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日相关内容与活动(宪法日小故事意味深长)

姚丽萍/文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越是重大的重要的,越是能在日常中寻常中看见端倪。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申城,平稳有序。亮点是,12月4日,周六,宪法日。宪法日,两个小故事,有意思。

宪法日相关内容与活动(宪法日小故事意味深长)(1)

图说:今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下同)

  先说,一只“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鹅”,不是大唐诗人骆宾王笔下那只,是引发上海消费者维权的加拿大鹅。前阵子,加拿大鹅用“双标”行为,换来舆论口诛笔伐。结果,12月2日下午,加拿大鹅公司向上海市消保委递交了情况说明函;上海消费者贾女士来到上海国金中心加拿大鹅专门店,与店长沟通半个多小时,门店终于同意退货退款。

  上周六,微信公众号“牛弹琴”再提此事,认为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心理上,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面对一些国际品牌的双重标准,消费主权意识的觉醒很关键。

  “牛弹琴”,好眼力。一只“鹅”,原本不算什么大事,可一个维权故事的背后,却是中国消费者法治素养的进步,更是国家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执行力。

  “一经售出,概不退货”。这样的“商家告知”,早些年很常见,阿拉消费者也就默认了。只不过,今日不同往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说得清清楚楚——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你看,法律有说法,执法有要求,法治中国、法治上海的庞大消费者群体,也是越来越明白该怎么依法维权了。做生意么,无论是“鹅”,还是别的什么,守法就是前提。

  其实,加拿大鹅应该庆幸,中国有庞大市场,更有最佳营商环境。比如,2020年4月10日当天表决、当天实施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力保障沪上所有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助力疫情之下化危为机。所以,只要守法经营,加拿大鹅欢快地“曲项向天歌”,也是可以的。

宪法日相关内容与活动(宪法日小故事意味深长)(2)

图说: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再说,志愿者。

  北有“朝阳群众” ,南有“广场英雄”。此话怎讲?讲的正是平安志愿者。上周六,上海市民项全雄和“全民英雄”志愿服务队再次受到表彰。35年来,项全雄一直战斗在反扒志愿服务第一线,他发起的“全民英雄”志愿服务队已是维护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地区治安的重要“民间力量”,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000 多名。迄今,“全民英雄”志愿服务队连续六年荣获“上海市平安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北有“朝阳群众” ,南有“广场英雄”,传为佳话。今年,项全雄已满70周岁,他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勇敢前行。

  项全雄,申城志愿者中的一位。最新数据显示,抗疫以来,申城逾580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交通干道、景区景点、城市社区,从疫情防控、文明督导、平安守护、帮困助残、爱心助学,到心理疏导……一次次身体力行《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在非常时期维护城市、社区正常运行,无私无畏、辛勤付出、共克时艰。

  宪法日的两个小故事,一个关注权利觉醒,一个主动承担义务,却都呈现了法治中国、法治上海的独特气象。

  宪法,治国安邦,国之重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中,“法治”第一次取代了“法制”——“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的发展逻辑已渗透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抗疫之时更为弹眼落睛。

  作为全球抗疫优等生,法治中国一次次向世界呈现了法治信仰、法治力量;抗疫是一场持久战,也是法治中国对法治精神、法治素养的一场磨砺锤炼——宪法日,小故事,意味深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