馈。

4)集中注意力,屏蔽所有让你分心的事情(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互联网、手机、情绪干扰等)。

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真的有可能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酣畅淋漓的状态!

2. 努力成为"超越者"

为了帮助别人而超越自我,用自己的技能、才能和生活帮助其他人。当你帮助别人时,你觉得就是在帮助自己。你为其他人而活,也为社会的未来而活。你考虑的是将如何抚养自己的孩子?你能为社会留下什么样的遗产?你做什么能让别人的生活好一点?你一生会为人类做什么样的贡献?

思考这些问题越多的人反而更幸福!

3. 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

不要陷入宿命论,误以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天命,我们什么也改不了。无论你的生活状况如何,你总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我们生活的兴趣与激情!

当生活让我们低头的时候,我们其实可以高高地扬起我们的头!

4. 创造力就是跨界

能够把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就是能够产生创造力。

5 生产力就是能说“不”

学会对别人说"不";对分散工作注意力的社交媒体、博客和网站说"不";对手机、电子邮件、短信和过度通信说"不"。如果你不学会如何对说"不",你将永远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关于米契尔的励志故事(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3)

6 将生活视为挑战的机遇

如果你能看到整个人生充满了挑战,你可以去征服,你就不会厌倦生活。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无聊,无聊只是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新的挑战。

7 积极活动

当我们活跃的时候,我们是最快乐的。当我们被动和放松(如看电视或浏览网页)时,我们就没有了福流体验。所以运动、登山、阅读具有挑战性的书或小说、写作、教书时,我们经常获得"福流"体验。

真正的"放松"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并点燃你内心的激动!

8. 享受其他人的陪伴也要享受孤独

我们生活中的焦虑大多发生在我们孤独的时候。当我们独自一人时,我们常常会想到抑郁的想法。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时,我们感到快乐、振奋,我们的焦虑消散了。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喜欢孤独的,要么是野兽,要么是上帝“( “Whoever enjoys solitude is either a wild beast or God.”)

但是,我们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做我们的创造性工作,并专注于对我们重要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亲人、朋友共度美好的时光。

9. 享受生活

快乐和幸福是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心理活动。如果我们在人生的每一点都能找到意义、目的和祝福——我们将享受更多的生活。生活需要工作,但工作更需要享受生活。人可以通过社会关系,通过工作,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小确幸来享受生活。

10. 保持好奇心

继续关注生活中让你感兴趣的事情,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和探索。

关于米契尔的励志故事(米哈依的10个福流格言)(4)

斯人已去,其言甚是!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