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楷书都有哪些?褚遂良楷书知识点来了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褚遂良的楷书都有哪些褚遂良楷书知识点来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褚遂良的楷书都有哪些?褚遂良楷书知识点来了

褚遂良的楷书都有哪些褚遂良楷书知识点来了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

唐代是中华文化艺朮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歌、音乐、散文、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都涌现了许多名家佳作,千古流芳。唐人书法更是中国书法浩瀚史学上的巨大河流,是有唐以来书法学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髙峰。唐代楷书是唐代书家集体创造的旷世杰作,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气势恢宏、法度森严、气象正大、格调雍华”是唐楷艺朮的主要特征,唐楷代表人物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的作品虽风格炯异,但总体艺术特征都一致地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作用,是唐大国国度在书法艺朮上的时代性标志。褚遂良作为前唐和盛唐的一代名臣,官至顾命大臣,深受唐太宗器重的“爱卿”,其书法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今天看来甚至超过了他的政绩。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要研究和学习褚体楷书需要弄明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褚书的师承关系是什么?

学习书法为什么还要弄清被学对象即被学书家的师承关系?这是初学者都会产生的一个疑惑。我们认为:弄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某一位书家的学书历程、师法何人、继承哪家,对于了解这位书家的艺朮思想、艺朮风格、艺术成就以及形成因素,进而帮助我们掌握学习这一书家的书体风格十分重要。

另外,书桌上应铺上书画毛毡或兰黑色毛呢子布。窗明几净、心静神清、不急不躁是学习楷书所必须的。

四、如何临摹?

学习任何一家书艺,最有效、最便?的方法就是临摹,方法正确则事半功倍。临与摹不同,所谓临,即面对帖子照样写,分为对临和意临,对临要求越像原帖字越好,意临则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临帖的髙级状态,初学不宜。所谓摹,即勾摹和搨摹,勾摹是把纸蒙在原帖上依字勾勒笔划外沿,形成描红本然后填墨;搨摹是把纸蒙在帖字上直接摹写。根据褚楷的特点,我们选择临与摹相结合的办法,引用现代科技手段,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1、原大勾摹。褚楷结构严整,变化丰富,初学不易,而勾摹是最笨最费力也是最见成效的办法。选用不渗不洇的熟宣蒙在帖子上用铅笔逐字勾勒外沿,形成空心字,勾勒时不能伤友笔划,也不能留缝隙。勾勒中注意点画和结字的同异,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勾成空心字后进行填墨摹写,可先用红墨水,再用蓝墨水,然后淡墨、浓墨填写,勾摹一张可填写至少四遍。填写要求不出格也不留缝线,力争一笔填写一划,不重复填抹(正确的姿势和执笔为前提)。所选碑帖要争取从头到尾至少勾摹一通,功夫下得实掌握的越快。

2、搨摹。可以把碑帖原大和放大复印若干,用同样大小熟宣蒙住,四角用大头针固定,也用由淡到浓摹写的方法进行,要求一样不能出或空笔划,与点画粗细要一致,不能复笔。搨摹要体会和摹拟点画的相互承接关系和运笔动作,反复操作即能深入。

3、米字格对临。把准备好的米字格玻璃压在碑帖上,与帖字居中对正,无论选用原大或放大的米字格纸,对临时都要按玻璃米格所框定的点画位置去写,这一阶段要注意把握的重点是:每个字点画的位置、长与短、粗与细、疏与密、轻与重的变化规律,体会用笔上的提按变化和细微技巧。关注用笔上的藏、露、回、顺、出、转等锋端动作。通过原大和放大米字格对临把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结构和用笔特点抓住,并在反复训练中寻找和掌握它的规律和特点。

4、方格对临。方格不同于米字格能确定每个字的笔画位置,虽也可以框定字的大小,但必然有一定难度,是学习中循序渐进,由初级走向髙级的过程。先选与原帖大小一致的方格纸,进行原大对临,先求大小一致,再追形似神合,这一步需要耐心和细致,更需要看一个字记一个字、看一笔记一笔,心手相应,眼手相合,固然要求越像越好。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原帖大小篇幅一样的方格纸进行通篇对临,既是培养整体把握能力,也能提髙临帖兴趣,是临帖最见功力的一步,要多次重复练习才能把握好。随后进行方格放大对临,这一步的难度是放大若干倍之后线条粗细的比例把握和结构上的聚合比例的过渡,可以局部复印放大原帖字以比较差别。如果能进行整篇的放大方格通临,对于今后的创作则更有裨益。

5、背临。前四个步骤都属于写实临摹的方法,是原始的也是基本的,所谓书法的基本功训练过不过关,关键是写实临摹的能力,如果这一关过的好,能达到熟练准确地掌握原帖的基础上,即可进行背临训练。所谓背临即记忆背诵原帖后,抛弃原帖进行回忆临写,借以增强记忆,检验学习效果,强化临摹能力。

6、意临。意临是临摹的髙级阶段,是把自已在写实临摹中积累的、自己认为有特点、有风格、可以强化或扩大化的一亇取精去劣的训练步骤,需要有较高的认识和鉴别能力作支撑,也是临摹者学问、见识、悟性支持下的对所临碑帖的理解程度的检验。意临首先要把握的是对原帖精神气息的再现,其次是把原帖的主要特点进行扩大或强调临写。既不失原帖风貌,又有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关键是这个尺度的把握,我认为宁可少一些个性,因为意临必竞也是临,也不能太强调个性而前功尽弃!

褚遂良楷书的艺术特色及学习方法(3)

五、怎样从临习转入创作?

这是学书法者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说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即从临摹转入创作。临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创作出属于自己个性特征的书作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临摹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所谓创新便如同在沙漠上建筑大厦。反之,仅仅有临摹功力而不能转化为创作,就成为我们常说的书奴了。因此掌握和学会从临摹到创作的方法十分重要。根据笔者学书的经验,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要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临创。从所临碑帖中选字集句,可以是几个字,也可是一首诗,要求完全按照碑帖上的字进行过渡性创作。实际上如同集字一样,保持原碑帖字的结构和用笔特点,只是内容上与原帖不同而已。先少字后多字,然后进行整篇文章的书写,只是要保持原帖的风格,最好是原大,如果临摹阶段做的扎实,这一过渡应该不难,这是转入创作的最低要求了。

2、扩大褚楷特点。选定一个内容后,把褚楷的基本笔法、结体,主要笔划进行扩大和强化书写,要注意保留原帖的气息,让其相对自由和活泼起来,以比例说,保持原帖风格占80%,自已理解和扩大的占20%。

3、融会贯通。先把褚遂良楷书各帖的主要结构、笔法集中展现,另把与之相近的名碑法帖的学习成果相结合,再加上自已的性情,保持褚楷特点要占到60%,个性或借用别帖的占40%,就是非常好的贯通了。当然需要作者博学多思,需要取精去粗、去伪存真,需要综合艺术素养的支持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总之,学习褚楷并不难,只要认真训练,不激不厉,不急不躁,把正确的训练方法落实到行动上,就一定会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