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

很多人都体验过用棉棒掏耳朵这个感觉倍儿爽!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1)

成都人喜欢坐茶馆一边喝茶一边享受长长镊子掏耳朵把耳垢清出来后就觉得好像耳朵不痒了也很有成就感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2)

但其实,耳朵非常敏感、脆弱,掏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还可能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在用棉棒掏耳朵时:虽然你可能将一部分的耳垢挂出去了。但另一部分耳垢会被你往内推!更糟糕的是:耳垢往内推可能会碰到鼓膜上,而鼓膜要震动才会让你听到声音,如果上面沾到东西可能会影响听力!下面我们请专家来聊聊掏耳朵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 王晋挖耳朵有哪些危害? 听力受损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

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3)

所以,在耳鼻喉科医生看来,很多我们不经意的小动作,实则隐藏着大风险。

比如经常错误地挖耳朵,不仅不能起到清洁效果,反而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发生癌变

“掏耳朵的工具不干净,没经过消毒处理,很容易传染疾病,耳道皮肤难免有损伤,易感染病毒、细菌,甚至于梅毒。”王晋说,以往年,科室1年多先后有6例以“外耳道乳头状瘤”收治的住院患者,病检结果为尖锐湿疣,年龄从45岁到80岁不等,这些人大多具有喜欢挖耳朵的坏习惯。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4)

经常挖耳等外耳道刺激后,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一旦病毒感染可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个别有恶变倾向。

临床上也曾遇见经常在外挖耳者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最终癌变的病例。

因此,除了棉花棒,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挖耳朵。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喜欢掏耳朵?

人的耳朵从外耳道口到鼓膜这一圆柱状的通道,叫做外耳道。其特点是弓形弯曲,皮肤薄嫩。软骨部(外段)的皮肤有丰富的毛囊及耵聍腺、皮脂腺。

这些腺体分泌的油性分泌物同皮屑及灰尘粘在一起就形成了“耳屎”,医学名为“耵聍”。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5)

很多人觉得耳屎脏,有事没事就要掏耳朵。自认为将耳屎掏出来,耳朵就干净了。

耳屎到底脏不脏?

耳屎其实并不脏。耳屎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作用,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因为外耳道内腺体的分泌物一般呈弱酸性,味道很苦,且有一定挥发性,这种气味小虫不喜欢,也不适宜细菌生长,因而“耳屎”就有阻止小虫飞入,保护耳道皮肤的作用。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6)

有没有必要清理耳屎?

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

只要不因为耳道堵塞影响听力或因耳屎压迫导致耳道感染,是没有必要掏耳屎的。平时耳屎通过颌部咀嚼运动会自行排除。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7)

耳屎的多少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人的耳屎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耳屎太多,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医院找医生帮忙比较好。

耳屎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外段。但因为人们总是用棉花棒清理,就可能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8)

怎么清理耳朵?

使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清洁耳朵也不错,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洁液体。最好购买专门的滴耳器,使用这样的设备将液体滴入耳道中;

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建议还是去找医生,那里有专用的工具,让你安全又舒适。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9)

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就诊:

常说的听力下降的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以及全聋四种情况,一般认为,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就应及时就诊了:

耳朵经常嗡嗡响,也就是常说的耳鸣;在环境嘈杂的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时常感觉听不清别人说话,包括电话交谈;常常将电视或收音机的音量调节得非常大;对声音定位有一定困难。

挖耳朵的危害(常挖耳可能致癌)(10)

如何爱耳护耳?

减少耳机的使用以及耳机使用的时间和音量等;

耳朵里进异物千万不要自己用手抠,或自行用镊子夹、棉花棒等方式取异物,而应该马上到医院就诊;注意在噪音场合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阻隔噪音带来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