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方书法欣赏100幅(书法鉴赏之司母戊方鼎铭)

简介 商代晩期器铭,一九三九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商墓。鼎方形,通高133cm、器口110×78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体器。腹壁铸铭文“司(或释后)母戊”三字。据考“母戊”为武乙配偶。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出版《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一)收入。

斗方书法欣赏100幅(书法鉴赏之司母戊方鼎铭)(1)

赏析 商代晩期金文所体现的艺术精大体可以和同时的甲骨文相呼应,但却又始保持着与甲骨文相区别的风格和美感内。例如,在制作字模之前,它有着一个完整的书写过程,也具有书写的意韵美感;其后是陶范的整治烧制,封字形和线條再作修描增饰以及对某些字和肥笔作特殊处理,从而产生了工艺性颇强的商代和西周早期金文的典型特征。这样,我们对有着书写、制范、铸造三个过程,有着书写和工艺修饰这双重性格的金文书法的欣赏,也势必应突破汉魏以来逐渐形成的方法和习惯,去历史地分析它们,才能发掘其掩饰在形式之内的全部美感意蕴。

斗方书法欣赏100幅(书法鉴赏之司母戊方鼎铭)(2)

《司母戊方鼎》是出土商代有铭铜器中较早的一件。它是带着与甲骨文风格趣旨均不相同的郑重和圆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铭文仅“司(或释后)母戊”三字,却能揖让交互,错落跌宕,其浑然一体的巧妙构思,不禁使人联想到¨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一类的赞叹之辞。的确,它的章法佈局用这样的评语是当之无愧的。它的线条有工匠制范模时留下的修摩痕迹,但生动肥厚,不失玉环丽姿而透过装饰的外表,仍可以体味到它那笔力沉雄凝重、圆畅从容的大将风度。

楚霸王项在告别虞姬之际,会作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司母戊方鼎》铭文就有这様的力度和伟岸。它沉积着尔王朝“肇域彼四海”的光辉和雄强,它有着四海方国“莫敢不来享”的矜持和自信,它有着与方鼎那巨大形体相同的威严和震慑。它那象形意味颇浓的古老字形,披着呻秘的彩衣,似乎在向人们说着三千多年前的性格和价値,还有它所历的人间沧桑。

斗方书法欣赏100幅(书法鉴赏之司母戊方鼎铭)(3)

盘庚迁殷的二百七十多年,为商王朝带来了稳定的发展,《司母戊方鼎》是鼎盛时代的产物,它所体现出来的气象,自然与众不同。了解每一件书法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无疑会帮助人们进入作品欣赏中的美感深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