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题和主观题间隔一个月(主观题要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

从明天开始,就要正式进入客观题考试倒计时70天了!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呢?

客观题和主观题间隔一个月(主观题要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1)

大家都知道,自2018年司法考试改革之后,法考变成了“两考制”,即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只有通过了客观题考试才能参加主观题考试,通过了主观题考试才算真正的上岸。

近来大家在复习客观题之余,也有一些考生私信小蓝,问主观题可以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比较好呢?

针对这个问题,小蓝之前给大家分析过,客观题和主观题是可以一起备考的,毕竟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之间就间隔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前期你不做任何的准备,主观题复习可能会非常吃力。

当然了,如果你想今年重心考客观,明年重心考主观,也可以,毕竟现在客观题成绩可以保留一年,全在你个人选择。不过你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备战法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战线拖得越久,精力耗损越多,再加上法条的增删修改,对个人意志力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是那句话,法考赶早不赶晚,能一年上岸咱就一年上,没必要再耗一年!

今天趁着周末,小蓝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现在要复习主观应该注意些什么,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客观题和主观题间隔一个月(主观题要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2)

01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别

想要科学地复习客观题和主观题,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3个维度进行区分:

1. 考试内容

客观题考试分卷一和卷二。

卷一考查科目为: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卷二考查科目为: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考试所考查的科目是:法治思想、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2. 考查维度

客观题本质上是判断题,判断所依据的是题干信息和选项信息。考生只要能通过题干和选项判断出考点,基本上就能选到正确答案。

而面对主观题,考生要先准确的破译题干,找到题干背后的考点和法律关系,然后把答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主观题的难点,不在于“不知道考什么”,而在于“不知道怎么写答案”。其实主观题答题也有一般的逻辑,就是结论 理由,先给结论,而后阐明理由,该引用法条的引用法条,书写时要使用法言法语。

3. 能力要求

客观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判断能力,判断的依据是选项信息和考生记忆中的知识。其实就是将平日所学知识,对接到本题题干信息,然后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主观题本质上是思路题:

(1)考点范围不遵循先后顺序,考生需要阅读题干(将书面语翻译成法律用语)才知道本题的考点分布范围,考点之间一般没有先后关系。

(2)设问形式以具体设问为主,开放设问为辅(刑法学科或刑诉学科当中纯理论性考点)。

具体设问中,每个设问即本题焦点问题。虽然也多表现为判断形式,但没有选项作为提示,考生只能结合题干信息和掌握的知识点对本案中的焦点问题做出解答。

以民商法题目为代表,因一般情况下会涉及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也更加复杂,需要考生掌握画图能力,通过画图理清当事人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一方面可以节省答题时间,另一方面也防止遗漏考点,不至于失分。

客观题和主观题间隔一个月(主观题要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3)

02

复习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现在距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想要过考,复习必须要高效!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① 做题在精不在多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复习都离不开做题。但实在没必要追求做题的数量,把每一道题琢磨透、理解透,要比疯狂刷题有用得多。

建议大家在日常做题时,不要只图快,要认真看清楚题干和选项同时要养成做标记的习惯,读题时把自己认为是重点的词或句子标出来,就像高考复习时那样,这样能更加专注,也能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另外,在平常的训练中,建议大家把题目定位到考点,掌握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学会举一反三。背题没有必要,掌握核心考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做题时,要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题目,分析每一个选项。为什么选这个不选那个?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点?涉及到哪些法条……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并一一解决,也许会多花一些时间,但你的收获也是呈正相关的。

② 重视写作训练

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同,无法凭朴素的法感情进行判断,甚至连蒙带猜,你会就是会,不会就大概率完蛋。

而且,主观题不仅仅要求结论正确,还要求进行详尽的分析,如果你平常缺乏写作训练,语言不够规范,思考角度不够全面,那么主观题丢分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大家日常要多练习,多写,敢写。一开始不需要去啃大案例,可以从小案例着手,提取案件关键信息,分析题目的考查意图,对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法律关系,规划答题语言。在小案例这里培养答题技巧、思路和信心,然后再去进行大案例分析,循序渐进。

③ 锻炼法条检索能力

主观题考试是开卷考,可以使用电子版的法律法规汇编,但是你如果平常缺乏法条定位的训练,不熟悉法条,对法条的理解和使用不足,那么到考场上你依然会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如何查找。

所以,日常训练时,就要掌握各个科目的重点法条与检索法条的方法,以便在考生中灵活运用

如果在考试中没有时间检索法条,也可以通过法言法语把法条的原理描述清楚。比如在诉讼法中,如果不引用法条,通过法言法语将法条的原理描述清楚、准确定性,也是可以得分的。当然,这是替代性方法,能熟悉法条的最好熟悉法条,毕竟练好法言法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客观题和主观题间隔一个月(主观题要和客观题一起复习吗)(4)

以上分享,希望能对大家后续的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如今备考时间越来越少,大家在日常复习中还是要做好“抓大放小”,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重要考点的学习上,不要贪多求全,尽可能做到学一点就能用一点,一切以过考为先。

也许在备考的同学中,有一些考生是刚刚开始复习;或者已经复习了一段时间可是没有什么长进,遇到了“瓶颈”,那么为今之计最重要的,除了“抓大放小”,就是明确自身问题,做到针对性解决和补强,快速突破困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