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桂鹧鸪天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2)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秋雨绵绵的秋夜,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我不仅想念那树金黄,鼻端仿佛还萦绕着那醉人的花香。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3)

单位院里有那两大株桂花树,有几十年的光景了。一株刚好紧挨着办公室的窗户,推开窗,就能看到她巨大的树冠,伸展四方。在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下,枝叶繁茂。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4)

每到九月初,桂花从冒出嫩黄的小尖芽,到蓄势待发,再到开得满树熙熙攘攘,一树灿烂金黄,大概有一周左右。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5)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6)

每当那浓郁甜蜜的香气溢满整个单位大院,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欢愉舒畅。彼此见了面打招呼,都会欣喜地说:“看桂花开了,多香啊!”

有的会走到树下,屏息闻香。还有一些爱美的女子会偷偷折下一枝,插在办公桌上的瓶子里,闻着花香,愉快的开始一天的工作。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7)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树开花,细细密密,虽没有争奇斗艳的姿态,没有光鲜夺目的外貌,可它贵在不艳不争,不傲不矜,如邻家女孩平易近人,朴实可爱,令人难以忘怀。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8)

桂花自古深受人所喜爱,桂花的香充满了温馨而甜蜜的味道。那是家人团圆的味道,幸福甜蜜,温馨浪漫。它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9)

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 屈原《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苑,获得成功。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0)

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许多文人雅士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

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去外飘”的著名诗句,杨万里的《咏桂》,更是称赞桂树“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1)

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2)

桂花很小,远看状如米粒,一团团一簇簇。站在花树下,轻摇花枝,一只手在下面接着,就会有许多小黄花落入掌心。仔细看看,每朵小花都有四个花瓣,花心是淡黄色的,如一个小女人,是一种小巧的精美,似乎还有些羞涩。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3)

雨中赏桂花,别有一番情趣。看秋雨在碧叶上慢慢聚集、滴落。金色的桂花,少了些香气,多了些清新。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4)

不与三春争桃李,只留人间一缕香。桂花的花期很短, 任艳冠枝头,开的恣意,亦抵不过一场秋风秋雨的冷落。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5)

桂花的飘落,少了些感伤,清风拂过,簌簌坠落,如下一场香风金雨,令人神清气爽,满心欢喜。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6)

那时,我们会小心地收集桂花,酿成桂花酒,做成桂花糕,收藏它的芬芳,让那甜蜜的花香更加恒远久长。

何须深红色自是梅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17)

文/图 李勤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