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大讲堂全文(为让孟子好好学习)

故事背景:

孟母,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邹国人。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孟母大讲堂全文(为让孟子好好学习)(1)

诵读文章:

三迁之教孟子三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他的母亲决定凭着自己的双手谋取衣食所需,把独生儿子教育成一个有用的人。

孟家原来居住在坟地旁的一个小村庄里。村中的儿童追逐玩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也三五成群地模仿人们的礼仪,表演丧葬的过程。孟母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就决定搬到别的地方去。

孟母带着儿子迁到了十里之外的镇上。这里是一个交易集市,附近的百姓们常常摘一些自己种的蔬菜瓜果来集市交易。这种喧嚣热闹的场面对孩子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孟子和其他一些孩子耳濡目染地也学会了讨价还价。孟母得知后,心里忐忑不安,住了半年后再次迁居。

这次,孟母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学宫附近常有读书人来往,他们高雅的气质、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和循规蹈矩的行为使附近居民受益良多。尤其对初解人事的孩子们,他们常聚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礼让进退的礼仪。他们学的有模有样。孟母见到后十分高兴,认为“这才是孩子最佳的居住环境!”从此,他们就在这儿安心定居了。

孟子天生聪明伶俐,但也有一般幼童贪玩儿的天性。

一天,孟子竟然逃学到外面玩了半天。当儿子回到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一段织成的棉绢“咔嚓”一声拦腰剪成两段。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的棉绢!做事半途而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给孟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朗诵者:

李津睿,10岁,就读于德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五班,曾获得德州市“金话筒”小主持人大赛金奖。

孟母大讲堂全文(为让孟子好好学习)(2)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宇文红娟

后期 郝志虹

编辑 凌文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