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

九泉之下的甘地,得知自己的骨灰被盗后,一定还会再说出他遇刺后的最后一句话,"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吧。"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1)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印度人尊奉为"印度国父",被尊称为"圣雄甘地"。每年的10月2日是甘地的诞辰,这一天被印度定为"甘地纪念日"。今年是甘地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印度官方在国际和国内同时发起了纪念活动。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2)

就在纪念日当天,存放于印度中央邦Bapu Bhawan纪念馆中的甘地骨灰不翼而飞,窃贼还在甘地的遗像上用油漆潦草的写上"叛徒"的字样。

印度国会高级领导人、前中央邦首席部长迪吉贾亚·辛格表达了对该事件的失望,"这种疯狂行为必须停止,我敦促警方尽快查看监控。"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3)

很显然,甘地骨灰被盗并没有事情本身这么简单,这其中折射出的是印度长久以来的宗教矛盾问题,就像1948年1月30日,甘地死在印度教极端教徒的枪口之下。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国度。甘地被刺杀时,印度有超过90%的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其中印度教占83%(绝对优势),穆斯林在12%左右。

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逐渐在印度站稳脚跟,和印度教不同,伊斯兰教奉承人人平等,"一切穆斯林皆兄弟"的思想,吸引了一大部分社会底层教徒。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4)

印度教是种姓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加入伊斯兰教的教徒,大都是被印度教认为是"贱民"的教徒,两教之间最大的分歧,就在于伊斯兰教是否定种姓制度的。

此前两教之间虽有摩擦,但规模并不大。两派之间大规模的冲突,是在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之后,为了巩固自身的殖民统治,英国挑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关系,使得双方矛盾不断扩大。

到了19世纪,两派之间的矛盾已经不能调和,流血冲突更是不计其数。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5)

死于宗教冲突的印度人,远远高过其他任何原因(包括英国的殖民统治),甘地之所以能够被当做圣雄,是因为他不但是印度的政治领袖,更是人民心中精神领袖,是他们心中的神。

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的冲突,在印度独立前后达到顶峰。1947年英属印度解体,同为殖民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别,经常互相仇杀。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6)

这时候的甘地怎么能袖手旁观,看着自己的国民受苦呢?甘地又一次拿出了民族独立时的武器——非暴力主义。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和平相处,不管是什么教派,都是朋友兄弟,同样怀着良好的愿望。作为印度教徒的甘地,还呼吁印度教徒都应当赎罪,并从自己开始做起。

就是在这个时候,甘地为自己的死埋下了伏笔。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7)

宗教本身是无害的。几乎所有的宗教斗争,始作俑者都是小部分极端顽固的教徒,印度教也不例外。小部分极端教徒认为,甘地身为印度教教徒,不遵守教规却为穆斯林说话,是十足的叛徒。1948年1月30日,甘地死在了一边弯腰向他问好,一边迅速拔出手枪,对着甘地胸膛连放三枪的极端教徒纳图拉姆手上。

甘地骨灰撒在哪(甘地纪念日骨灰被盗)(8)

过多的去评判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再次回到当时的印度,站在印度领导者的角度再去考虑民族独立的问题。至于盗取骨灰的窃贼,最终下场也肯定不会太好,因为他不仅仅是对甘地的不敬,更是对印度人心中神的亵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