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经典感悟(读论语感悟第七十六天)

学习篇:49. 闻斯行诸,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读论语经典感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论语经典感悟(读论语感悟第七十六天)

读论语经典感悟

学习篇:

49. 闻斯行诸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①,故进之;由也兼人②,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感悟:

因材施教。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性格、学识定制符合其接受能力、发挥其优势的教育方案。

识人篇:

20. 子畏于匡

原文: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后来赶来。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先死呢?”

感悟:

古代人讲究的是患难见真情。现代人则是可共苦,不能同享福。其实同甘也好、共苦也好,只要彼此的价值观、人生观一致,不论如何变迁,都不会影响其友谊。

仁义礼节篇:

79. 季子然问

原文: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zēng)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②。"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是否称得上大臣?”孔子说:“我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便宁可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呀,只算得上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肯听话吗?”孔子说:“如果是杀父亲杀君主,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感悟: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前提是不能愚孝、愚忠。不分黑白对错的忠孝,最后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让父母及领导认不清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