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盏灯语录(说说走马灯)

不像现在小孩子,学校、兴趣班总是安排小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台上台下的排练也不稀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千盏灯语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千盏灯语录(说说走马灯)

千盏灯语录

不像现在小孩子,学校、兴趣班总是安排小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活动,台上台下的排练也不稀罕。

想起我们小时候,老师、家长们难有闲心围着我们小屁孩们转,只要能管牢我们不调皮、不出意外就烧高香了。所以,仅此一次初中一年级的大型表演排练令我记忆犹新。

为什么会安排“走马灯”演出节目,我想不起原由。只记得那节目不仅可以在舞台上表现,而且可以参加类于游街活动,所以有资格参加排练的同学都是学品优良的才行。我有幸入选,开始了一段难忘的排练经历。

“走马灯”节目,顾名思义就是由同学们配上道具扮成一匹匹马,以小碎步模仿马步走路,随音乐节奏变化排列成多种阵型,给人们留下赏心悦目的印象。但确切地讲,只有“走马”没有灯,因为如果马道具肚子里装蜡烛,活动起来可太危险了。

记得那时共十六匹马,八个男同学、八个女同学当演员,身材均称一般高矮,显得整齐划一。关键老师多选一些听话乖巧的学生,既能立行禁止,又能不影响学业。所以,我几个要好的“好学生”都入选一列,倍感兴奋带劲。

道具马匹由前后两截节组成,前面一截节是马首加前身,后面一截节就一个马屁股,每个人前胸后背挂上并扎牢前后两部,我们人手一个彩杆当马鞭,貌似我们骑了一匹俊马。道具是我们老家一个巧工能匠用竹蔑扎出来,用鲜艳的绸布覆粘出马头、马身和马屁股,画上几笔鬃毛和马眼马嘴,维妙维肖。

每天下午三点半下课,舞蹈指导老师就召集我们到镇政府广场上排练,先不上道具练习基本步伐和阵型排列路线,我们领悟能力不在话下,什么八字型、蛇走型、交叉型等来回几趟就熟稔于心。当然,阵型变化顺序偶尔会记不住搞错,造成人撞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大家哈哈大笑一番也越来越熟练。

所以 ,排练中的大家渐渐地将注意力转移到领舞的学长身上。学长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浑身力量,他手持一根碗粗的长竹杆当幡,杆上段挂上锦旗,被他上下翻转舞旋得虎虎生风。特别叫绝的,他可以仅靠臂力将幡杆垂直拋上一米多高,再换手掌或肘部接住,稳稳当当地随形移步,实足成了一个高超的杂技舞者。我们羡慕得不得了,女同学们惊讶的合不上嘴,看得眼光都迷离起来来,再转头瞟一眼我们男生同伴,却是一幅轻蔑眼神,仿佛在说你们好意思叫男子汉?我们假装不懂,但确实被学长表现所征服。

经过一段时间排练,大家与学长的配合表演日益娴熟,准备去参加县城里的一次汇演,把我们激动兴奋了好一阵。临行前,几个女老师把我们好好打扮一番,穿上绫罗绸缎的古装,画上粉眉黛装,好似古代小公子和小娘子,风流倜傥。我们男生平生第一次上妆,开始都不好意思,羞于见人,但见学长一副武夫打扮更似屠夫,可开心了,忘了自己的尴尬。

老师们帮我们个个整装后,作最后一次彩排表演,消息在镇上传开后轰动一时。大人、小孩们都抽空来广场观摩,有些阿公阿婆指着我们,说那个是某某儿子,那个是某某孙女……真好看之类的。我们听在耳里,特别受用,将胸脯挺得更高,踏着步伐更加有“嘚嘚”节奏,仿佛真像出征的武将。

出征后顺利地完成了一次汇演,好像得了一个奖状。再后来,又给镇上老乡正式表演一次,获得了满堂喝彩。随着我们到高年级,这个节目好像也由一茬茬学弟们传承了几年,怎么消逝就不清楚了。

总之,成长过程的这次表演排练经历弥其珍贵,永记心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