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

从《盐铁论》,看中国古代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利弊争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统治者对于盐铁实行的都是垄断经营政策,这种垄断政策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它是由管仲提出的政策。盐铁专卖其实是一种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不论是价格的定位还是产量的输出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这样做可以达到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征收税款的作用。其实这种盐铁专卖的国家所有制更像是一种皇帝所有制,所有的权力以及财产分配都是由皇帝决定。根据《盐铁论》记载,汉朝时期国家的财政状况一度陷入了绝境,连年的征战以及农业生产的破败使得汉朝的国库陷入了窘境,大约用了60多年的时间才令汉朝的财政勉强恢复了生机,国家财政方面的窘境是推动盐铁专卖的重要动力,在封建古代社会之中,盐铁专营为一个国家带来的财政收入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统治者一直坚持实行盐铁国有制的主要原因。

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1)

盐铁所有制的变化

在春秋之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盐铁都是不限制所有制的,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之前,对于盐铁所有制划分是相对比较模糊的,当时的政府并没有限制百姓去私自开发、利用和出售盐铁,这个时候的盐铁实行的是真正的国有制,这些东西属于每一个可以得到的人。在盐铁专营发生之前,当时的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税收来维持,但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低下,农业生产的规模以及产量都是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以及自然条件来决定的,所以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年份里,国家的财政收入一直是赤字增长,在这些国家的财政陷入危机之时,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了官山海的说法,据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把公有制的财产纳入国家所有制当中。根据《盐铁论.贫富》记载:“食湖池,管山海,刍荛者不能与之争泽,商贾不能与之争利。子贡以布衣致之,而孔子非之,况以势位求之者乎?故古者大夫思其仁义以充其位,不为权利以充其私也。”管仲的想法是把一些自然界中的财产收归国有,然后由国家来制定价格并以此谋取利益,当时因为这种政策的实施,齐国的财政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增加。虽然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盐铁专营的迹象,但是这只是个例,一直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才出现了真正的盐铁专营制度。汉武帝在位期间开始注重天下财政的收入情况,在他了解了一些商业发展模式之后,他开始高度重视盐铁专营的好处,汉武帝明白如果盐铁专营能够持续发展下去,那么就几乎不用担心国家的财政收入会出现赤字情况。

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2)

汉武帝在考虑盐铁专营制度的实施之时,所选择的官员并不是经过传统考察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他当时选择了许多商人担任管理盐铁专营制度的职位。根据《史记》记载,当时的汉武帝:“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台,皆致生累千金,故郑当时进言之。弘羊,雒阳贾人子,以心计,年十三侍中。故三人言利事析秋豪矣。”汉武帝任用的这几个商人在商业经营上面具有非凡的天赋,这些人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掌握了汉朝财政大权40多年,也正是因为汉武帝的信任和经济政策的实施才使得汉朝的财政危机得到了缓解。其实盐铁所有制的变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的许多士大夫认为盐铁官营制度是一种追求利益的本末倒置的行为,对于他们来说广利农业才是发展正道,所以当时的很多人非常反对盐铁收归国有的计划,而当时主张进行盐铁专卖政策的人则认为,这样的制度是为了满足当时汉朝边防军备物资的筹划,毕竟汉朝时期的财政状况不容乐观,同时汉朝时期的对外战争相对比较频繁,所以内库出现了一种空虚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汉朝时期的边防战士生存状况十分堪忧。汉朝时期,军事方面的需要以及财政状况的赤字现象是当时实行盐铁专门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3)

古法制盐

盐铁不同所有制的利弊分析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盐铁专卖制度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主流政策,但是在不同的朝代,这样的政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说在隋唐时期,有一段时间政府取消了盐铁专卖制度,只是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在唐朝中后期以及之后的历朝历代之中,国家都加强了对盐铁专卖制度的实施。自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把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所有实行专卖之后,政府就在中原地区各个产铁、产盐的地方都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管理。虽然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国古代的盐铁就都进入了国有制的行列,但是这并不排除仍有一些私有制的存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盐铁专卖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主要是因为由于种种限制,古代政府控制盐铁专卖的程度有限,所以放权给一些私人去经营这一部分盐铁有利于缓解政府的压力。同时在放权的过程中,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行为获得高额的财政收入,只不过这种放权的过程需要十分慎重,稍不留神可能会出现强取豪夺的现象,也有可能会出现国家财政收入进入个人口袋的严重贪腐现象,而根据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世家大族身上确实会经常发生这种事情。


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4)

盐铁专制增加财政收入?

盐铁专营制度这种公共资源的国有制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控制住封建国家中的经济命脉,防止出现经济危机和财政赤字情况。事实证明在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之后,历朝历代的经济危机以及财政赤字情况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在逐渐的下降,甚至是在逐渐的消失。除了解决财政以及经济方面的困难之外,盐铁专营制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封建国家在军事方面的战略计划,汉武帝之所以实行盐铁专卖制度,除了增加财政收入控制经济危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汉朝的边防军事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而当时国家的财政状况令人堪忧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所以对于缺乏钱财的汉武帝来说,实行盐铁国有制是必要的经济措施。在实行盐铁专营制度之前,盐铁施行的是个人私有制模式,因为在当时古代技术有限的情况下,除非是一些财力雄厚的地主阶层或者是统治阶级,否则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他们进行盐铁的挖掘和售卖的,所以盐铁专卖制度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把盐铁所有制由原来的一部分人的个人私有制转化成了国家所有制形式。而由国家这样统一进行盐铁价格的设定以及产量的输出,实际上是有益于百姓的一种行为,毕竟在盐铁专卖制度实施之前,部分地区的盐铁价格已经被地方豪强提高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而这既不利于百姓生活也与国家财政收入无益。

盐铁为什么不私营(盐铁国有制的确立)(5)

汉武铁


用盐铁买卖削弱诸侯势力?

根据《盐铁专营利弊》一文可知:“汉武帝正是通过盐铁专卖等政策,逐渐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击败了北方游牧民族,拓地千里。唐王朝在实行盐铁专卖实之后,财政状况迅速好转,到宪宗时,国力有所提升,陆续削平了-些藩镇,中央政权得到强化。”在实行盐铁专卖制度之前,一些诸侯王凭借着盐铁方面的巨大利益,囤积了能与当时的朝廷进行抗争的反叛力量,这实际上是对帝王权力的一种分化和威胁,所以在盐铁所有制变成国家所有制之后,不仅仅增加了财政收入,更是达到了一种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作用。当然,除了削弱这些诸侯王的实力之外,在盐铁所有制的变化过程中还打击了一些地方豪强势力对于官僚体制的压迫和威胁,这些地方豪强彻底失去了与官府做对抗的能力。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使得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君主集权制度开始逐渐发展起来。除了这些优势之外,在盐铁专卖制度逐渐发展的同时,也不能避免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但相比于盐铁私有制之时所产生的腐败现象来说,这样的贪污腐败是在统治者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的存在。

盐铁国有制是一种控制手段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之中,有盐铁国有制一直都是统治者控制经济命脉所实行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利弊兼备,只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盐铁专营制度所带来的利益已经完全可以出比它的弊端,所以盐铁专卖制度才会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流经济政策。其实,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只要是不威胁到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定性,一切的政治经济政策都有可以实施的空间。


参考文献:《盐铁论.贫富》、《史记》、《盐铁专营利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