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几个级别(管理水平的四个级别)

不敢说我懂管理,以前也看过很多管理方面的书籍,但纸上得来终觉浅。

只是在实践中,加上自己的体悟,逐步提高了自己对管理的认知。

我相信天道中所说的一句话: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就给不了我,给我也拿不住。

以下是我从基层管理到中高层管理,到最后出来创业中得出来的一些感受,不一定正确。但确实是每一个阶段自己对管理的一个认识,一个反思,一段心路历程,希望有用。

管理有几个级别(管理水平的四个级别)(1)

一、初级管理:管事

刚开始做基层管理的时候,认为只要把事做好就行了。

因此工作重心就是如何把事情搞定。

出现的问题有:

1、 看不上做事不行的

2、 以训斥为主

3、 跟下属比谁做得好,做得快

4、 看不下去了,亲自动手,结果是活越做越多,越做越累。下属却很清闲。

5、 自己大包大揽完成后,很有成就感,殊不知下面的人不会念你的好,反而抵触你。自己成了救火队长还不自知。

6、 直接后果就是下属没有成就感,没有积极性主动性。事情光靠自己一个人是做不好的,是典型的费力不讨好。

后来领导提点了一句:你要有眼睁睁看着下属把事情办砸的定力。醍醐灌顶。

终于明白自己以前带团队的水平是如何的不堪。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改进措施:

梳理工作流程,总结自己比较得心应手的事情,开始建立工作标准。第三步,培训。

后来才得知这其实就是SOP。

把能进行标准化作业的,尽可能地书面化,流程化,标准化,进行最大程度地复制。

虽然前期辛苦,但只要建立起来,不管是新手熟手,很快就能上手。大部分时间自己都不用太操心。

平时只需要去关注一些关键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就可以了。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就行了。

至于不能标准化的,交给头脑灵活,有闯劲的人去干就行了。

一旦有效果,又可以形成标准化。

自己越做越轻松。后来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做到了中层管理。

另外关于培训,在其他文章中都有所提及。这里不在赘述。

管理有几个级别(管理水平的四个级别)(2)

二、中级管理:管人

升到中层之后,面临的事情更多,更杂,人员更加复杂。

有一句话:对事不对人不对。

不论什么事情,只说事。但真是那样吗?肯定是要分人的。

同样的事,面对自尊心强的,可能只需点到为止。而有些脸皮厚的,点到为止的做法可能不起不了作用。

这个时候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工作重心都放在人上面。

过分关注人际有关系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耍小聪明,弄小手段。

这就容易出现拉帮结派的情况。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积极性主动性热情全耗光。

人际关系表面看起来很和谐,实际是暗流涌动。

多次碰壁后,才发现,只靠处理人际关系是干不好事的,人管人是管不住的。还是要通过事来管人。但并不是说不管人,不仅要理事,还要研究人性。

要把做事的过程和结果与人的需求挂钩。以此来驱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简单一句话就是:变你要为他要。

你要的是结果,他要的是利益,是晋升。中间有个点,就是考核,把你要和他要的联接起来。

因此就要:

1、 明确目标即结果,

2、 有标准过程的,明确过程。

3、 明确做好与坏的评判标准

4、 明确奖惩,即做好了有什么好处,做坏了有什么坏处。

因此这套机制建立起来了,通过机制去管人。而不是讲人情世故。

用机制去管理人,氛围也就形成了。就是所谓的用文化、机制去管理。

以上两点总结起来,就是管理者必备的两个能力,一是把事做好的能力,一个是把人搞定的能力。中间用利益来实现连接。

但后为又发现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自己能动用的资源非常有限。 因此获取资源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有这三种能力,做到中层已经是相当优秀了。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其实三种能力都是基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叫做是把事情做对、做好的能力。

管理有几个级别(管理水平的四个级别)(3)

但有些时候,我们有管理过程中会发现,光有这些能力还不够。特别是进入到中高层后,会发现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同一个问题,有很多种原因造成。但不知道哪个是真因,找不到真因,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要做正确的事。这就是管理的第三个层次。

举个例子,采购部门总是在抱怨供应商最近总是不能按时交货,一拖再拖,质量也在下降。

普通思维认定是供应商出了问题,解决方案就是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比如提高处罚力度,再增加候选供应商。

这就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实际原因是公司付款不及时,加上新开发的产品种类多,批量少,利润薄,公司则被供应商评为“二类客户”。供应商没钱可赚,积极性降低,所以不愿意配合。

为什么付款不及时,应收账款过多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产品种类多,但客户订单量少,按最优批量生产的数量,也压了很多库存。

这就是公司对客户分类管理出现了问题,产品分类管理也出了问题。客户和产品都要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客户,划分不同的等级。不能所有客户都要满足他们的要求。

这才是终极的原因。不解决这个问题,再怎么管控供应商都无济于事。

说白了,这个层次要从系统上去考虑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症结,对症下药。选择做对的事情,才是中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那是不是到了这步管理就是最高层次了?答案是否定的。

管理有几个级别(管理水平的四个级别)(4)

四、身份

这决定了你做什么,不做什么。

对个人来说,就是你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

身份由你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决定了的。

身份和角色是两个概念。

身份是自己主动认知到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角色是由外部赋予你的定位,是被动的。

一般来说,到了这个层级的人,会努力朝这个方向努力,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和思想体系,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来解释这个社会、人生。并以自己的这套理论去应对这个世界。

而想要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研究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明白自己追过的东西。因此做到这个层级,显得务虚的层面会有很多。

总结起来,就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研究事的,研究人性的,研究文化的,研究自然规律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